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学生把老师阐释的“大学之道”记录下来,编成书本。但在当时,这本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者们只把它收在《礼记》中。一直到了唐朝,《大学》才受到了大儒韩愈的推崇。及至宋代,朱熹还把它定为“四书”的**部书,并特意为《大学》作章句集注。
“三纲八目”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三纲”指的是明德、新民、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儒家学说都是围绕“大学之道”展开的,若是懂得了它,就好比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金钥匙,到时就可以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中蕴藏的全部精义了。
曾参认为,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开始强调品德之事了,他还引用《尚书》中的《康诰》《太甲》《帝尧》来论证:“《康诰》篇上说:‘能够光大美好的品德。’《太甲》篇上说:‘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是应
该经常被注视的。’《帝尧》篇上说:‘伟大美德能够得以弘扬。’这些都是在说光明正大的美德应该得到发扬。”
格物致知是“大学之道”的**个阶梯,是要我们研究了解每一种事物,这样的话心中的知识才有可能推究到极点。人的心灵*为敏锐,能够认识各种事物;而天下的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寻。只是对这些道理深入研究,就能让知识充实。看得出,《大学》一书的形成和成熟,不但有孔子的智慧,也有曾子的智慧,甚至于朱熹的智慧也渗透其间。因此,也可以说《大学》是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大学》的**句话,它讲的正是儒家学者的**理想。儒家认为成人学习的根本有三点:首先是要“明明德”,就是要把原本人自身所具备的善良通明的品德展现出来。虽然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品德,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它们展现出来。所以儒家首先要倡导彰显自身的光明的德行,以光明整个社会。其次是要“亲民”,就是要身躬力行地与周遭人相亲近,知其所难,助其所危。这是一个很广义的说法,我们知道每个儒家学者都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所谓亲民,大的是指要亲近治下的民众,小的则是指要关心周遭的每个人,无论为官还是为民,都要有为民着想、关心社会的心,这样才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后是要“止于至善”,就是将事物做到尽善尽美而不动摇。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儒家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单纯善良,不欺互助,和谐无间。而要实现这样的大同,无疑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统称为《大学》的三纲目,是儒家教育希望每个儒者应该具备的人生**目的。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穷尽事物之理。修身就是从推格事物之理中,求为真知。所谓知,致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好善之意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要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左右,保持心灵的安静。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修养深厚,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齐家,就是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施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赤子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絜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