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平等(英文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QQ咨询:
有路璐璐:

平等(英文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 作者:韩震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7681
  •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1日
  • 页数:124
  • 定价:¥1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现代社会,平等意味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还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明确规定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作者详述了平等的含义,平等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还有较大的提升余地,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 平等(英文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_韩震_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_
    文章节选
    平等,这个神圣的字眼,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广大人民为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早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就曾向不平等的专制制度发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南宋钟相、杨幺等农民**,进一步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革命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作为基本社会纲领。近年来,西方资产**启蒙思想家赋予平等以更新的时代内涵,使平等成为一个普遍价值观念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心里。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作品《乌托邦》就已描绘了一个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政治平等、人人劳动的理想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经济根源作出了彻底揭露,并为全人类规划了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把平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为消灭剥削、*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平等,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带有一定**性的。在中国这个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里,平等首先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法律以外的特权,也不得受到超越法律以外的处罚。其次是平等的人格内涵。在现代社会,人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决无人格高下之界。中国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普遍享有*起码的受人尊重的基本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平等不只限于每个人基本的生存权,而且包含每个人平等的发展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人人拥有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竞争的机会,被广大人民认为是平等的核心内容。只有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持和谐稳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公平观包含平等要素。当每一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应该享有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应该履行的义务,平等地获得应该获得的收益,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平等是自由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在消除特权、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才能维护自己的自由发展,同时也维护他人的自由发展。平等是依法治国的条件。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治国方略,而法治的根本基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这一基础,法治就可能被滥用,成为强权的借口,法律就可能失去权威性,沦为一纸空文。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维护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真正落实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都必须大力张扬平等价值观,将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贯彻到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平等作为一种核心价值目标,在我国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各项社会主义制度当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具体规定。大致上讲,现阶段制度安排的主要任务是:着力实现政治领域的权利平等、经济领域的分配平等、社会领域的实质平等,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人人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目录
    Preface
    1. History of the Perception of Equality
    1.1 Perception of equality in ancient China
    1.2 Bourgeois perception of equality
    1.3 Marxist perception of equality
    2. Content of Equality
    2.1 Equality as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
    2.2 Equality of rights
    2.3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2.4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3.Value Orientation of Equality
    3.1 Equality is the basis for justice
    3.2 Equali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free development
    3.3 Equality is the cornerstone for rule of law
    4.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Equality
    4.1 Political equality
    4.2 Equality before law
    4.3 Economic equality
    4.4 Social equality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