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全面回忆:改变未来的个人大数据(比尔?盖茨亲自作序专文推荐,微软公司“个人大数据”首席科学家、小型机之父、美国国家技术奖获得者、首届冯诺依曼奖获得者戈登?贝尔重磅新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全面回忆:改变未来的个人大数据(比尔?盖茨亲自作序专文推荐,微软公司“个人大数据”首席科学家、小型机之父、美国国家技术奖获得者、首届冯诺依曼奖获得者戈登?贝尔重磅新书。)

  • 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60786
  •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52.9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 现代“小型机之父”戈登贝尔和微软研究院研究员吉姆戈梅尔通过“我的数字生活”(MyLifeBits)项目,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数字化记录生活的美妙之旅,为我们揭示了在“信息在你指尖”的时代,全面数字化记录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如何**呈现我们生命中的风景,以实现真正的“永生”。
    那么,在”全面回忆“时代,我们该如何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使自己的所有健康信息综合起来,为**和保健所用?我们该如何将“数字记忆”应用于工作领域,建立新式的数字记忆型企业,实现事业的巨大成功?我们又该如何在“全面回忆”的背景下,掀起一场教育革命,发掘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成就***的学习?而我们又该如何应用这些个人大数据信息,成就自己的数字化人生?
    “全面记忆”和云端存储的大量信息,将彻底改变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人们的创造力将大大提高,学习境界也将明显提升。全面完整的健康信息,将为我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数字护士”将颠覆现有的**模式。“数字记忆”有助于长久保持与亲人之间的情感,让我们的亲人真正实现“永生”。“全面记忆“将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和无数创业家,而工作、健康和学习的数字
    文章节选
    "愿景
    我正在渐渐丧失我的聪明才智。
    这并非是那种“戈登需要高价找一位精神科医生来修复心智”的情况。当然,我十几岁的孙女可能会不同意这一点。事实上,我每天能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忘掉的东西却越来越多。我没有得老年痴呆症,也没有任何脑损伤的情况。我只是“老”了。
    是的,我每天都在一点点地失去心智。当然,每个人都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克服“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自然规律,如果我们从来都不用忘怀任何事情,而且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记忆,该有多好?但是,这要到何时才能得以实现?
    事实上,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拥有“全面回忆”的能力,生命旅程中的全部所见所闻和过往的成就都将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发生在过去任何时刻的任何事物。
    现在,如果有人可以拿出他生命中每**的每一张照片,我们一定会深感惊讶,但这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你很快就能将你的生活记录全面数字化。而且,它还会以我们都能承受的价格和有益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愿意,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创建这份关于生活的数字记录或是数字记忆。创建这样的记录并不难,因为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微型照相机、麦克风��定位跟踪器和其他的传感设备,现在都已经普及了。你可以将它们放置在衬衫钮扣、吊坠、领带夹、胸针、表带、手链、帽檐、眼镜架或是耳环中,甚至还可以采用更为激进的方式——身体植入式传感器来量化你的健康状况。然后,这些小工具和可以嵌入周遭环境中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组成了你的个人传感网络。如此一来,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记录下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周边环境中的任何事情。
