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媒介分析(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核心课程 10)
QQ咨询:
有路璐璐:

媒介分析(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核心课程 10)

  • 作者:陈作平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9123
  •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1日
  • 页数:220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1948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to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即“5W模式”。这一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陈作平所著《媒介分析(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对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和报道技巧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每一种媒介的分析分为:物理属性分析、制作流程分析、受众感知分析、受众思维分析、受众体验分析、受众行为分析。
    文章节选
    在大众传播媒介诞 生之前,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方式,即信息来自自身的直接感知。另一种是间接方式,即信息来自别人的口头传播或粗略的文字记载。直接方式是一种自然状态,人们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世界进行直接、朴素的认知,通 过现实经验在大脑中建构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世界。间接方式是人际的口口相传或文字记录,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建构了一个历史的、遥远的、想象中的世界。比如,“大禹治水”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许多细节缺乏实证性,但人们一代代依然能够牢记,就是靠口头传播继承下来的。在古人那里,现实世界与传说世界多是不相关、相互不搭界的。但自从大众传媒诞生之后,两个世界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大众传媒在现实世界与传说世界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人们的眼界大为拓展。因为大众传媒是对当下现���情况的反映,会把遥远的事物和传说中的事物迅速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大众传播时代已经没有了传说,没有了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只有现实世界和从现实世界中拓展而来的媒介世界。大众传媒将外部世界信息直接嫁接到人们的现实经验上来,形成了一种现实与虚拟混成的经验世界。 所以,从本质上说,媒介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嵌入的一个中介,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信息工具。
    目录
    **章 绪论:我们怎样进行媒介分析 一、媒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二、不同媒介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语法规则” 三、怎样才能深入分析媒介的个性特征和“语法规则” 第二章 报纸分析 **节 物理属性分析 一、传播符号:文字、图片 二、传播载体:印刷、纸张 三、传播方式:平面传播、延时传播、全知传播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一、新闻采访阶段:方式非常灵活 二、稿件写作阶段:要对文字敏感 三、版面编辑阶段:形成版面风格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一、对传播载体的感知:信息尽在掌握之中 二、对传播符号的感知:文字的视觉差异小 三、对传播方式的感知:间接告知信息 四、整体感知:报纸是“未谋面的记录者”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一、描述性文字:使思维具有召唤功能 二、分析性文字:引导思维和理解的走向 三、评论性文字:影响思维和判断的立场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一、使信息内容形象化 二、作者的情感投入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 三、利用线性叙事设置疑问和悬念 四、突出某些局部信息以加深印象 五、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 六、采用煽情和耸人听闻手法 七、发挥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一、视觉阅读:减轻视觉压力,让阅读变得更轻松 二、能动阅读:扩大信息容量与方便读者阅读并重 三、延时阅读:向闲暇时间渗透 四、携带方便:向各种场合渗透 第三章 广播分析 **节 物理属性分析 一、传播符号:声音 二、传播载体:电波、收音机 三、传播方式:听觉传播、线性传播、同步传播。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一、新闻采访阶段:一般采访、录音采访、录播采访、直播采访 二、文稿写作阶段:稿件宜短、内容宜浅、语气宜软、结构宜简 三、制作编排阶段:节目制作、节目编排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一、对传播载体的感知:“话匣子”的外形不影响听觉效果 二、对传播符号的感知:声音的魅力在于营造各种“场” 三、对传播方式的感知:同步传播给人“在场”之感 四、整体感知:广播是“在场的讲述者”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一、听广播是“双重想象” 二、听广播需要“同步理解”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一、广播容易走进听众的内心世界。 二、广播可以给听众带来感染力。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一、听觉接收:解放了眼球,可与其他活动兼容 二、被动接收:选择性差,但比较轻松 三、伴随式接收:便于移动,成就了交通广播 四、易于接收:存活性高,是“危机媒体” 五、即时参与式接收:发挥同步参与直播的优势 第四章 电视分析 **节 物理属性分析 一、传播符号:图像、声音 二、传播载体:电磁波、电视机 三、传播方式:视听觉传播、线性传播、同步传播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一、采访拍摄阶段:接近新闻源,进入采访状态,“挑”、“等”、“抢”拍摄,多工种协作 二、文稿撰写阶段:以解说词为主导与以现场画面和同期声为主导 三、制作编排阶段:剪辑合成、栏目编排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一、传播符号:直接呈现事物的影像 二、传播载体:电视屏幕影响人的视觉感受 三、传播方式:在时间的流逝中传递信息 四、整体感知:电视是“当面的导游者”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一、缺少想象:画面限制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二、与图像为伴:建立在具象基础上的思考 三、直觉与逻辑推理并存: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思维状态 四、同步理解:认知速度与播放速度一致 五、独立自主:不被他人的意图牵着走 六、*为轻松:不太费大脑和精力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一、善于调动被采访者的情绪 二、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要有感染力 三、悬念比现场画面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体验 四、对电视本质特性认识不足导致误用现场直播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一、占用视觉:不利于自由活动 二、收看场所和时间比较固定:节目编排需考虑作息时间 三、同步接收:与观众保持“约会意识” 四、被动接收:把握好节目的节奏 第五章 互联网分析 **节 物理属性分析 一、传播符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二、传播载体:光纤、微波、终端设备 三、传播方式:网状传播、交互传播、同步与延时兼容、视觉与听觉兼容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一、信息采集阶段:公众参与、多媒体与互联网采集 二、文稿写作阶段:短小化写作、分层写作、多媒体写作、标题制作、提要写作、正文写作 三、信息编辑阶段:立体化编辑、多媒体编辑、交互式编辑、信息资源整合、优化网页视觉设计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一、传播符号:符号多样、信息多样 二、传播载体:全球巨网、终端多样 三、传播方式:交互提升受众地位、信息“一网打尽” 四、微观感知:传播黏性带来强烈吸附感 五、整体感知:互联网是“普世的全知者”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一、改变了人们参与现实事务的思维方式 二、改变了人们对待历史的思维方式 三、使人们形成了虚拟与现实混成的思维习惯 四、带来了全球思维 五、带来了多元思维 六、使思维趋向碎片化和肤浅化 七、互联网是人脑的隐喻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一、从媒介特性角度看:强化了个人参与和体验 二、从信息交流角度看:满足了人的多种交流欲望 三、从心理需求角度看:满足了人的多种心理需要 四、从人性角度看:让“本我”得以释放 五、从生理角度看:容易让人上瘾 六、从社会规范角度看:需要加强他律与自律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一、多器官参与接收与发布:一种回归与超越,将日益走向人性化 二、能动接收与能动发布: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针对性,导致传播活动两极分化 三、移动接收与移动发布:冲破空间限制,打破时间“零和博弈”,智能手机*具黏性 四、多终端接收与多终端发布:与人的行为“缝对接”,各种终端都要找到存在价值 附录:媒介特性比较一览表 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