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女装结构设计基础
**章 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第二章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课程名称: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课题内容: 女性人体体型特征以及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是女装结构的基础。在女装中,“省”是*重要的概念,而女装能体现女性人体的特点即是“省”作用的结果。
课程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女性人体的体型特征、现代内衣对女性人体的调整以及对女装结构,尤其对放松量的影响,使学生掌握服装“立体→平面→立体”的转换关系中“省”的
作用。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
教学要求: 以人台为基本教具,分析女性人体的特征,使学生较好掌握女性人体与服装的关系。
**章 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服装是为人服务的。在款式设计时,需要考虑人体特征、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视觉审美需求等。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女性人体表面的凹凸、曲线的转折、活动时表面的变化以及作为平面的服装面料如何准确转化为符合人体穿着需要的服装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女装结构设计前,需要认真分析女性人体的特征,为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节 女性人体体型特征
女性人体曲面起伏大,丰乳、细腰、翘臀是现代女性追求的目标,但不同女性人体的特征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很好地了解女性人体的特点是女装结构设计的前提。
一、女性人体表面特征
女性人体表面起伏大,胸部突起、腰部纤细、臀部丰满,三部分构成女性人体典型的侧面S型、正面X型特征。不同女性体型差别很大,理想体型较少,而梨形、胖体则成为许多女性的烦恼(图1-1)。对于并不理想的身材,在服装设计时,需要利用服装对人体
图1-1
理想女性人体 梨形女性人体 胖形女性人体
005
**章 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
进行修正,如适当提高上装腰节线的位置,可以在视觉上增加腿的长度掩盖体型缺点(图1-2),裤子中裆位置适当提高也可以有拉长腿部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人体有较好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使服装更好地修饰人体。
a 人体图 b 着合体服装的效果 c 提高腰节线后的效果
图1-2
二、女性人体的骨骼、肌肉与脂肪
人体的肌肉和脂肪要依靠骨骼来支撑,体型及活动的主导也是骨骼作用的结果。人体的外形依骨骼的形状、组合而定,人的活动也主要依靠骨骼的运动而变化。骨骼的凹凸是决定人体外形的主要因素。人体在活动时,头的转动、上肢的抬起与摆动、腰肢的扭动、下肢的蹲坐与行走等也是由骨骼所决定的,而这些活动对于包裹人体的服装而言,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肌肉组织对于人体的外部廓型起着重要作用,包裹骨骼的肌肉组织可以使人体线条柔和、凹凸有致,如臀部曲线主要由肌肉组织所决定。
脂肪层可以使女性人体丰满、圆润,乳腺及脂肪是形成女性胸部曲线的重要元素;女性腹部的突起主要由脂肪的堆积而成,因此想要腹部平坦,通过锻炼来**、去脂是重要的方法。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脂肪堆积越厚,肌肉越不明显。
三、人种、年龄与体型
按照现代审美观点来看,就体型而言黑种人的体型*符合现代人对人体美的需求,其次是白种人,黄种人的体型*不理想(图1-3)。
006
│ 女装结构设计(理论篇)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人的骨骼和肌肉的差别,黑种人四肢长、脊椎弯曲大、臀大肌发达,形成非常理想的人体曲线。白种人胸部丰满、腰细、臀肥、四肢较长,体型也较为理想。黄种人多数胸部较平、腰粗、胯大、臀平、四肢较短,体型*不理想���
对于不理想的身材,许多人通过锻炼、节食、**以及丰胸、抽脂等整容手术来修正自己的体型;更多人则通过紧身衣、腹带勒出腰臀曲线,穿戴加厚文胸调整胸部造型,还可以穿有臀垫的内裤增加臀翘。不论采用何种方式,主要是对脂肪层的调整,而对肌肉的调整幅度较小,对骨骼的再塑是很难或无法办到的。
