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让孩子找到*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像一颗种子,即使看起来幼小脆弱,却能在父爱和母爱的滋养下,慢慢地茁壮成长。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无须强灌施肥,也不必揠苗助长,因为父母虽能决定种子的数量,却无法预知种子将会开多少花、结多少果。请父母从容地等待和陪伴,给孩子绽放自己的机会。
慢,即“慢养”!孩子的成长如同树苗般,需要父母浇灌正向开朗的教养思维、耐心不躁进的包容和支持,以及激励体贴的言语,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不要期望他们像杰克的魔豆(出自动画片《杰克与豆茎》,魔豆的豆茎一晚上便长到天空那么高)般快速抽高,也无须和他人一较高下,让孩子尽情挥洒自己的潜能,成长出属于自我的独特模样!
“慢养”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孩子礼仪观念。
孩子没礼貌,先别急着责骂
——练习让孩子具备社交礼仪
李先生是一家知名教育集团的总经理,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九岁和十三岁。对孩子的教养中,他尤为重视孩子学习礼节,从小便教导他们用餐时不可越过别人的筷子夹菜,也不能在长辈未动筷前先动筷等用餐礼仪,还有与他人的应对进退等也要以礼相待,不可逾矩。
在某次公开的亲子演讲场合中,他对着台下聆听的父母分享了一件家中发生的小故事:
有**下班,我带了某个友人赠送的饼干礼盒回家,随手放在茶几上便上楼。当天晚上,我在二楼的书房看书,小儿子因为想吃饼干,便蹦蹦跳跳地跑上来,害羞地询问:“爸爸,我可以吃礼盒中的饼干吗?”
我放下书,走过去摸摸小儿子的头,并对着满脸期待的他说:“当然可以!但别忘了留一些给其他人吃!”
小儿子得到我的许可后,开心地点点头,三步并两步地冲下楼去。
听完这则故事后,台下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了。这时,李先生笑了笑说:“我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想‘不过是一个饼干礼盒,本来就是带回家给家人吃的,小儿子为什么还要特地跑来问?’其实,我并不是计较礼盒里的饼干,而是希望孩子知道这个礼盒是别人送给‘我’的,并不是送给‘他们’,即便他们知道我会将饼干分享给家人,但基于礼貌,也必须询问过后才能吃,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这时,台下父母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有些家长甚至互相谈论家中小孩经常取而不问的坏习惯,骂了好多次还是不听的情况。李先生接着说:“现在的父母对小孩不仅大方,还疼爱有加,无论是食物、玩具或用品都任孩子拿取,丝毫不计较,儿女也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无形中已养成不问自取的恶习;但在我们家里不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在拿或借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前,一定要先询问物品的主人。当然,若父母多次告诫仍不管用,可以试着向孩子借东西,并礼貌地征询其同意,久而久之,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只要多耐心示范几次,便可改善孩子的行为。”
李先生的一席话点醒了台下无数父母,虽说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万万不可忽视“日常生活的礼仪教育”,教导孩子凡事以礼为先,才能引导孩子成为谦和有礼的人。
社交礼仪,用行动来证明
家长可以试着回答以下的问题:“有好吃的食物时,孩子会和你一起分享吗?”“亲戚来访时,孩子会主动让座给长辈吗?”如果孩子没有分享和礼让的观念,旁观者难免会觉得“真是没礼貌”,这代表孩子还不懂社交礼仪,不习惯为他人着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楷模角色,多数孩子都是从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待人接物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而言,身教比言教的影响更显著。
