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性格开朗正直,走到哪里都能当“头儿”。丈夫希望他学习成绩再优异些,好成为家人的骄傲。但是,我们从来没强求儿子将来必须怎样,只是期望他能内心温暖,懂得关怀众人;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能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行;不论身在何处都毫不畏缩……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是,不要让青春期的孤独和痛苦在内心滋长、腐化,影响到未来的成长。
一说起这个话题,丈夫总会再加上一句:
“要交些好朋友。”
如果像我一样从事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工作,对人的偏见就会瞬间消失。长得丑得人、长得美的人、富人、穷人、有学问的人、没学问的人……全都是“不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欲望,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出发,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面对任何一个人都像是在照镜子,我能从他们身上发现自己。
所以,不管儿子带什么朋友回来,我都会为他们是“我儿子的朋友”而高兴。十几岁的孩子就像一张易于染色的纸,完成怎样的画作取决于涂了何种颜料。但是,家长绝不能有“还是由我来完成”的念头。父母只要教育、引导孩子成为能做任何人好朋友的人,成为能感化坏朋友的人,就足够了。
来找我的人里面一半以上是十几岁孩子的父母。其中,大部分人提到希望孩子有一群好朋友。自己原本善良懂事的孩子变坏时,就把原因归结为与坏朋友交往。这时,我会说:
“孩子带朋友回家,有没有对着您耳语‘他家很有钱’,‘他是我们班的**名’,或者‘他父母是×××’?如果说过,就证明您是个不合适的家长。
“孩子做出某种令父母深受打击的蠢事时,解决问题前千万别先有‘谁害我家宝贝儿子这样的?’‘是哪个浑小子把我宝贝儿子带坏的?’诸如此类的想法。因为就算孩子犯错是受朋友的影响,父母也不能把他的朋友全部“斩除”。我们无法使孩子从不遇到各种诱惑和不好的东西。*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孩子正确判断的能力。‘啊,这是不对的!’‘原来这件事真不能做!’从根本上讲,父母该做的就是培育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反思一下:孩子与坏朋友交往时,是否想从和朋友的���系中寻求从他人那里得不到的认可。越是这样,孩子与坏朋友的关系就越牢固。从父母的角度出发,那种关系极其消极、不可取;但在孩子眼中,至少能从这里发现某种填补自己缺乏的东西。孩子明知自己的选择不正确,却无法从中解脱。
我们不能培养出更愿意把朋友而不是自己展现给父母的不健全的孩子,也不能让孩子在朋友全部消失后变得更加孤独。相反,我们要帮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无论与谁相处,都能散发出健康清爽的芬芳。
当然,我知道这非常难,但也相信:抹去心中偏见的一刹那,治愈程序便会开启。
A和B两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是人们所说的“失足青少年”:抢同学的钱买烟酒,在网吧玩成人游戏玩到深夜……A总是在凌晨独自徘徊,再辗转投宿别人家;B则每天再晚都回家睡觉。原来B的妈妈每天都会给他换一块干净的枕巾,B从中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再晚都要赶回家。就算他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做了错事,但至少没有离开家。这是多大的差异啊。
所谓“失足青少年”的行为大体相似,但左右他们回不回家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家”是否关心自己。大部分离家出走的孩子是由于和父母的关系不融洽,觉得家庭不再需要和关心自己,因此认为“家”这个地方变得对自己毫无意义,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那么,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家”是个怎样的地方?他们感受到的、想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样的家能使我们的孩子心生向往?或者至少不会想要逃离?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十几岁的时候,自己行动不便,整天被人安放在椅子上。那时,即便拖着沉重的身体也要得到的家庭是个什么模样……我渴望体会到对自己家的归属感。我希望自己幸福的根源是那个叫家的地方;一个无论多疲惫回到那里就能得到安慰,自己也能安慰别人的地方;一个接受爱的教育,学会沟通的地方。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家。
遗憾的是,大部分家庭不是这样,现在更是如此。家长们对小时候受的伤害记忆犹新,当他们发现自己口口声声“不能对孩子这样”,有时却放任情绪的表露伤害孩子时,心情会十分沮丧。大部分父母会觉得自己并非生活在“现在家庭”中。“现在家庭”指的是人离开父母建立新家庭时,从过去的家庭完全分离出来,组建的全新的家庭。可很多人当了家长之后依然无法与原来的家庭分离,还沉浸在“我年幼时受到的伤害、我和父母的关系”中,甚至影响到了自己和孩子的交流,导致“现在家庭”出现问题。
尝试与自己现在的家人进行交谈,如何?父母从与子女的关系,而不是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出发。孩子能够在解开任何心结的家庭里,和为自己营造这样家庭的父母,而不是“**理解不了自己”的父母真诚交谈。
“我过去这么痛苦过,因此想得到别人的抚慰。”
你可以把这些话都向孩子说出来。这不幼稚,也不丢人。因为家是分享爱的地方,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也会给予别人关爱。而且,十几岁的孩子更加渴望爱。
咨询者中有个孩子特别爱跟着我。我开玩笑似的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老师?”他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因为您会给我买许多好吃的。”每次来见我时的**句话总是:“老师,我饿了,真的很饿很饿。”
点了一碗乌冬面,又替他围好围巾。这时,我看到他眼里的泪水。那孩子真的饿了,非常饿,缺少的是一种叫爱的养分。
来我这里寻求帮助的十几岁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多数是受孤独折磨的人,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父母向子女付出自己孤独青春期时缺乏的关爱,得到代替性满足,或者用过分的执著要求代替关心,而孩子根本无法与父母对话,因为他们的沟通渠道堵塞了。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再次想把孩子赶进“墙角”,孩子无路可逃,便莽撞地反抗,或者把自己隐藏得更深。
这些表现方式都是源于他们的孤独,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爱,特别是相互间的爱。
过去的伤痕和痛苦的回忆都能让人孤独。那么,爱能将人的孤独化解得无影无踪吗?
不。从本质上讲,人就是种孤独的存在。我不想否认这一点。相反,要是想通过哪个人完全化解这一本质的孤独,其后果肯定十分可怕。但是,如果起码能“真正表达出爱”,我们就能在与生俱来的孤独之外,感受到激动与共鸣、亲切与柔情、感动和喜悦等更加丰富的感情。因此,我让他们尝试对话,把那些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掏出来聊一聊。
然而,大部分人不知道“对话的方法”。仔细想来,似乎也没学过。年幼时,父母总是教育我们:“要好好听大人的话。”我们所学到的似乎是,就算自己有话要说,也不能毫无顾忌地全盘托出。这样来看,不是没学过,“学得不对”的表述更贴切。当我渐渐长大,希望对话时,父母总爱对我的意见加上“你总是”、“永远”和“一定”等字眼。就跟我总是、永远、一定会用这种方式说话做事一样。每当此时,我都会受到“对,因为我就是这种孩子”想法的打击丧失信心。而且,倍加小心地提出对话要求,有时会引发父母严重的情绪失控(虽然我并不知道确切的原因)。再或者,父母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步步紧逼:“只要你能改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时候,我觉得再尝试与他们对话未免太过牵强了。
紧闭心门的我直到长大成人,为人妻、为人母之后都还不懂对话的方法。不能提出和接受对话,就意味着没做好理解对方孤独的准备。后来我才明白,自己让深爱的女儿、儿子和认识的人们孤独了多久。
人都是孤独的,并不是只有我孤独,而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