虽然白种人的体型较为理想,但到一定年龄时,同样会有脂肪堆积、体型改变的问题。黄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会逐渐发生变化(图1-4)。非洲黑人由于饮食习惯和运动较多,中老年妇女的体型保持较好,很少有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肥胖、梨型的身材。
黄种人体型 白种人体型 黑种人体型
图1-3
图1-4
**章 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 007
第二节 现代女性人体与服装
现代服装不仅要御寒、遮羞,更重要的是修饰、美化人体,使人体更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在服装造型设计及结构设计时,除了要很好地理解女性人体的体型特征外,了解现代内衣对女性体型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有充分认识,才能使服装更好地突出人体的体型特征,使女性曲线更为理想。另外,人体在运动中对服装的牵扯、拉拽也是结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一、人体与运动
人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无时不在,服装也随着人体的运动而变化。人体扭转时,服装在扭转处会出现褶皱;人体的关节部位在弯曲时,同样会对服装的相应部位产生较大的作用,*典型的是人体关节部位在伸直与弯曲时的围度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时,需要对人体以及在运动中的体型变化有较深刻的了解,才可以对服装结构设计过程有一定预见,使女装结构设计更符合人体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达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关节的屈、伸变化时,围度的变化量较大,如果袖子或裤子很瘦,且面料没有弹性,人体关节部位在活动时,围度的变化会使得穿着非常累。另外,腰围、臀围在站与坐时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在结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表1-1)。
表1-1 人体主要着装部位活动时围度差
部 位
状 态
差 量
胳膊肘
伸直与90°弯曲时的围度差
+3~+4cm
膝 盖
伸直与90°弯曲时的围度差
+2~+3cm
腰 围
站立与坐时的围度差
+3~+4 cm
臀 围
站立与坐时的围度差
+3.5~+5cm
肩 围
上肢自然下垂与上举时的围度差
-
8~-10cm
需要注意的是,上肢自然下垂时肩部一周的围度与胳膊上举时同样位置的围度差:将胳膊上举、肩膀内收,肩部围度可以减少8~10cm,有些甚至较胸围值还小。所以,在连衣裙设计时,如果腰围的放松量比较大时,可以不装拉链或拉链短一些,均能保证穿着
方便。
二、现代内衣对女性体型的调整
现代女性或多或少都穿戴具有调整功能的内衣,如有胸垫和钢托的文胸,腹带、塑身内衣、带臀垫的内裤等。这些内衣对女性人体具有较强的修饰作用,可以调整女性身体的
008 │ 女装结构设计(理论篇)
胸部、腰腹部、臀部等部位的外形,使其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图1-5)。
穿着塑身内衣之前 穿着塑身内衣之后
图1-5
在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对人体进行测量,而人体测量的基础则是穿着适当内衣后的结果。尤其对合体与较合体的服装来说,调整女性形体是非常重要的。合体型服装的放松量很小,在自然状态下,胸部有可能下垂,有可能不够丰满,也有可能向外扩,所测量的胸围结果与穿着加厚文胸的胸围尺寸相差2~4cm,甚至更多。腰部在自然状态下测得的值与穿着束身内衣后的值相差的量至少有2cm以上,有些可以达到6cm左右。对于一般女性而言,对臀部曲线的修饰较少,塑身内衣可以调整臀部的曲线,能提起下垂的臀部线条,但对臀部围度的,变化并不大,而穿着有臀垫的内裤可以从外形上调整臀翘的量,但同时也增加了臀围的值。总之,在进行结构设计前应该按照日常习惯或穿着场合的需求,在一定内衣的基础上测量人体,将其作为结构设计的净尺寸,以免测量人体时的尺寸与穿衣的尺寸有较大的出入而影响穿衣效果,甚至无法穿着。
三、服装“立体→平面→立体”的关系
服装是用来包裹人体的,可以宽松,也可以合体,但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不能改变。为使女装结构更易于理解,可以将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解为简单的基础几何体,这些几何体的表面就成为相应部位服装结构的基础。
1.人体各部位的数学模型