父母若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在孩子的身上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作为父母,如果对自己的长辈说话比较大声,情绪控制不当的话,孩子会像一面镜子,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把怒气出在自己父母身上。他们依循爸妈的个性来学习待人处世,所以家长应正视以身作则的教育,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如主动跟人打招呼、尊敬长辈、谦虚有礼等,都是父母平常在孩子面前应该展现的行为。
常听一些父母表示,当孩子行为不当时,他们一定会出言制止:“不行”“不准”“不可以”,但口头警告总是得不到孩子正面的回应。
其实,经常用“不”来拒绝孩子,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孩子听久了也渐感麻痹,而且只是口头教训,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做才对。
具体的指引才是孩子学习文明举止的依据,教导孩子“懂礼貌”更是父母的首要课题,下列三种教育方式可供父母参考。
1.在生活中模拟演练
父母可在家中进行“处处有礼貌”的示范。例如,当我们想请孩子协助时,可以开口询问“能请你帮个忙吗?”孩子起床后,可以主动道声“早安!”若孩子帮忙买东西,也要开心说“谢谢!”如果父母误会孩子根本没做的事,或是一时乱发脾气,也应该主动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即使是到餐厅吃饭,服务生端上餐点,或是为顾客清洁桌面,父母也可以向服务生表达感谢;带孩子去商场买东西或是到游乐园玩乐遇到人较多时,父母应示范并带着孩子守规矩地排队,如此孩子就能亲自实践“礼貌”行为。
另外,父母也应让孩子在有**感的环境里,学习礼貌。当父母以身作则地展现礼貌时,也要让孩子模仿并确实实行,而家中成员、熟悉的亲朋好友或邻居都可以作为练习对象。
当孩子勇敢向人问好,父母可给予孩子小小的奖励,如小贴纸、一个拥抱等,对年纪较小的孩童来说,自我行为得到父母认同是一种肯定,亦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鼓励孩子表达感谢
当孩子拿了糖果却没向对方道谢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如果你开口说谢谢,某某会很开心哦!”如果孩子的声音很小,父母可适度称赞:“你表现得很有礼貌!”一旦孩子渐渐习惯表达礼貌后,就不会如此胆怯了。假使孩子下次向人道谢或打招呼时有进步,父母可以再度给予鼓励,但不需用实际物品,诸如一个温暖的微笑、温柔的抚摸,或是一句称赞的话语都是赋予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
如果孩子当下不愿表明谢意,或是孩子看到父母向对方道谢却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不宜以强硬的态度勉强孩子,因为他可能只是太害羞,并不是没礼貌;也不要语带威胁地说:“要说‘谢谢’才可以拿哦!”以免孩子心生畏惧。父母不妨让孩子在家里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渐渐了解如何表达礼貌*为妥当!
3.让孩子明白负面言语的伤害
学龄期的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新的人事物已经不再陌生,模仿的对象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老师和同学,有时候孩子会脱口说出粗俗的话语,如讨厌鬼、王八蛋等。虽然父母会担心孩子变得没礼貌,但此时先别急着责备,试着理解孩子说的这些话背后的含义,并让他们明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其实是在伤害对方。
父母不妨也让孩子体会一下负面言语所带来的不悦。例如,孩子骂朋友笨蛋时,父母可以反问他若听到同样的话会有什么感受,内心是否会不舒服?尽量以平和但认真的态度与孩子对谈,不要直接责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可能不懂话中意义,只是单纯模仿或觉得好玩;另一方面是倘若未了解原因就一味责备,孩子很可能会负气而变本加厉。要耐心和孩子沟通,使其明白言语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好习惯至少要二十**,但破坏却无须那么久。因此,期望孩子拥有面面俱到的社交礼仪,应从小培养他们“主动打招呼”“处处有礼貌”的习惯,使孩子能发自内心地展现礼仪,真诚地与他人相处。
“说”的亲子练习题
有**,妈妈带着七岁的轩文搭乘公交车,一位先生主动让座给年幼的轩文,只见轩文一屁股坐下却没任何表示,这时妈妈该如何回应呢?
