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学科历史短,基础弱,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受苏联美术教育模式与欧美**20世纪初形成的课程模式影响,导致了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偏重技术性训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教育部将”艺术设计”由原来的二级学科调整为”设计学”一级学科,既体现了对设计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把设计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支持教材建设工作。此次由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林家阳教授担纲的这套教材,在整合教学资源、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从专业方向的全面性和**性、课程对应的精准度和宽泛性、作者选择的代表性和**性、体例构建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图文比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等各个层面都做了科学适度、详细周全的布置,可以说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的力度之作。
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检验设计教育的标准是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否既具备深厚的艺术造诣,实践能力,同时又有**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正是本套教材出版的目的。我相信本套教材能对学生们奠定学科基础知识、确立专业发展方向、树立专业价值观念产生*基础的影响,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专业道路上走得更长远,为中国未来的设计教育和设计专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美术学院 教授/博导 谭平
2013年8月
序言二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内涵不仅仅是美丽的房子、美丽的道路、美丽的桥梁、美丽的花园,更为重要的内涵应该是贴近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好比看博物馆也绝不是看建筑物和景观,而*为重要的应该是其展示的内容让人受益,因此”美丽中国”的重要内涵正是我们设计学领域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办好一所学校,培养有用的设计人才,造就出政府和人民满意的设计师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其一我们要有好的老师,有丰富经历的、有阅历的、理论和实践并举的、有责任心的老师。只有老师有用,才能培养有用的学生;其二有一批好的学生,有崇高志向和远大理想,具有知识基础,更需要毅力和决心的学子;其三连接两者纽带的,具有知识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和教材。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宝库,而教材既是课程教学的”魔杖”,也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词典”。”魔杖”即通过得当的方法传授知识,让获得知识的学生产生无穷的智慧,使学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使者。这就要求我们教材的本身具有创新意识。本套教材从设计理论、设计基础、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和动画设计等八个方面中的50本系列教材,在坚持各自专业的基础上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创新。我们也希望在有限的纸质媒体基础上做好知识的扩充和延伸,通过本套教材中的案例、欣赏、参考书目和网站资料等等,起到一部专业设计”词典”的作用。
为了打造本教材**的品质,我们还约请了国内外大师级的学者顾问团队、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专家团队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各类院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编委团队。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为本系列教材的诞生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给予了很多方面的指导。我相信以他们所具有的国际化教育视野以及他们对中国设计教育的责任感,这套教材将为培养中国未来的设计师,并为打造”美丽中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 林家阳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