    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自动拍摄你所见到的一切,将它们存储在数字记忆库中,作为你的个人电子图像馆。你听到的每件事情也都能保存为数字音频文件,而配套开发的软件可以让你扫描图片并加上批注文字,它们还可以帮你整理音频,可以提供文字脚本方便你日后搜索;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保存你发送和接收的每一封电子邮件,甚至打包存档那些你访问过的网页;你可以记录你所在的方位和在这世间留下的每一个足迹。你还可以记录个人的健康状况,如心率、体温、血糖、焦虑度、兴奋度与警觉度,然后你可以把这些数据保存在你的个人健康档案里。
    “全面回忆”会给我们的下一代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我们这一代已经充分享受到数字时代的变革一样。它将改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它能够释放我们的创造力,并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它还可以提升我们与我们所爱的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无论他们已经故去还是健在。我相信,这样的变化对于全人类的意义都是非同一般的。
    “记录”、“存储”和“**回忆”这三大技术潮流的汇集使得“全面回忆”的梦想即将成真。首先,或许也是*重要的一点: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越来越多地数字化我们的生活记录,而且毫不费力。作为科技生活的先锋,数码相机、电子邮件、手机和个人数码助理(PDA)记录下了我们的一举一动,并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态势——数码传感
    和记录将无处不在。其次,这类全新的个人数字记录所花费的存储代价比想象中更加小——你只需花费 200 美元左右,便可拥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保存自己的所见所闻,就算生命中的每**都以 10 张照片保存下来也不在话下。*后,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这一进步会使从浩瀚的资料中搜索和分析你想要的信息变得轻而易举,而且还会以各种详
    尽的报表形式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谷歌绝不会是*后一个立足于新式搜索技术的伟大公司。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数字记忆的世界,拥有着更多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将拥有更加精益求精的记忆技术,基于这三大原因,一个“全面回忆”的世界已经势不可当。
    现在,我们可以轻车熟路地在网络上搜索任何主题;同样,未来的你也可以在自己的“数字记忆库”中搜索任何自己学过的知识、在某次聚会上说过的只言片语,或是随意浏览过的文档,还有你游历过的地方和碰到过的人。你会成为自己整个“人生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档案员”、“制图员”和“馆长”。
    “全面回忆”这场数字革命中*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它能够重现特定的事件、人名、面孔和文字。而且,与之对应的软件也会允许你对自己的数字记忆进行排序筛选,以发掘和揭示你的生活模式,这可是人类的肉眼和大脑无法企及的。这些软件可以分析你的工作、休闲和消费习惯,还有你对各种情况和周遭人群的情绪反应模式;它们能够监测出影响你身心健康的众多微妙因素;其他任何你想要知道的事物也都可以通过它们记载、精简、提炼,并进行相关性交叉检索,给予你启发性的思考。此外,你的人生目标、时间管理的成效、财政预算,以及生活、工作、健康的状态都可以使用提前预设的进度表来追踪。总之,如此详尽的个性化反馈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驱动力,激发出我们的无限潜能。
    试想一下,如果全面的数字化生活记录成为现实,人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数字记忆完整地保留在这个地球上。虽然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和爱因斯坦都早已故去,但他们的想法、事迹、个性却能永存,真正做到“永生”。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伟人,被世人所铭记,但是,在有了数字化的生活记录后,你可以****地将自己的想法、行为、个性留待后人知晓。数字信息能通过这样的机制产生一个虚拟的“你”,即便你与世长辞,你的数字记忆和宛如化石般留存的人格模式也仍然可以投射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化身——“阿凡达”(指合成化的人)。将来,你的后代可以与你的“阿凡达”对话,也可以由此了解你的生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你可以通过对话,了解曾祖父到底喜欢曾祖母的什么地方;数字化的“你”也将可以触碰未来,以使你的影响泽被后世。