NG行为
“没礼貌!快跟叔叔道谢!”直接否定孩子的表现,并在大庭广众下责骂孩子,不仅会让轩文觉得很没面子,而且在众人的注视下,只会让他更加胆怯。
高EQ回答
“真的非常谢谢您!”自己先示范并展现礼貌,同时也鼓励孩子向对方表示感谢。若孩子也向好心的叔叔道谢,妈妈可以给轩文一个温暖的微笑以示肯定。
“慢养”练习:
在家庭事务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别让孩子变得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练习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尚宇妈妈是**的家庭主妇,不仅烧得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家务也是由她一手包办,她每天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连就读初一的尚宇也很依赖妈妈。
每天早上,妈妈都会轻声叫醒孩子:“起床喽!”尚宇一睁开眼就会闻到厨房传来阵阵奶油炒蛋和煎培根的香味,当他坐在餐桌上享用早餐时,妈妈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她正在阳台晾衣服;当尚宇准备出门上学,妈妈则忙碌地收拾餐桌上的碗盘,并拿去泡水清洗;尚宇出门后,妈妈开始打扫整个家,从叠被、擦桌子到整理房间、拖地,等家务全部干完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尚宇也放学了,他一打开家门,就闻到阵阵饭菜香,而妈妈正忙进忙出地准备晚餐,非常辛苦。
有**,老师问全班同学:“在家会帮妈妈做家务的举手。”几乎全班都举手了,只有尚宇和少数几个同学没有举手,老师又问:“在家里不会帮忙做家务的同学举手?”尚宇和另外两个同学尴尬地举手,全班同学都以看稀有动物的眼神望向他们。
其实尚宇也不是不想帮忙,他还记得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地说要洗衣服,但他倒了半桶洗衣液,导致泡泡从洗衣机溢出来,流得满地都是,爸爸妈妈还因此滑倒,摔得四脚朝天;还有一次,他只是想帮妈妈倒一杯果汁,却不小心打翻,杯子也摔碎了,自此之后妈妈就不再让他做家务,这让尚宇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那天放学回家,妈妈在尚宇的联络簿上看到老师写了一行字“让孩子学习做家务”。接连几天,尚宇妈妈不断思考这句话的意思,并仔细观察尚宇在家的行为举止,她发现儿子似乎很懒惰,不仅衣服乱丢一地,吃完早餐的碗盘也不收拾,尚宇妈妈将一切看在眼里,并露出一丝豁然开朗的微笑。
“这几天忙着打扫,做得腰酸背痛,真的好累,尚宇可以帮忙煮晚餐吗?”妈妈温柔地询问儿子。
尚宇露出迟疑的表情,以为自己听错了。妈妈看上去是真的很劳累,可是他根本没煮过晚餐,一定会搞砸,尚宇不禁自卑地想着,但*后他还是腼腆地点点头说:“好。”
仿佛得到重要任务的尚宇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他跑到厨房,打开冰箱检视有哪些食材,妈妈也陪在尚宇身边教他认识卷心菜、鸡蛋和豆腐等食物,于是尚宇像在宣布天大的消息般说道:“今晚就吃炒卷心菜、煎荷包蛋和麻婆豆腐!”
尚宇拿出一颗卷心菜,缓慢地剥下一片一片的菜叶,妈妈看到尚宇的动作这么慢,很想出手帮他,但她猛然想到那行字“让孩子学习做家务”,于是压制住协助的冲动,只是在一旁提醒尚宇,注意火的大小、先尝尝味道会不会太咸等,两小时过后,三样菜都上桌了。
煮完晚餐的尚宇像是经历了一场战争,不仅满头大汗,脸也被油烟和炉火熏得红彤彤。
“很厉害哦!煮得很好吃。”爸爸的称赞让尚宇有些不好意思。
“尚宇做菜好用心,以后一定会越煮越美味!”听了妈妈的话,尚宇露出害羞的微笑。
尚宇妈妈看到桌上的菜,不禁觉得尚宇长大了,她也终于了解让孩子参与家务的重要性,虽然刚开始不太熟练,可能会把碗打破、衣服也洗不干净,甚至将饭菜烧焦,但如果不制造学习自理的机会,尚宇就会一直依赖父母而无法独立!
