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 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 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 

  • 作者:吴景明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8771
  •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1日
  • 页数:420
  • 定价:¥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总则通过六个条文,分别对消法的立法宗旨或目的、调整范围,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基本界定、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原则,**及其社会公众团体对消费者的特别保护职责与方式,进行了概括而系统的规定。下面将结合本次修法的具体内容,对消法总则的修正进行理论与实践性的分析,并对其未来的不断完善提供具体的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 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nbsp_吴景明_中国法制出版社_
    文章节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总则通过六个条文,分别对消法的立法宗旨或目的、调整范围,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基本界定、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原则,**及其社会公众团体对消费者的特别保护职责与方式,进行了概括而系统的规定。下面将结合本次修法的具体内容,对消法总则的修正进行理论与实践性的分析,并对其未来的不断完善提供具体的思路。
    一、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
    (一)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的影响因素
    就各国消法总则的具体内容来看,消法总则是指,统领消法目的、调整范围、经营者与消费者行为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与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利益之间均衡发展的价值观宣示。因此,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是为消法各章节具体内容的制定与司法实践解释,提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法理依据。就消法产生及其总则、内容的发展变化背景来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经济基础的形态不同,决定了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确定的影响因素各异。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在工业文明下以生产为**的自由竞争时期,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生产者为**,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为根本,消法没有立足之地;20
    世纪中期之前,
    随着知识文明的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营者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地位的提升,以销售为**的垄断经营、供求平衡及供过于求的领域出现,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以生产为**转变为以销售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程度的高低成为各商家能否经营成功的基础。于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开始出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并诞生了相应的法律制度,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在于强调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0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信用文明的呈现、金融业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营者扩张与生产能力的急剧提升,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呈现出以消费者为**的趋势,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经济地位的悬殊,使得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凸显**对消费者的倾斜性保护;20
    世纪末到21
    世纪,随着生态文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自然资源的匮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虚拟经济中消费者理性有限、经营者以消费需求创造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使得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应与时偕行、系统全面地保护消费者、宇宙自然等各类要素的物质与精神合法权益。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工业、知识、信用、生态、大数据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生产、销售、消费、服务核心价值观不同,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法律关系及其地位、利益均衡的途径方式各异,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的决定因素、内容也不同。
    (二)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的修正
    基于生态文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虚拟文明下消费者理性有限、经营者以消费需求创造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13
    年审议通过的《消法》中总则的修改,体现了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及其具体内容的与时偕行。《消法》**章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即“**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消法总则仅作此简洁明了的修改,既是针对生态文明下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盲目的消费方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提出的具体立法与司法基本原则,也是保有消法总则内容概括、系统的秉性。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出现的新型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理念变化引发的消保权益内容,在之后的各章节中予以明晰,如第十四条修改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第二十五条修改为: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第十六条**款修改为: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增加“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上述有关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权、无因退货、经营者诚信经营不得强制交易的规定,即是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消费者物质与精神合法权益进行系统、全面保护要求的具体体现。
    新修订的《消法》总则的功能,不仅简洁明了、概括系统,而且凸显了生态文明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中的首要价值目标与司法解析原则。
    目录
    **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总则
    一、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 / 3
    二、消法宗旨的内容辨析 / 7
    三、消法总则的立法模式 / 10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 13
    五、消法调整范围与消法宗旨的关系 / 17
    六、消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模式 / 21
    七、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界定及其利益均衡 / 25
    第二章 消费者权利
    一、概述 / 59
    二、消费者**权 / 66
    三、消费者知情权 / 71
    四、消费者选择权 / 80
    五、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 85
    六、消费者损害救济权 / 89
    七、消费者结社权 / 95
    八、消费者受教育权 / 100
    九、消费者受尊重权 / 103
    十、消费者监督权 / 106
    十一、消费者反悔权 / 109
    第三章 经营者义务
    一、经营者义务概述 / 117
    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义务的具体内容 / 121
    三、其他课题组认为应增加的经营者义务 / 207
    第四章 **对消费者的保护
    一、**对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的法理基础 / 243
    二、**对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的方式 / 253
    三、对消费者的**保护的阻碍及其克服 / 278
    第五章 消费者组织的重构
    一、消费者组织的历史回顾 / 291
    二、摆脱身份尴尬之名称和独立性探讨 / 295
    三、官方社会团体的经费来源及官方资源优势 / 303
    四、再造社会公信力之内部结构和人员构成 / 308
    五、代表消费者提起公益诉讼等新的职能定位 / 313
    六、多元化发展:官方组织与民间组织和谐共生 / 324
    第六章 新消法争议解决机制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一、完善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 / 333
    二、细化“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 / 344
    三、建立非诉讼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 347
    四、建立消费纠纷仲裁制度 / 351
    五、畅通消费侵权行政救济渠道 / 353
    第七章 新消法之法律责任
    一、消法法律责任概述 / 363
    二、法律责任的规定 / 366
    三、经营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 386
    四、经营者的行政责任 / 393
    五、经营者的刑事责任 / 398
    六、法条竞合 / 403
    七、对经营者的权利救济途径 / 406
    后 记 / 411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以第三法域的理论视角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其修改提出了针对性和现实性极强的建议,对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适合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业人员以及学生阅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