    “全面回忆”的时代如旭日东升,人们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使用这一技术。也许你会全盘接受“生活全记录”的想法,*大限度地去扩展自己的记忆;也许你会有选择性、有保留地去记录自己的活动;也许你还可以完全拒绝这个理念,让自己的人生淡淡地来淡淡地去,不留下一片云彩。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世界之大,有人会继续对互联网甚至是个人电脑不屑一顾,比如,有些人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拥有一部手机。不过,无论你是早期采用者,还是晚期跟风客,或是压根儿不使用科技产品的顽固分子,整个社会都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始终会朝着“全面回忆”的道路前进,不可逆转地改变你周围的世界。这样巨大的转变,态势迅猛,****。
    林林总总的数字记忆设备

    “全面回忆”伴随着科技创新而来。对于如何收集来自世界各地和个人生活的信息,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和包装方式,并应用于多个方面。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网上聊天、发短信、拍照、拍视频,以及使用手机上网。现在,手机和数码相机可以自动发送图片到指定的网站,然后这些图片会被分组、筛选,并加以注释。父母们喜欢用便携式摄像机来给自己的孩子拍摄视频,这些数量巨大的视频都能转存到家用电脑上。慢跑者也可以分析他们跑步的水平——通过配戴在身上的小型轻便设备追踪自己的新陈代谢频率、跑步的长度、花费的时间等,而这样先进的手段以前只会运用在世界**运动员的身上。你还可以买一个浴室体重秤,它会将你的体重数据自动发送到一个加密过的网站,而你便可以通过它追踪自己的锻炼计划以及执行情况——这些冷冰冰的数据更加客观、真实。学生们则可以将他们的课堂笔记与教师授课录音同步,复习时,只要随意点击就能重新聆听他们标注过的**部分。
    此类信息收集设备的规模和多样性还在增加,而设备本身也越来越便于携带,越来越便宜,功能也越来越多。同时,数字存储的成本还在不断地呈指数级下降的趋势。尤其在信息记录方面,迅猛发展的技术洪流席卷了全世界,在我们决定该以数字化形式记录哪些信息时,价格和便利性已不再是我们**考量的因素。事实上,到那时,我们反而需要有意识地去决定(或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不记录某时某地发生的某件事情——这可与现在的情形截然相反。推动“全面回忆”这一趋势的技术和经济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都认为除非有一种社会层面的势不可当的力量——法律或政治方面的力量,否则没有什么可能阻止这类对我们现代生活方式影响深远的变化。当然,这种灾难性的反潮流变革听起来似乎很牵强,可它依然是现实存在的情况,我将在本书的第 8 章中对之进行详细的讨论。
    数字记忆会让每一个乐于接受该理念的人开始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人生。当然,它并不能抹掉人性中自欺欺人的本性,但是它的存在也使得我们能更加直观地去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周遭发生的事情,真相也就不会被那些保守的伪君子们掩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好处非常明显,也很实用。在后续的章节里,我将继续描述数字记忆在职场中的好处。不管是对我们健康的管理,还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提升,数字记忆都大有裨益,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会拥有更**的生产力、更多的活力和更长的寿命。我们还能深入和广泛地了解我们的世界,游刃有余地去完成我们的使命,这些都是令人惊叹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实际成果。当然,它对我们的心理也会大有影响:我们的自我洞察力将大大增强,能够像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那般释放自己并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一样。对于个体来说,若能拥有自由的心灵,要记忆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若能“轻装上阵”,创造性的思考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能够在虚拟的空间中得到不朽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潜在的**变革性的心理现象。
