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群矗立已达千年之久。
巴比伦和尼尼微已成为庞大帝国的**。
尼罗河谷、宽广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处处是忙碌的人群;此时,一支在沙漠中漂泊的小部落,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定离开家园,沿着荒芜的阿拉伯大沙漠北上,去寻找更加肥沃的田园。
这些漂泊者,就是日后的犹太人。
数世纪后,正是他们,将向我们提供那本*重要的书——《圣经》。
再晚些时候,其中的一个女子还将生育一位*善良、*伟大的先知。
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对这个陌生民族的始祖一无所知。他们是谁?从何而来?他们是在人类史上起过*伟大作用的一个种族,后来却离开历史舞台,成为世界各国的流亡者。
因此,我在本章中所讲的,总体而言有点含糊,具体细节是不太可靠的。
但是,考古学家们一直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辛勤地发掘,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事实。
一些事实已在我们的掌握中,我将根据这些事实,试图给你们提供真实可信的材料。
两条宽阔的河流缓缓流经西亚。
它们源于北方的高山上,汇入波斯湾的海水中。
两河沿岸的人们过着惬意而闲适的日子。所以,无论是生活在北方寒冷山区还是南方酷暑沙漠中的人们,都想方设法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拥有立足之地。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离开故乡,不辞艰辛来到这肥沃的平原。
他们相互争斗,相互征服,在上一代文明的废墟上建立了又一个文明,即像巴比伦和尼尼微那样的大城市。四千多年前,他们将这一地区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乐园,令其他各地居民羡慕不已。
如果看看地图,你会发现还有数以百万计身材矮小的农民,在另一强国的土地上忙碌着。他们居住在尼罗河两岸,同巴比伦和亚述只有一狭地之隔,这个**叫作埃及。他们所需要的很多物品只能来自遥远的、肥沃平原上的各国;而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也有很多生活必需品只在埃及生产。这样,两边**就在狭地上开辟了通商大道,相互进行贸易往来。
如今,这一狭地叫叙利亚,而古时候则有多种名称。它由低矮的丘陵和广阔的平原组成,树木**,烈日炙烤着大地。仅有几个小湖和众多溪流为这阴沉单调的多石山丘略添几分生机。
自古以来,这一通衢大道周围,居住着从阿拉伯沙漠迁移来的不同部落。他们都属闪族人,说同样的语言,信奉同样的神;他们经常争斗,讲和,再斗;他们窃取对方的城市、妻子和牲口。就像一般游牧部落的行为一样,他们将自己的强权和利剑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
他们含含糊糊地承认埃及国王或者巴比伦、亚述国王的权威。当那些大国的税务官们带着武装沿着通商大道而来时,争吵中的牧民们即刻变得异常恭顺。他们频频鞠躬以示自己是埃及法老或巴比伦国王的顺仆。一旦那些官员们离开,部落争战的生活便故态复萌。
请别把这些争斗看得太认真,这是古代人**能享受到的户外活动的机会,况且这些争斗常常损伤轻微,反倒使年轻人保持身心平衡。
作为那些争吵打斗着、游荡着,并依靠掠夺来维持自己在通商大道上地位的众多小部族中的一支,在人类历史上将起巨大作用的犹太人就此起步。不幸的是,我们的确对他们的历史起源所知甚少。不少学者做过许多颇有见地的猜想,但一个看似合理的猜测却无法填补历史的空白。当我们读到犹太人*初来自波斯湾名叫乌尔的地方,这或许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在此,我宁可只提供一些经历史学家认可的少量事实,而不提那些不够确切的猜测。犹太人*早的祖先可能居住在阿拉伯沙漠上,至于他们哪一世纪离开故乡进入西亚的沃土,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们曾漂泊达数世纪之久,极想拥有一片确属自己的土地,但是他们漂泊的路线已难追寻。我们还知道,在某个时期,犹太人跨越了西奈山的沙漠地带,在埃及住过一段时间。
然而,从那时起,埃及人和亚述人的文献开始使《旧约》中涉及的一些事件初露端倪。
其余的故事已家喻户晓——犹太人怎样离开埃及、怎样在沙漠中历尽艰辛、怎样合并成一支强大的部落——这部落如何征服了通商大道上一块叫巴勒斯坦的土地,建立了一个**——这**又怎样为独立而战长达数世纪,直到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吞并,然后又变成了大罗马帝国一个小省的一部分。
但是切记,当我提及这些历史事件时,我不是在写一本历史书,我不是依据*可信的历史资料告诉你们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指出一个叫作犹太人的民族对发生过的事情的想法和看法。
众所周知,在“真正的事实”和“人们相信的事实”之间有极大的差异。每个**的史料所载,只有本国人民确信无疑。而当跨过边境去读邻国的史书时,就会发现截然不同的结论。可是,读本国史书长大的孩子们终生都不会发生怀疑。
当然,这儿,那儿,总会有某个史学家、哲学家或某个怪异之人,把各国的所有史书通读一番,他可能会从中觉察到一些事实而接近“**真理”。但是,若要生活得安宁舒心的话,他*好还是免开尊口。
犹太人和世界上的其他人相同。三千年前的犹太人、两千年前的犹太人直至当今的犹太人,都是普通人,如同你我一样。比起其他人,他们不怎么好(就像自称的那样),也不那么坏(如同他们的敌人所言)。他们具有某些不寻常的优点,也有某些极平常的缺点。但是,已经有那么多书讲述犹太人,褒的、贬的、模棱两可的都有。因此,难以对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做出准确的判断。
关于犹太人先后在埃及人、迦南人和巴比伦人中的冒险经历,犹太人有自己的编年史。当我们试图弄清楚犹太人自己的这部编年史的历史价值时,我们也遇到了与上述同样的难题。
新居民总是不受欢迎的。对犹太人来说,在漫长的流浪过程中每到一地,他们都是外乡人。尼罗河谷、巴勒斯坦山区及幼发拉底河两岸的原住居民,并未张开双臂迎接犹太人。恰恰相反,他们说:“地方还不够我们自己的子女住呢,让那些外乡人到别处去吧!”于是便发生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