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2009年12月,香港新蒲岗SAT考区,我和满屋子90后,参加了我的**次SAT考试。我衷心佩服这些高中生,能够在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拥有和GRE考试相媲美的词汇量,敢于面对与GRE阅读难度不相上下的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当时,我正在新东方负责GRE项目的运营,有意将SAT的填空题改编为GRE填空的入门级备考资料,以辅助考生进行单词记忆和逻辑训练。在那时,这个念头闪现了多次,但只是闪现。一件事只是有想法而没有立刻落实,这件事很容易就没有然后了。但另一种可能性是,这件事是在等待某些人的出现。
在新东方教授GRE的10年间,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被称为新东方“命根子”、大多数教师以及机构都不愿意触碰的GRE项目,从而有机会影响了中国*有才华的一批批青年。黄晨成就是当年我组织的超高分学员俱乐部——“小牛人俱乐部”中的一员。他是罕见的一位对GRE充满感情的学生,在GRE考试后对它投入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备考中投入的时间。曾经被GRE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经历,让他在考后以加倍的方式去破解这个考试的规律:整理GRE的讲课内容,录成视频,导成表格,再做成电子词典。如果一个人的努力没有被人赏识,那一定是做的还不够多。在黄晨成如此蹂躏GRE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他。于是我邀请他协助我录制与《GRE核心词汇考法精析》(再要你命3000)配套的音频。他的认真,愿意与GRE较劲的精��是所有考试培训行业中的人都要学习的。
2012年12月,利用晚上和**时间,我录制了目前在网上盗版极其泛滥,但却让更多人知道了我的GRE填空单词课程。为了避免录制过程中一个人面对镜头傻傻地讲课的巨大痛苦,我在微博上征集了4名学生作为现场观众。其中,有一名90后男生——戈弋。戈弋做事非常踏实,在课程结束后,我还会安排一些事情让他帮助我。从制作一张张精美的PPT,到编辑“琦叔GRE”公共微信平台每天的消息,到组织“GRE备考小组”的答疑与试讲,再到SAT题目的改编,直到成为本书的作者之一,这个时间用时13个月。这13个月中我们共同做过的一件件事情是彼此信任感和默契感的基础。恰好3年前有过的改编SAT题目的想法,在3年后因为这个90后的出现,种子开始发芽了。
在2012年录制课程的时候,戈弋对我说:“琦叔啊,你的舞台应该不止于此。”2014年2月底,我辞职离开工作了10年的新东方。我要感谢当时来自各方的力量促使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其中包括戈弋的部分。好的搭档就应该是这样相互促进。而戈弋也放弃了2014年的美国研究生院的申请,加入了我创立的机构“微臣教育”。
记得“要你命3000”上市时,就有人问我,周书林(“要你命3000”作者之一)去了香港后,还会有人和你一起来做事,和你一块写书吗?说实话,我确实有过这样的担心。但后来我发现,只要在做事,做有意义的事,我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朋友。于是,大家能看到我们针对GRE考试而出版的各个阶段的书籍,那都是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努力、一起建立信任的见证。
对于正在备考GRE的你,希望我们的交集不仅仅只是GRE。当下你的努力,会换来我们将来更多的可能性。
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执行控。我们一直在奔跑,加油!
琦叔
于微臣教育
序二
新GRE考试的填空题,可以说是现行的以英语为载体的考试中*难的题型之一。解决新GRE填空题要求考生同时拥有极高的单词量、**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复合句结构分析能力。传统上,解决填空题要经历分析句子结构、分析逻辑方向、阅读选项填答案等这些步骤。于是,想要在填空部分取得高分,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熟悉出题规律和解题方法,*终将解题思路固化到自己脑海中。如此循环反复,实在不是一件美差。
回想我自己准备GRE的那个学期,GRE三个字母几乎可说是全部时光的代名词。每天清晨在宿舍楼尚未开门的时候被琦叔的“纯裸考”叫(xià)醒,睡眼朦胧地听着琦叔的单项班音频去洗漱,然后坐在单元楼门口开始背单词等待开门。其实*开始我是在宿舍背单词的。然而宿舍温暖又舒服,背单词枯燥又乏味,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总是不自觉就继续梦周公去了。所以后来选择了单元楼门口。这里没有暖气,总是冷飕飕,而且距离卫生间很近,时不时还会飘来一股“暧昧”的气息。此二者结合起来,效果堪比悬梁刺股——而且是全方位无差别渗透式的。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挺苦(哔)的,但一段时间过去,我发现自己的单词水平变得足够应付GRE填空了,而后做填空题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这大概就是所谓“被虐得久了,不经意间就擅长了”。
五个多月的辛苦,换回了1106GVerbal部分730的成绩。回想这一路艰辛,我深深地觉得自己被GRE欺负得挺惨。于是我觉得我有必要做点什么,让GRE也郁闷一下,让之后的考生在备考时能舒服一点。于是,我将琦叔类反单项班的内容整理,然后录制成视频;将琦叔的“3000”整理成Excel表格,然后编程转换为Babylon词典;又统筹安排了“3000”的音频录制工作(虽然*后两个单元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完成)。
然而做完这些之后,我总感觉还不够,因为让人糟心但又十分重要的填空依然在嚣张,折磨着一批批考生。而考生之所以认为填空难,是因为解题方法不够“接地气”——为了保证逻辑的完备性,而忽略了“越是简单机械的方法越容易被考生接受并固化为技巧”这个事实。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准备GRE填空的艰难,其实来自于真正的解题方法与固化在学生脑海中的解题技巧之间的差距。