    那么,全面记录人的一生可行吗?令人震惊的是,其实那些用来存储人的一生所需要的内存早已存在,价格也非常实惠,而且还越来越便宜。摩尔定律曾经描述过电子产品价格下降的规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差不多每两年便会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每隔两年,计算机的内存成本就会减少一半。这也意味着,用上一年的价格在这一年的市场上能买到的商品的性能是之前的两倍。摩尔定律虽然于 1965 年就己发布了,可直到现在仍然是行之有效的真理。
    数字存储量的增长率非常惊人。在 1970 年,一个可以存储 20 兆字节(也就是 2 000 万字节)的磁盘差不多有一台洗衣机那么大,成本是两万美元;而今天,1 个太字节(也就是 1 万亿字节)的花费只需要 100 美元,可它的尺寸仅相当于一本平装书。预计到2020 年,1 个太字节存储设备的制作成本也许就和一杯咖啡的价钱一样,而且还可能小到能放置在你的手机里。到那时,100 美元能买到 250 太字节的存储量,足以容纳成千上万小时的视频和数以千万计的照片。这应该可以满足大多数“生活记录者”的需求,就算存储整整 100 年的数据也不在话下。
    事实上,数字存储量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我们存储资料的增长速度。曾几何时,你必须非常审慎和“吝啬”地考量到底该保留哪些资料;你必须节俭地使用存储空间,慎之又慎地去挑选要保留的数字信息。但大约从 2000 年开始,海量数据的存储已经是小菜一碟了,而且花费也不贵。所以,对于人生记录而言,*难决定的不在于该保存什么数据,而是该如何有效地组织它们,如何去排列、访问和发现它的存储模式与意义。因此,软件工程师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开发出能够完全释放“全面回忆”威力的软件。
    在“全面回忆”时代,台式机将何去何从?多年前,硅谷有些人便预测台式机必定消亡,而我却认为人个电脑的重要性可能会降低,但不可能会消失。个人电脑(PC)中的“P”还是会指代“个人”(personal)。事实上,它会比之前更加个性化,还将会渗透到你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其中的“C”会转变,由“计算机”(computer)变成“计算机生态系统”(computer ecosystem)。台式机将只是计算机生态系统中的众多工具之一,为数字记忆的管理服务。你将拥有一系列小型、可替代性强、价格适中的电脑——有可能你早就已经拥有了它们,它们就在你的手机里、各种电器上,甚至在你的车里。渐渐地,它们还会出现在你的衣服上或是成为可穿戴式设备。是的,它们将无处不在。
    PC 中的“C”也有可能代表“云”(cloud)。“云”是一种使用互联网的新型方式,它存储着数据,而软件也“在那儿”运行——在网络空间中的“云”运行,而不是在你的电脑上运行。*终,“云”会把信息的处理和存储转变成一种可量化的资源,好像水、电等能源一样。不同之处在于,“云”世界里会有很多免费产品,我们因此就拥有了触手可及的电脑能量。
    有了“云计算”,你的数据将不再受限于特定的设备。数字记忆如影随形——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可以随时使用任何设备去获取数据。你掌控着自己的信息,而不是台式机中的硬盘。我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正在体验这一点,比如通过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是其他设备去访问自己的电子邮件,这一切只需要借助一个网页浏览器便能完成。渐渐地,你的数字记忆也会如此——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使用什么设备,一切都将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
    届时,很多设备都将拥有大容量的存储空间:手机的存储量会超过 1 个太字节;笔记本电脑的容量则可能超过 200 太字节。所以,你的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作为“云计算”的一部分。你可以随意接入任何服务供应商,或是自己的家庭服务器、便携式装置,甚至还能连接到朋友们的设备上(他们也许会为你保留一个备份)。而且,大部分你想要的东西很有可能都会在你的笔记本电脑或是移动电话上留有一个副本。
    “云”将提供数字存储服务,同样还能提供****的数字处理服务。因此,以下情况皆有可能:你的手机可以连接家用计算机寻求额外的帮助;或是,你只要花点儿钱便能从供应商那里租借几千台电脑,而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此外,你还可以使用家中的几台服务器来处理自己的健康信息,找出其中的运作模式。服务供应商还可能会提供关于你的信息的*新索引,这样,你的手机便不会因为要处理索引而累及其正常的功能。