父母懒一点,孩子能力越无限
建立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拥有先耕耘后收获的体验相当重要,这将促使孩子主动付出且学习独立。然而现代的父母总是像尚宇的妈妈一样,给孩子做牛做马,让孩子成了高高在上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也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事实上,父母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小任务,可以让孩子享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远见杂志》就曾刊出“煮出成就感”的亲子专题,即妈妈让小学的儿女学习做家务,培养他们完成家务的能力。这不仅能使孩子融入家庭,还能让亲子间的关系更紧密,每个父母都可以尝试。
1.家务人人有责
像尚宇这样眼睛睁开,就有人为他做好早餐、洗好衣服的孩子,其实不在少数。如今的小孩虽然幸福,但父母必须明白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可能会让他们变成“生活白痴”。
孩子在学校本来就有打扫时间和应该遵守的生活公约,不如就让孩子从分担家务开始学习,如整理房间、倒垃圾或拖地等,父母可以从旁鼓励,但应避免用钱或玩具诱使孩子去做,因为家务事应让子女学会分担而不是将其物质化,否则孩子感受不到自动自发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得到报酬是理所当然的。
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积极人格甚至比用功念书更加重要,以下便提供亲子共同分担家务的方法:
(1)列出各项家务清单,依照孩子的能力分配工作,父母也要共同参与家务分配,建立公平观念,不要有特殊待遇。
(2)父母应先示范家务工作的正确做法,再带着孩子一起完成。示范家务要有耐心,但也不必太过严肃,家人之间应保持愉悦的心情完成。避免使用“你,去倒垃圾!”之类的命令句,改用“走吧!我们一起去倒垃圾!”的鼓励语句,孩子才不会抗拒做家务。
(3)一边游戏谈天,一边完成打扫工作,不仅能增进家庭情感,对于孩子日后的能力培养和人际关系皆有助益。
2.不要介意孩子做不好
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必须学习各种事务,在大人眼里很简单的事,对孩子而言却不然,他们需要时间去摸索并习得能力,其中免不了有做不好的时候,此时不宜加以责骂,否则孩子会产生抗拒做家务的心理。如尚宇初学煮饭时,对烹饪还不熟悉,所以动作比较慢是正常的情况,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练习的机会,他一定会越做越好。
3.陪伴孩子养成能力
如果小孩把家务搞砸该怎么办呢?其实无论是孩子或父母都有粗心的时候,若遇到孩子不小心将水打翻或是把菜烧焦,你无须动怒,因为生气不仅无济于事,甚至还会使孩子对倒水或煮菜产生恐惧。*好是陪他一起收拾善后,或是重做一次,有始有终地完成,让孩子懂得对家务负责,并尽力做好!
埃里克森(Erikson,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心理社会发展论曾提出“从成功经验建立学习能力”的看法,他认为,要养成学龄儿童的勤勉感,必须培养他们面对课业、与他人互动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课业或生活中的各项任务,在学习中获得成果,从这些“成功经验”里,孩子会对自己产生信心,愿意持续努力。即使日后遭遇困难,也会学着累积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困境、解决问题而不轻言放弃。
反之,在这个阶段里,大人若剥夺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自我从事活动的机会,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大人的性格,难以具备责任感与独立性;另一方面,孩子因缺乏靠自己完成任务的体验,会逐渐失去仿效和学习能力,容易在活动中退缩,形成性格上的自卑感和懒惰特质。
4.做家务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要素
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学做家务,在过去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如今这样的学习模式却几乎消失了。现在的家长舍不得让子女做家务,这导致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也急速流失。
做家务是*好的亲子互动,孩子会与一起做家务的人产生亲密与信任感;现今家庭中的成员总是各自忙上班、上学、上网,彼此在生活中没有交集;若能一起承担家务,孩子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共事,于家庭关系和生活独立都会有正面帮助。
维持温暖整洁的家,不能只依赖父母,要全家人一起付出,这是每位家庭成员的责任。另外,不可忽略做家务为孩子带来的学习效能,如买菜、煮菜、洗碗、扫地、包饺子等,孩子的各种自理能力都是从日常事务中习得,如挑选新鲜蔬果的观察力、清扫环境的细心程度、学习烧菜等动手做事的能力,这些都是从童年培养而成的。
很多孩子小时候喜欢帮忙跑腿儿买东西、打扫、倒水,乐意帮忙做许多事情,以获得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成就感。然而长大后,愿意主动做家务的孩子少之又少,孩子也越来越难独立,故父母应设法让孩子习惯做家务,使其从中学习、成长。
“说”的亲子练习题
小员对画画很有兴趣,所以他和班上同学一起参加画画比赛,同学的作品获得优胜,小员的作品却没有得到评审青睐,这让他感到很沮丧,他把这件事告诉爸妈,这时小员的父母该怎么回应呢?
