(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
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便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终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等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的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得大体相同的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有的利润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平均利润率规律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对整个工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利益。
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