2014年初,琦叔找到我,向我介绍了一套解决填空题的方法,希望能将它整理成书。这套方法是琦叔前前后后三十多次考试的经验总结,旨在帮助考生以*短的时间解决*多的填空题。它提炼了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化了原本复杂繁琐的解题步骤,形成“解方程”一般的固定技巧模式,从而填补了这个差距。
书中的题目选自SAT考试的填空部分。在单词量要求上,书中的题目和GRE考试题相差无几。同时,在逻辑难度上,书中的题目又比GRE考试容易一些。这种选择是有意而为的,它能促使刚开始准备GRE的考生进行大量单词的记忆,同时难度适中,有助于考生理解解题思路,再固化到脑海中。此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琦叔反复强调所有内容和形式都要从考生的角度出发:对单词的释义要做到“怎么考就怎么解释”;对思路的阐述要做到“怎样方便考生记忆归纳就怎样叙述”;而对于题目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琦叔则要求与考场屏幕上显示风格尽可能接近。在我和戈弋反复斟酌之后,琦叔还会对每一套题的解析亲自把关,精益求精。
经过半年多的整理,数次审校,“24套”终于能够出版。我相信,这一本饱含诚意的书,能够帮助GRE考生更加轻松地完成备考,也就意味着能让GRE稍微郁闷一下了。
GRE可能是你人生中会遇到的*难的考试之一,它就像砖块砌成的高墙,挡在你出国留学的路途中间。然而,它也让你有机会证明你对征服GRE继而出国留学是多么的渴望,并将那些不那么渴望的人阻在身后。祝愿所有翻开“24套”的GRE考生都能一路坚持,不为高墙所阻,成功飞跃重洋。
黄晨成
LiamHuang
序三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我高三那年,在我生命中第二苦逼情境下(**苦逼应该是当前刚刚工作的状态),这句话带给我的冲击是如此之大,延续至今。
生无所息,对于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的是生命中永远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如果你想要多体验,如果你想要多实现,那就必须永不停息地去奋斗。
和所有翻开这本书的G友一样,曾经的我,也是茫茫出国大军中的一员;
我也有过暑假天天翻“3000”却怎么也记不住的痛苦;
我也有每天凌晨3点下自习,独自骑车穿行整个校园的彷徨;
我也有过半夜12点在明德楼的空教室里对着电脑大声练习口语题的无奈;
每当我累了,倦了,厌了,心情不好了,羡慕同学舌尖上的中国了,嫉妒别人出去玩耍了,我会暗暗对自己说“生无所息”。如果想在未来获得更美好的体验,当下的你只能选择默默奋斗。
以上是我在大学前三年的所感所悟;其实我的大学生活中,*充实的时光莫过于大四这一年。
大三上学期因为录制网络课堂的机缘巧合结识了琦叔,当时就为琦叔的GRE学识水平而折腰;而大三的暑假,琦叔要为B班的开课做一些准备(叔永远是这么严谨和负责),组建了备考小组。很荣幸,我成为了备考小组的一员,从那一刻,我拉开了充实大四生活的序幕,而《GRE基础填空24套精练与精析》,也在这个过程中酝酿而生。
2013年10月20日,备考小组开始SAT原始填空题目的整理;
2013年11月13日,微信公共平台“琦叔GRE”正式开通,**天发布的资料是《GRE基础填空24套精练与精析》前3套;
2013年12月20日,琦叔联系我和Liam合作,一起编写“24套”的相关解析;
2014年3月8日,“24套”的题目电子版全部更新完毕;
2014年3月底,人生**次使用YY平台授课,为线下点题班的学员做24套题的在线答疑与解析。
大四的宿舍必然是无比热闹与疯狂的,而讲课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于是我选择了在人民大学东风七楼第4层的楼道授课。漆黑的楼道,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抱着电脑,对着屏幕,每天一讲就是2个小时,周边不时还会传来“doublekill”游戏的声音与路人惊诧与戏谑的目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完整地进行了整个24套题的答疑,从此有了“楼道讲师”的绰号。
坦白说,整个大学4年,我从没有为一篇论文费过如此之多的心力,而“24套”从*初的题目编排到*后的解析校审,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可以看到我的身影,这是我大学四年以来*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在毕业之前出版自己的**本书。这本书,而不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体现了我4年来的*高学术水平。
大四这一年,的确是我*充实的一年:面临大学毕业,放弃之前计划了3年的出国,在新东方教授GRE,跟随琦叔创业离开新东方加盟微臣教育。毕业、就业、辞职、创业,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我年轻,想有更多的体验,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更美好的明天。
在这条路上我*想感谢的人就是我的老板——琦叔。从老师到老板,琦叔对我的教导不能更多,不仅仅是GRE填空,更是那种甘愿放弃优厚的生活,为了理想坚持出来创业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也愿意尽全力,让微臣变得更好。
我还想要感谢备考小组的成员,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我和琦叔是万万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912道题目的整理和改编的。特别感谢肖一凡的单词检索,杨嘉晟的单词释义,李墨的题目审核,夏梦的排版,你们的付出会在GRE的备考历史中永垂不朽。
*后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你们对我的体谅和包容,让我能安心去完成“24套”的相关工作,尤其对我的爸爸妈妈,我想说一声:“对不起,我没办法花太多时间陪你们。”
生无所息,一旦你选择了GRE,就注定要选择汗水与辛劳。愿这本书与我的故事能给你些许安慰,慰藉那些在GRE备考之旅上奔驰的猛士,让你们在备考的路上不再孤独。
戈弋Glee
于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