    当然,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拥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处理能力,可以处理一些诸如语音识别、电影播放的工作,还可以运行完整的数据库。对于大多数任务而言,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运算能力。“云”的运作方式简单**,过去你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在家中所有的服务器设备上安装和维护软件,而现在就简单多了,你只需要在一台主要服务器上安装好**的软件,然后让其他设备作为客户终端连接到服务器即可。这就意味着,升级需求和许可证验证等管理相关的苦差事在一台电脑上就能完成。同样,这个模式还可以推及互联网,而我们也早已见证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替代产品取代了传统的桌面软件,这些产品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备份服务等。
    未来,你不用理会也无须关心应用程序是在你的设备上运行还是在“云”的服务器端运行,因为你的设备只是一个客户终端而已。微软的**软件设计师雷 奥兹(Ray Ozzie)是如此描述“云”概念的:
    所有的设备将等同于家用电器,你购买它们只是为了满足自 己 的 需 要 或 喜 好, 电 话、 个 人 电 脑、Xbox 游 戏 机 等, 无 论是什么,你的出发点都一样。你将登录网站为软件取得许可证,这样,软件便能运行在这些不同的设备上。在你**启动设备并登录取得该设备的“所有权”后,所有你需要的东西(比如,正确的数据和适用于该设备的应用程序的相应版本)都会呈现出来。你开始运行应用程序,使用数据,它会自动与网络上的数据同步,这样你的设备便得以暂时性地拥有了一份“脏”数据(有噪音的数据)和副本,不过,这份副本并不会出现在“云”中。*后,当你回收设备——“取消声明”或是“放弃拥有”时,全部数据也会随之消失。
    很多网络服务供应商与你处境相同。他们往往不在乎你的数据或是他们自己的数据实际滞留于何处,因为他们可能也是将自己的数据存储与处理需求外包出去,并为他们所使用的容量按时付费。许多公司使用远程服务器来运行他们的整体业务,这样便可免去基础设施这部分的投资,比如计算机、存储空间、相关软件等。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拥有大量额外存储量的亚马逊提供了一种名为 EC2 的服务,即“弹性计算云”。同样,微软也发布了旗舰“云计算”平台 Azure。至此,企业用户无须创建自己的数据**,便能在微软这个以“云”为基础的服务器集群上开发和运行自己的网络应用程序。微软前**执行官史蒂夫 鲍尔默(Steve Ballmer)预测,到 2020 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
    数据**都将采用外包形式。
    “云计算”会产生一种单一的集成性数字记忆体验,每个设备都将作为一个接入点,便于你到自己的“数字记忆库”中召回信息和数据。同时,每一台设备也都将成为一个信息提供源,充实你的数字记忆,帮助记录你的人生。
    未来,大多数人会**小型、轻便的设备作为访问“云”的接口,此设备能结合现有电子设备的所有功能,提供诸如手机、照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网页浏览器、MP3 播放器、GPS 定位仪等的功能,还可以附加其他任何传感器件,而这个单一设备将集所有功能于一身。该类装备的早期版本已经颇具规模,它们被称为智能手机,比如 iPhone、黑莓、Windows Mobile、Symbian、Palm 和 Android;笔记本电脑尽管在稳定性方面值得信赖,但因为不够便捷,通常会被放置在家中;而在许多基于 PC 的传统功能领域,智能手机都大放异彩。自从有了这样的便携式智能设备,销售代表在与客户面谈前只需提前 5 分钟登录客户数据库,一切信息便了然于胸;经理们则可以实时地跟踪库存资料;而医生们只要站在病人的床前,就可以迅速地调取他需要的该位病人的**记录和实验报告。
    智能手机还能额外配置传感器,附加各种其他设备,这些器件连接在一起便也组装成一个“个人数字记忆收集和管理系统”。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有选择地记录你的所见所闻,并将这些数据保存在一个大型的虚拟收集库中,再储藏到“云”中去。这类数字存档的用途有无限种可能。
    考虑到目前你需要处理的每一笔金融交易——存款、取现、信用卡或借记卡消费,都能作为一项独特的事件注册为电子档案。那么,每个月你只需打开自己的财务报告,便可以看到所有的金融交易记录,里面除了财政方面的数据,还会包括地理数据,比如:
    01/07/08,消费金额 32.60 澳元,悉尼 MOSCAFE;
    01/08/08,怀俄明州 VIZZVOX 公司,消费金额 99.00 美元;