人体是由许多很复杂的立体相互衔接、转换、交织而构成的。在服装结构中,我们讨论的是将三维的人体表面过渡为二维平面的结构图,再通过缝制技术转换为三维立体的服装。虽然服装与人体之间在外形轮廓上有很大差异,但服装离不开人体,它以人体这个特殊的立体为基础而构成,因此了解人体表面展开及分解后的平面图形,可以对女装结构原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章 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 009
与服装有关的、常用的人体部位可以看成是由简单的几何体所构成,这些几何体表面展开后即可成为服装平面结构的基础。从图1-6可以看出,人体与服装有关的部位主要由圆台和圆柱构成。虽然每一个局部看起来都比较简单,但在服装结构上*难理解的是不同部位之间的过渡关系,如颈与肩之间的过度是领窝,躯干与胳膊之间的袖窿和袖山,臀、腿之间的裆等。
2.圆柱与圆台的平面展开
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形式非常简单,假设圆柱的高为h、底的周长为l时,展开得到一个矩形,其长和宽分别是h与l(图1-7);圆台表面展开后成为一个扇面形(图1-8)。
在服装结构中,并不会直接使用简单的几何体确定服装相关部位的结构图,但服装结构原理离不开它的数学模型。由于人体本身不是一个规则的几何体,加之服装面料有一定伸缩性、可塑性较强以及服装缝制上的特殊手法,在结构制图上有其特定的手段进行绘制,可以使服装达到更好地着装效果。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h
h
h
l
l2
l1
l1
l2
l
h
3.两个几何体相连部位的平面展开
当两几何体之间有分割线时,所展开的表面为两个独立的平面图形,重叠量对两部分平面无任何影响(图1-9)。
010 │ 女装结构设计(理论篇)
但当两个相对圆台之间无分割线时,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平面展开是不成立的,但在服装中这种情况却非常多见。此时,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加以修正、调整,使其满足服装结构的需要。*常用、*重要的方法便是“省”的设置,如人体胸、腰、臀之间的凹凸关系可以简单地用两个圆台小口相对组成。当将面料围绕人体胸、腰、臀一周时,为使其合体,可以将多余的部分收回,展开后即成为所需裁片的简单数学模型(图1-10)。这些收回部分即是需要省略的内容,也就是服装结构中的“省”。服装中需要“省”的部位很多,达到“省”的目的可以使用许多结构技法:将不需要的部分裁剪掉就是“省”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将多余的量车缝起来,或者用褶的形式收回等。
图1-10
四、平面向立体的转换及“省”的作用
服装款式、面料以及缝制工艺等的局限性都赋予服装结构设计特有的要求、制图方法和独特的解决手法,如省与褶的应用及不同位置分割线的使用等,可以很好地解决服装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服装面料是二维平面的,虽然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但其可塑性是有限的。当将平面的面料转换为三维立体的服装时,除利用面料本身的特性外,更多使用的是服装结构设计及缝制工艺中特有的手法,它们的合理应用可以使平面的面料转化为立体的服装。*常用的方法就是“省”,通过“省”可以使服装具有立体效果,合身、舒适,曲线优美。现代服装中不同的省略方式既具有特定的功能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设计合理的省与褶在外观上可起到很好地装饰作用,对美化一件服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由许多立体交织而成的复合体,所以将立体表面转化为平面的结构图,再
**章 女性人体特征与服装 │ 011
图1-11
将其车缝为立体的服装时,就不是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组合,要将平面转化成立体,涉及各个部位立体化的手法,越合体的服装要求转化的部位就越多,结构制图及缝制工艺要求就越精细,技术要求也就越高。
如图1-11所示,利用一块布围裹在人的腰臀间,纤细的腰部需要将人体前、后、左、右多余的面料省略,体侧可以将多余量剪掉,前、后多余的部分可以车缝收回,这样即构成一款半身裙,而这些利用剪掉、车缝等技术手段省略的手法即为“省”。这就是平面的服装面料向立体服装转化的具体例子。但不同款式、体型、面料对结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即是服装结构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后思考题:
1.搜集女性不同体型图片,分析女性体型特征的规律。
2.实践练习:以人台为基础,用坯布围绕胸围至臀围之间,将多余部分用珠针收回,并用划粉标记,展开坯布,观察所构成人体表面的曲线形式。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人体特点、“省”的作用以及与服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