NG行为
“你没有别人会画还敢去比赛,不要出去丢人现眼了。”打击孩子的信心,全盘否定孩子的努力。
高EQ回答
“我们共同来欣赏你和其他人的画作。”父母可以肯定孩子为画画所付出的努力,增加他的自信,并鼓励他精进自己的能力。同时让孩子欣赏他人的**之处,从他人经验中学习,即使没有赢得比赛,但是每一次的进步,都会带来战胜自我的成就感。
“慢养”练习:
理直不气壮,与孩子健康地吵架。
别让孩子只记住你生气的模样
——练习宽容地对待孩子
小克爸爸很重视儿子的在校成绩,每天下班后,踏进家门**句话就是:“功课写好了吗?”而小克通常会在父亲回家前,完成每日作业并认真温习。
这天,爸爸一如往常地于固定时间下班,进屋后却不见小克在书桌前复习,反倒是看到儿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卡通,看得一脸入迷。爸爸立刻板起严肃的面孔问:“今天的功课做了没?”
“还没,但是再有十分钟就结束了,等一下看完马上去!今天的卡通是特别篇,我已经期待很久了,所以……”小克一边解释,双眼不忘留意着电视。
“闭嘴!我早就说过写完功课才准看电视,你为什么都听不进去?而且卡通这种没营养的东西看了又有什么出息!”爸爸没等小克说完,直接对着他劈头责骂。
“我又不是不写功课,只是想晚一点再写,再说如果我写完功课才看,卡通早就演完了,就不能破例**吗?”小克觉得自己没有错,仍急着辩解。
“你还敢顶嘴!有一就有二,你变得一点儿规矩也没有了!看那些没营养的垃圾卡通,成绩会变好吗?你现在立刻给我关掉电视!”气急败坏的爸爸命令小克,并要他马上回房间做作业。
“就算你是大人也不代表你说的就是对的!为什么我一定要听你的?看卡通是我的兴趣,我不觉得卡通没营养,反而是我的精神食粮。何况我只是想先看一下电视再做功课,并不代表我会荒废学业,为什么你们大人总要这么说,完全不能明白小孩在想什么!”被逼急的小克也对着爸爸吼回去。
“砰!”小克爸爸把手上的公文包重重摔在地上。
“你现在就滚回房间去!”
小克气得说不出话,他一声不吭地关上电视,“啪”的一声把遥控器摔在地上,闷闷不乐地走回房间,把房门重重甩上。
过了一会儿,妈妈来到小克的房间,本想安慰儿子几句话,没想到一推开房门,就被房间内的景象吓了一跳。桌上的书全被扔在了地板上,作业本被一页页撕下来,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小克则是趴在书桌前不断啜泣。
小克看见妈妈走进他的房间,以为妈妈要责怪他不该和爸爸吵架,但是缓缓走到小克身边的妈妈只是温柔地摸摸他的头,询问他为什么要将课本和作业弄得乱七八糟。只见小克气得脸颊涨红,眼泪鼻涕流满面,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小克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妈妈,并重申自己没有做错,只不过是当下太愤怒才把气出在书本上。
妈妈听完后,对小克说:“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错,但不需要动怒,更不用人身攻击,也不该把其他东西当作出气筒;相反地,应该以不伤人的方式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小克听了妈妈的话,随即陷入沉思,他承认自己的确太冲动,对爸爸说出伤人的话语,看到地上被撕烂的课本,他更觉得后悔。反省过后,小克决定找时间向爸爸道歉,并与爸爸再一次好好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