    01/12/08,微 软 Zune 办 公 用 品 商 店, 员 工 号 00877 – 438–
    9863,消费金额 15.00 美元,华盛顿州。

    想象一下,这一趋势延伸到生活中所有事件的记录上,会怎么样?你是否曾经希望,在某件事情时过境迁后,还能回忆起它当时的背景情况?比如,当时你在哪里、如何到达的、碰到了谁、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生命体征有些什么变化、你给谁打了电话、读了些什么、写了哪些东西、调查了什么事情、拍了哪些照片……所有这些,林林总总都可以自动记录、保存、索引、存档;还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及与其他存在自然联系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交叉引用。这样,我们日后便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想要的资料,还可以通过模式和趋势来筛选信息。
    虽然应用于“全面回忆”的各种技术已经唾手可得——电子邮件、手机、相机、家庭录像、社交网站、照片和视频管理网站,等等。不过,许多资料还是相对孤立的,也比较分散。它们并
    目录
    "目 录
    序言 “全面回忆”让你体验别样人生
    作者声明
    **部分 “全面回忆”,正在发生的未来
    01 愿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全面回忆”梦想成真。“全面回忆”将彻底改变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方式。随时记录下来的心率、体温等健康数据,将为我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数字记忆有助于长久保持与亲人之间的情感,让我们的亲人真正实现“不朽”。
    林林总总的数字记忆设备
    对信息**的担心
    记忆的前世今生
    孩子,“全面回忆”的粉丝
    从数字记忆中发现自我
    个人大数据的**缕曙光

    02“我的数字生活”(MyLifeBits)项目
    “我的数字生活”项目,让信息机器从想象变成了现实。但是,仅仅简单地搜集和存储个人的数据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个可供全文检索的数据库存储引擎,才能实现便捷查询。采集的个人数据越多越好,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实现信息的自动捕捉。戈登贝尔目前已经有了100GB的云端记忆。
    memex,想象中的信息机器
    “我的数字生活”:实实在在的信息机器
    怎样组织数字记忆
    多多益善的数字记忆
    我已有了 100GB 的云端记忆

    03 当数字记忆遇见生物记忆

    生物记忆可细分为程序记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这些记忆都有失真的可能。不过,语义记忆和情 景记忆都可以通过数字记忆进行扩展。通过数字记忆的云端存储,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的个人历史信息。即便是痛苦记忆,我们也应该把它们保留下来,但可以不去触碰。
    生物记忆的局限性
    数字记忆是生物记忆的延伸
    随时查询的云端记忆
    痛苦的记忆应该保留吗
    不会再有失去记忆的遗憾

    第二部分 “全面回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04“全面回忆”让你事业更成功
    对于总统上任来说,“全面回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美国国防部和**情报局,也极为重视“全面回忆”工作。“全面回忆”会帮助我们成为*具创造力的职场人士。“全面回忆”尽管好处很多,但法律部门却忧心忡忡,因为,数字记忆可能成为不利于自己组织的法庭证据。此外, 全面回忆”也适用于家庭事务的管理。
    “全面回忆”让工作顺利交接
    数字记忆让你更有创造力
    数字记忆型企业虽好,可律师不喜欢
    家庭也需要数字记忆

    05“全面回忆”让你身体更健康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记录心率、血压等个人健康数据正成为一个重要潮流。完整的个人健康数据,需要整合医院、专家、家庭医生各方面的信息,软件和数据库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电子护士”能随时了解我们的体重和睡眠状况,以及饮食情况,从而为我们提出改变行为习惯的建议。“全面回忆”正在掀起一场健康革命。
    健康记录,一个重要趋势
    拥有自己的健康记录
    关于健康的生活记录
    我们可以变得更健康
    “电子护士”更了解你
    健康的“全面回忆”将造福全人类

    06“全面回忆”让你学习更**
