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信息论思维-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QQ咨询:
有路璐璐:

信息论思维-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 作者:周锚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517701743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4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7701743
    • 作者
    • 页数
      256
    •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01日
    • 定价
      ¥4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信息论”诞生于“二战”时期,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但在国内并未广为人知。《信息论思维: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是国内**本信息论方面的通俗著作。作者从信息论的视角看世界,结合许多案例分析,用信息论去指导大家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把复杂的信息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人在轻松阅读中掌握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思维方式。集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该书,可以作为各领域读者拓展视野、启迪思维的佳作。 信息论思维-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_周锚_中国发展_
    文章节选
    也就是说q后面马上有一个u的概率几乎等于1。那么,从通信传输的概念上讲u在这个地方就是多余的,是一个冗余字符,信息量为零。同理,th的组合,ch配对儿出现的频率都很高,都存在着编码意义上的冗余。再比如,冠词“the”在语句中一般也是冗余信息。在英文电报中这个词就完全忽略。当你直接用英语当报文传输时,不确定性减少,冗余度增加,其携带的信息量相对减低很多。香农当时的粗略统计,英文的冗余度大约是50%。这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现代数字通信中,文字,尤其是英文为代表的拉丁文字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压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压缩,你会发现实际的冗余度比50%还大很多。纯技术上的处理,通常都可以压缩掉60%~70%,甚至更多。
    前面讨论过,一般通信概念中信息的本质是离散的;信息是依据某一种模式用符号编码后的报文信号传输的。那么通信的信息量就是这些符号在报文中出现的概率及其对数积的总和。这就是香农信息论的公式中定义的信息,及其定量的计算方法。它本身也是用数学的语言揭示了信息的离散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这个公式恰恰与热力学计算热能量的统计力学计算公式相似。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把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称作“熵”(Entropy)。
    不知是单纯的巧合,还是香农有意为之。这个“熵”原本在物理学领域也是一个只有少数人研究涉及的、难以理解的生僻概念。很多人听了这个新词,看了这个公式也感到无从了解这与我们朝夕相伴的信息有啥关系。不过,在香农的这篇论文中,熵的概念虽然怪异,但也是*强有力的。
    理论广为应用,概念依旧模糊香农的论文一经发表还是在通信相关领域掀起了一阵旋风。世界各地的相关工程师、学者纷纷发函向香农索取论文的拷贝。
    1949年底,在沃伦·韦弗(WarrenWeaver)促动下,香农和韦弗共同署名的同名专著《通信的数理理论》正式出版。韦弗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科研发展的科学管理学者,同时是研究机器翻译的先锋。韦弗在新书中拓宽了对香农的信息论的解释,阐述了其哲学层面的意义。
    或许因为香农的谦逊低调,或许是香农的研究面毕竟有所局限,像大多数的纯理论一样成形都要有漫长过程,香农的信息论也未能一蹴而就、推出来就广为认同。专著出版后,科学界的评价各异。*早发表评论的是数学家约瑟夫·杜博,美国数理统计学的大师,他认为从数学的角度论述还不够严·谨和完备,更像是一个建议。生物学界则认为:尽管论述中不乏令人兴奋的隐喻,但它基本上还是一篇工程专著,对人类问题研究用处不大。《哲学评论》甚至担心香农从热力学“熵”的概念衍生拓展出来的“信息”的概念可能误导哲学家。只有维纳教授在《**物理》杂志上的评论比较积极正面。
    维纳的评述写了五段,肯定了香农论著中*根本的概念——“信息量是‘熵’之负数”���定义是准确的。因为,他自己的研究也同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就是维纳的《控制论》,**版也是在1948年出版,稍晚于香农的论文。维纳预言:这两本书应是开启一个新领域的双响礼炮,预示这个领域将会迅速崛起。不过,在评论中维纳也表示了作为广义的信息论,香农的研究范围还是太窄,也不够深入。比如,若没有着重强调人的神经系统,则对语言的处理就不完整。维纳认为“人的神经接受语言并把它传输进大脑”。
    ……
    目录
    **章 信息论的“前世”
    1 沟通——我们每日面对的问题
    2 语言、文字:解决沟通问题的核心?
    3 有关“沟通”的研究
    4 “二战”催生“信息论”
    5 “数字时代之父”香农的信息论——“通信理论”
    第二章 信息与信息论
    1 “信息论”年逾花甲, “信息”仍无定论
    2 至繁至简的信息
    3 “信息”的原委
    4 信息形态
    5 信息的生命周期
    6 信息系统
    7 信息媒介
    第三章 信息编码与解码
    1 编码——信息“生存”、转换的基础
    2 提**率的编码管理
    3 无处不在的“解码”
    4 代码转换:一首诗的多样表述
    第四章 通信:信息存在的目的
    1 通信的概念
    2 通信发展简史
    3 通信的3种模式
    4 通信网
    5 互联网:是信道更是平台
    6 通信:发展在继续
    第五章 信息复制与传播
    1 信息复制
    2 信息传播
    3 生物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复制与传播
    第六章 信息化社会与信息战
    1 信息化概念
    2 信息化进行中
    3 信息化社会的转型
    4 信息战
    第七章 信息思维:让我们的大脑更具智慧
    1 大脑的开发从信息采集开始
    2 见多识广——信息量是关键
    3 边玩边学更有助于信息的记忆
    4 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5 文化习俗与价值观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