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瑜伽经禅修要诀
QQ咨询:
有路璐璐:

瑜伽经禅修要诀

  • 作者:夕阳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23147
  • 出版日期:2015年02月01日
  • 页数:328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1723147
    • 作者
    • 页数
      328
    •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作者是意识内化的创立者,是一位有修有证的实证者。他的讲解不仅来自于字面,更来自于他本人的禅修亲历,如果你亲历过,你的语言将携带着能量,而那个能量将能够激发、引导读者。本书以更契合现代人的方式,生动翔实地阐述了悟入源头的方法和步骤,对求索中的修行者来说,不啻为一部能够报本参禅、步步深入的悟道指南。同时,它也是一部深邃优美的灵性书,让人可以一读再读,不断获得新的领悟与启迪,并使你真正打开视野,有能力辨识所有类型的灵性和宗教。 瑜伽经禅修要诀_夕阳_**编译出版社_
    文章节选
    1.23此亦可由对神的顺服达到。

    整个《瑜伽经》都是以智能为导向。所以从《瑜伽经》开始的**句话到1.22,所有的内容都在描述意识的经验——你怎么样实现意识的上升和觉醒。实际上达到*终源头的道路一共有两条:一条是智能的道路,也就是1.22之前所提到的,通过意识的经验使你不断地上升;另一条是爱的道路,即印度教里的奉爱瑜伽。智能的道路和爱的道路实质上是手掌的两面,它们都通向同一个源头。1.23这里就开始提到爱的道路,也就是你可以通过对神的顺服和全然的爱来达成觉醒的理想。
    Shiva是印度教*主要的一个神。祂主要的含义是毁灭,是整个宇宙的毁灭,祂主宰整个宇宙的毁灭。佛教里称祂为“大自在天”。祂的皮肤完全是蓝色的。奉爱瑜伽就是,当你全身心地爱上某一个神,你可以把祂当作一个父亲一样地爱,你也可以把祂当作母亲一样地爱,你甚至可以把祂当作爱人一样地爱。在古印度谭崔里面,他们甚至把上帝当做是爱人。无论是当成父亲、母亲或者爱人,真正的**是,在那个爱里面,你融化了。你通过爱融化进了对方,这就是奉爱瑜伽的要点。你找到了某一个非常令你神醉的至爱,以至于你全身心地投入了。当你彻底投入的时候,如果你的爱足够深,那么显而易见,合一是注定会发生的。你与你的至爱在某一个片刻合一了。那种爱的力量使双方都奔向对方。
    天主教、印度教都有类似的话:整个宇宙、整个上帝,那个永恒的神,一直在爱着你。祂一直在呼唤你。祂的手臂是一直垂向你的。你要做的,仅仅是也伸出手来,拉住祂的手。爱会使你们合一,达成*终的结合。爱是一种吸力,巨大的吸力。所以1.23就提到,你可以通过爱的方式实现觉醒的理想。当你跟你的至爱合一的时候,也意味着祂将全部、****地融入你。在你融入祂的那一片刻,祂也将融入你。在那个片刻,在那个彻底完整合一的片刻,那个觉醒就发生了。
    这在其它宗教里,在密宗的上师瑜伽里,以瑜伽的方式曾被描述过。如果你对某一个至爱、某一个神,投入全身心的信心,那么有**祂就会显现在你面前。如果你真的是彻底敞开的话,某种跳跃就会在那个片刻发生。密宗里曾经形容,当你彻底地信任、彻底地打开的时候,当你见到本尊的那个片刻,非常有可能,那个本尊所有的功德、所有的觉悟,在一个片刻,就可以完整地赋予你!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奉爱瑜伽是*快的捷径。当然,实际上每一样东西都是*快的,当意识达到**,实现的程度是一样快的。只是作为一个奉爱瑜伽的行者来说,这种一瞬间的彻底圆满显然是*快的。所以它说,如果你对Shiva神彻底地爱,将给你带来觉醒。这就好像两根蜡烛,一根是点燃的,一根没点燃,它们只要靠得够近,那个火焰就突然间跳跃了。整个Shiva的觉醒,突然间在你身上实现。你用某种爱的方式,彻底地融入,使那个火焰产生跳跃。