    “全面回忆”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学习。纯粹靠背诵的生物记忆依然是必需的,不过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占有大量**手资料对科学研 究 非 常 重 要, 科 学 研 究 的 第 四 范 式 应 运 而 生: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如果数字记忆能帮助你找到知识或者对知识进行快速组织,那么我们将会把这些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反思,从而达到学习的*高境界。
    “全面回忆”将引发一场教育革命
    数字课本 + 数字记忆 = 学生的“信息机器”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反思,学习的*高境界

    07 个人大数据让生命不朽
    祖母传下来的毛毯,让我想起了往昔的美好记忆。我们的亲人如果能留下一份**的数字记录,即便他们已不在人世,我们也不会恍然若失。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生命的不朽。失踪的吉姆格雷,因为我保留下来的 13 000 封电子邮件、289 张 照 片、600 个 文 件 等 大 量 数 字 记 忆, 而 在我的世界里得到了“永生”。软件系统通过模仿可以成为你的网络化身“阿凡达”,而你也因此实现
    了生命的不朽。
    记录现在和讲述过去
    自动摘要,有序的数字记忆
    失踪但不朽的吉姆 格雷
    我记忆中的吉姆 格雷
    数字化不朽:拥有学习能力的“阿凡达”

    第三部分 迎接“全面回忆”时代
    08 亲历“全面回忆”革命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复制。为了应对数据失效,我们可以在模拟环境下打开旧文件。我们还要想办法把工作和个人的数字记忆区分开来。尽管真相有时候会让人们难以面对,但我们要适应真实的记忆。我们还要适应被记录的生活以及将“全面回忆”作为法
    庭证据。
    数据丢失与失效
    纠缠混杂的数据
    适应更完整的自我认知
    适应被记录的生活
    适应“全面回忆”作为法庭证据
    从现在开始适应
    09实现“全面回忆”的 4 大步骤
    一场席卷全球的“全面回忆”的技术革命正在到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投入行动。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数字记忆设备,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开始记录正在产生的个人信息,记录的信息越完整越好。“全面回忆”给创业者也带来了为公众服务的机会和赚钱的良机。
    步骤 1:准备数字记忆设备和处理已有信息
    步骤 :开始做“生活记录”
    步骤 :使用所有信息
    步骤 :做一个“全面回忆”创业家

    10“全面回忆”的未来
    让大家接受“全面回忆”的“全面开放”策略,现在还为时过早。但对未来 10 年“全面回忆”的技术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做一些自信、大胆的预测:存储设备的小型化、统一的通信网络、自然的用户界面和超长时间的数据保存。未来的“全面回忆”将更有智慧,就像兰迪 哈恩解说体育赛事一样。
    存储设备的小型化
    统一的通信网络
    自然的用户界面
    超长时间的数据保存
    更有智慧:像兰迪 哈恩解说体育赛事一样
    "
    编辑推荐语
    l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亲自作序专文**。
    l 微软公司“个人大数据”**科学家、小型机之父、美国**技术奖获得者、首届冯诺依曼奖获得者戈登贝尔与微软研究院研究员吉姆戈梅尔颠覆时代之作,亲身实践并深度解读在“全面回忆”时代人们如何做到“数字化不朽”。
    l 首度提出“我的数字生活”(MyLifeBits)研究课题,倡导人们全面数字化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
    l 全面构建了我们对自己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的个人大数据框架,以助我们造就**和成功的人生。
    l “全面回忆”时代正在发生,“信息在你指尖”**实现。《全面回忆》一书不仅构建了“全面回忆”的理论框架,还研究了市面上现存的各种可供利用的软件,使个人实现“全面回忆”成为可能。
    l 妙趣横生的个人大数据研究之作,抛开枯燥的计算机理论,将焦点放在个人生活和经历之上,让“数字化生活”触手可及。
    l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知盈余》、《人人时代》作者克莱舍基,高智发明公司联合创始人内森梅尔沃德,苹果公司软件技术副总裁巴德特里布尔,联袂重磅**。
    l 湛庐文化出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