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律之理的遐思:法学作文自选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律之理的遐思:法学作文自选集

  • 作者:姚建宗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6240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 页数:340
  • 定价:¥4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1866240
    • 作者
    • 页数
      340
    •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01日
    • 定价
      ¥4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这本“法学作文”集一共包含了18篇论文,分三大部分。**部分“法律之理异见”共1篇文章,主要是作者对“法理学”相关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法律政治学管窥”共3篇文章,主要是作者对“法律政治学”相关问题的思考;第三部分“法哲学沉思”共5篇文章,主要作者对“法哲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从这18篇文章的内容来看,有一些是作者对法学理论的一些传统主题的新思考和新见解;有一些是作者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一些法学主题的认识和思考;还有一些是作者力图展开真正属于我自身的某种类型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表达的初步思考,这主要体现在本集子里作者对“法律政治学”和“法哲学”相关问题思考的文章中。
    文章节选
    这是本人法学学术“作文”的自选小集子。
    说实话,尽管我已经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了,但学术资历和学术成就还远远没有达到心中坦然而无愧疚亦无忐忑地出版自己的“文集”的资格程度,所以我只敢把这个集子命名为“法学作文”的自选集。而之所以要选编这样一个集子,是因为二十多年来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我自认为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确实还有一些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见解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其中就包括资历和名气不够,所以很多“作文”当年没有得到在我国高水平法学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机会。此次选择其中一部分文章集结出版,也是希望得到一个与我国法学学术界进一步沟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这本“法学作文”集一共包含了18篇论文,分三大部分。**部分“法律之理异见”共1篇文章,主要是我对“法理学”相关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法律政治学管窥”共3篇文章,主要是我对“法律政治学”相关问题的思考;第三部分“法哲学沉思”共5篇文章,主要是我对“法哲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从这18篇文章的内容来看,有一些是我对法学理论的一些传统主题的新思考和新见解,尽管与学术界的“共识”不大一致,但似乎也应该算是从另一种角度对相关问题的推进性思考;有一些是我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一些法学主题的认识和思考,也算是为我国法学界思考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还有一些是我力图展开真正属于我自身的某种类型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表达的初步思考,这主要体现在本集子里我对“法律政治学”和“法哲学”相关问题思考的文章中。
    我一直坚持把学术研究工作视为展现和表达社会良知的严肃工作。我始终坚持认为,任何真正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是“**”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之分的——基于事实认知的错误而导致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的错误并不是真正的学术错误(只要其思想展开的逻辑不存在断裂),而只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别;我也始终坚持认为,任何真正的“学术”思想和理论都是有其具体适用条件和背景的,“**”不存在“永恒”的“**”真理。所以,我对学术和学术研究工作始终满怀着真诚和敬畏。我所写出的文字,都是出自于自己的真实思考和认识,白纸黑字,我永远都坦然认可而**不会找出任何原因和理由去否认或者辩解。
    因此,这本“法学作文自选集”的全部文字,我所做的“加工”工作在于:①纠正文中的错别字;②核对和校正每一篇文章的引文和注释;③对每一篇文章的注释在本篇之内的注释体例进行技术规范方面的统一。除此之外,对于其中每篇文章的句子、段落、篇章结构、文章体例,我基本上都保持���当初发表时的旧模样(其中一篇文章发表时有删节而本选集所用的是未经删节的全文),绝没有文过饰非的“修正”。
    我集结出版这十来篇法学“作文”的初衷,本来也就是要以此对自己所从事的学术工作的历史负起全部责任。

    姚建宗

    213年11月21日
    目录
    Ⅰ法律之理异见自序
    思考与补正:论法的调整对象
    法律效力论纲
    法律关系客体理论新探
    法律行为本体论论纲
    法律制度构造论
    制度、法律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分析
    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与途径
    时代要求的理性选择:财产权的平等法律保护
    法律传统论纲
    如何进行法理学思考

    Ⅱ法律政治学管窥
    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
    论法律与政治的共生
    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

    Ⅲ法哲学沉思
    法的哲学理解
    为法哲学申辩:法哲学研究提纲
    法哲学批判与批判的法哲学
    法律生活的哲学观照:法哲学的智慧
    中国法律哲学的立场和使命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