    1.24神的灵,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

    神的灵从一切因果之中彻底��解脱,没有业力的影响,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这里提到的别的神并不是指其他的神,而是指那些不同级别的神。在印度教里,有很多其它级别的神,他们也许并没有达到永恒,只有一个*高的Shiva神,祂真正达到纯粹的觉醒。当你达到纯粹觉醒的时候,意味着因果的连接彻底中断了。其实并不是因果的连接彻底中断了,而是你从因果的梦中醒来了。整个的连接就是一场梦,如果你真的觉醒的话。所以他们用“觉醒”这个词。如果你真的从睡梦里醒来,你突然发现整个的连接都是一场梦,完全的梦!当你觉醒,你就从因果的链中彻底地解脱,而且没有任何潜在业力的影响。潜在的业力实际上也意味着因果的循环,它是“因果”这个词的另一种版本的说法。
    还要提到一件事。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冥想的方式?当你看着某个人的照片的时候,无论这个人是谁,当你专注地看着某张照片或画像的时候,如果足够敏感的话,你突然发现,你跟这个照片产生了某种连接,某种能量的交换,你突然发现那个能量开始回应你了。而来自这个照片的回应,会很自然地携带着照片上那个人的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教说,如果你祈祷,必须向一个**的神祈祷,向一个**的神祈祷。你不能向别的神祈祷,这就是1.24的意义。因为无论是谁,哪怕那张照片印的是你的爸爸妈妈,是你的亲人,你如果足够专注在那个照片上,你一样会获得回应。而那个回应将会携带你爸爸妈妈的能量,你将会感受他们的某种苦乐、烦恼、喜悦。即使相隔万里,你也会感受得到。仅仅通过一张照片,某种能量的连接就以神秘的方式沟通了。
    所以你*好向一个**的神祈祷,而不是一个低级的。所有低于上帝的力量都不应该去连接。凯西曾经讲过,如果你祈祷,你不应该寻求任何低于上帝的力量,因为那个力量并不**,那个不**将会影响到你。如果你看到一个假的圣人的照片,他的某种精神污染将会影响到你。这点要非常注意。你*好是寻找一个真正的圣者,你要谨慎地擦亮眼睛,寻找真正**的人格。这里面它提供了一个*保险的人格,也就是Shiva神。
    整个宇宙的源头,上帝的源头,可以分为两个面:一是非人格的一面,二是人格的一面。有些宗教提倡非人格的一面,比如禅宗、佛教,它们把*终的源头称作涅槃、空、大光明藏、无限的光明……它实际上体现了上帝非人格的一面。有的人比较倾向于非人格,人格的一面对于他来说,总是不太**的。所以有的人宁愿祈祷非人格的神,而不是人格的神。当然这是他的某种倾向。他愿意有这种倾向,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提供你非人格的神。但是有的人比较倾向于人格的神,倾向上帝以某个老人的形象,甚至曾经来过地球的上帝的化身,比如耶稣、佛陀——那些有人格化身的灵魂。这些完全人格化的化身令他感觉到亲切,令他有一种可靠、可皈依的感觉。这两者都可以,无论你喜欢非人格的神或人格的神,宇宙都提供给你。
    印度教有句话讲得非常形象:如果你沮丧着脸奔向神,神也会严肃地奔向你;如果你跳着舞奔向神,神也会跳着舞奔向你、迎接你。其实,无论你怎么样,你都会找到那个匹配的东西。那个永恒的源头有无数的面,祂可以向你提供无数的面。它有无数的人格,或者无数的非人格,永无止境。无论你需要什么,你都会找到那个与你匹配的。
    所以你*好向一个纯粹圆满的神祈祷,因为只有祂是从因果中解脱的。这个自在的Shiva成为****的、全知的源头,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人格的化身,祂给了你****的、全知的感觉。实际上印度教是更倾向于人格神的,因为非人格的神太渺茫了,祂不太会给你皈依感,祂很难给你****的、全知的魅力,而一个人格化的神对于人类来说,更加亲近、亲密。你完全可以选择一个人格的神。
    在天主教里,两者都提供。他们说上帝没有形象,是非人格的,但是他们给你提供了基督耶稣,他是人格化的,他是上帝的化身。

    1.25祂是所有知识的源头。

    印度教的Shiva神就是《瑜伽经》里提到的湿婆。
    你也可以向每个大师祈祷,因为这些大师实际上也是永恒的化身。每一个达到源头的成就者,他们都是永恒的化身。而当他们进入涅槃或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再一次融入那个源头。或者可以这样讲,当这些大师离开肉身、再次融入源头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这个非人格神的某一个新增的人格面。所以你永远不用担心那个永恒的源头,没有和你匹配的那一面。祂永远都有!因为在无数的过去,已经有无数的灵魂实现了永恒。那个永恒已经拥有了无数的面,无数的人格面,总有一个面是适合你的。所以你可以寻找那些成就的大师,向他们冥想。如果你足够地专注,你将获得回应。
    在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典故,在禅宗里有,在印度教中更多。禅宗里记载过,有人曾经非常虔诚地对着一位已故的禅师的画像祈祷,一直祈祷到深更半夜。有**正在他祈祷的时候,突然间觉得有个人从画像间走下来了。这听起来像神话,像一个天方夜谭,但是确有其事。
    *近的一个例子是万佛城的宣化上人。他有弟子在大陆向他的照片虔诚祈祷的时候,有**突然看到照片里的宣化上人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头。这是有可能的,并不是神话。如果你的专注力足够强大的话,这非常有可能。
    还有一个近代的例子。印度有个非常伟大的成道者,叫Ramalinga。因为前世的种子很深,他从小就非常向往神,向往与上帝融合。他大概十几岁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一个阁楼的小房间里,对着一面镜子拼命地祈祷。有**晚上,忽然间那个镜子里面发射出一道强光,把他整个人都罩在里面。那个光非常强,他当时就昏倒了。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悟入实相了,已经证悟了,那个神回应了他。
    Ramalinga后来成就非常伟大。他每过几个月,身体会消失一次。后来圆寂的时候,他提前跟门徒讲:“我可能要走了。”然后他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面,7天以后,当他的门徒打开房间时,身体都没有了,完全没了,房间里都是香气,非常香的味道。Ramalinga的成就在印度都是很少见的。他是近代曾经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位大师,并不是一个神话中的人。
    所以奉爱瑜伽建议向神圣源头祈祷,向这些源头的人格化的化身祈祷。

    1.26祂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导师。

    Shiva的存在超越了时空,祂曾经是古人的导师,祂也完全可以成为今人的导师,祂永恒不变!所以你可以寻找这么一个源头,来向祂祈祷。这对你来说,实际上产生了某种跟源头的直接连接。这点尤其重要。因为你*终的渴望就是和源头合一。奉爱瑜伽提供了一个人格化的对象,你可以向这个人格的对象冥想。
    所以密宗里有上师瑜伽。你开始向一个人格化的对象祈祷,并且冥想他就在自己的头顶。这种安住在头顶上的冥想,必须持续24小时。也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必须冥想有一个上师、一个神祗在你的上面。当然这种冥想是非常象征化、方法化的。其实你并不需要冥想他在你头顶上一直坐着,这仅仅是一个方法。他象征着某种意义,他一直留存在你心里。你只要在你的心里,时时刻刻地想到有某一个源头,想到你跟他的连接就可以了。这跟密宗想象一个形象一直坐在你头顶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去掉那个形式,找到更本质的东西。也就是你通过奉爱,全身心地融入了你的至爱,你选择了那个至爱,你*好选择那个真正**的。
    编辑推荐语
    在古老的传统里,一直提到这个源头,在禅宗、密宗、印度教、天主教、道教里都有对这个源头的大量描述,他们把祂称作涅槃(法性、光明藏)、母光明、梵、上帝、道等等,自古以来,有许多方法引导人们达到源头。本书非常精练、简洁地把从头至尾的达到源头的过程都描述出来了。但它里面有许多极其深奥的内容,除非一个真正证悟的人在看,否则读者无法知道那些话语所引发的许多内在的经验,所以需要很严肃地把《瑜伽经》展开。作者是意识内化的创立者,是一位有修有证的实证者。他的讲解不仅来自于字面,更来自于他本人的禅修亲历,如果你亲历过,你的语言将携带着能量,而那个能量将能够激发、引导读者。本书以更契合现代人的方式,生动翔实地阐述了悟入源头的方法和步骤,对求索中的修行者来说,不啻为一部能够报本参禅、步步深入的悟道指南。同时,它也是一部深邃优美的灵性书,让人可以一读再读,不断获得新的领悟与启迪,并使你真正打开视野,有能力辨识所有类型的灵性和宗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