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别再为小事抓狂: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别再为小事抓狂: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 作者:凌子谦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974354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7.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中,成功者的经验能给他带来启发,父母老师的教导能给他指引,但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和左右孩子的行为。有一种力量却可以做得到,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说,孩子养成的习惯或好或坏,*终将决定他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你是不是正在为孩子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而发愁呢?或者正在为无法帮助孩子改掉那些坏习惯而叹气?如果你正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那就不妨静下心来,花一点时间,读读这本书吧! 别再为小事抓狂: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_凌子谦_江苏文艺出版社_
    文章节选
    **章
    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罪魁祸首
    1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张博士,快帮帮我!我对我家的两个宝宝那么好,要啥给啥,为了他们我甚至放弃了高薪的收入,在家里当起了专职的妈妈,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可是他们为什么对我很不尊重,越来越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呢?”
    向日葵成长在线咨询**的张博士耐心地听完这位前来咨询的王太太絮叨完她的苦恼,然后很耐心地和她交流起来。在交流中,他得知这位王太太前几年是某某企业的骨干,后来为了两个宝宝退出了很有前途的职场,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可是现在她的教育出了问题,两个孩子已经四岁多了,却极其顽劣,见了什么好的东西都想买,买完后很快就厌倦了,要求买别的,这样每个月光为孩子支出的费用就很大。更让王太太伤心的是,孩子们根本就不关心父母,总是有无尽的要求,无尽的埋怨,一点都不像别人家的小孩那样能听从父母的话,想要什么东西得到了才罢休,否则就不吃饭,摔东西;丈夫对此也很不满意,说她教子无方,不是一个**的母亲。“我到底该怎么办呢?”王太太用无助的眼神看着张博士。
    张博士对王太太说:“您回去后给孩子们定下一个规矩,告诉他们以后什么东西可以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都由你自己说了算;而且孩子们的要求您只需满足他们一部分即可,不必全部满足。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从您这里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而不是全部。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怎么反抗,您一定要坚持这样做,不要有一点点妥协。”王太太半信半疑地离去,一个月后,她来向张博士道谢,说她回去按张博士的方法去做,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变乖很多,并迷惑地问张博士为何他的方法那样有效。
    张博士笑了笑,说了这样一番话:“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老牛都有舐犊的举动,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对自己后代的爱护绝非一般动物所能比拟。所以在抚养后代时,很多父母无不倾尽心力,对孩子百般呵护,唯恐其受了委屈,唯恐自己的付出不够多,自己的照料不够精心。这样看起来似乎是很好很尽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很多的弊端。因为年幼的孩子根本就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他所受的教育从父母的言行举止而来,父母这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自己需要什么,父母就应该全部满足他们。如果哪**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那些要求和欲望,他自然就会认为父母没有尽职,或者认为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了。这个时候,他们往往表现得极为愤怒,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妥协。”
    看着仍然迷惑不解的王太太,张博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当然,你这次按照我的建议,和你的两个孩子一直坚持‘斗争’,终于把他们给‘击败’了。他们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要求是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的,而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一部分,他们必须接受这一点;同时你也发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母亲,因为很多事你根本不可能为孩子代劳,明白这些道理,而且能够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你却做到了。恭喜你,你成功了!”
    听了张博士这么一说,王太太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孩子的无节制的满足不仅害了孩子,害苦了自己,同时也影响了夫妻感情。原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泛滥的母爱啊!事实上,像王太太这样的案例在向日葵成长在线咨询**只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案例。张博士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把培养孩子当成一件天大的事情来办,这当然没有错,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对孩子的照顾过于无微不至,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种对孩子过度的爱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自己想要的一切都能够从父母或者别人那里得到满足。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等他懂事了,自然就会明白了。但事实上,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胃口却越来越大,家长越来越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到那时再想亡羊补牢,则为时晚矣!
    年轻的父母们,如果你们现在还是围着孩子团团转,全家人都在想方设法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那就不妨设想一下吧:如果有**,你无力再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孩子的要求却越来越多时,你该怎么办呢?其实,很多事情,决定结果的,往往在于开始。教育孩子,同样是如此!

    袒护孩子的过错
    **,晓月的爸爸和小玲的妈妈各自带着自己的女儿在小区里玩耍。正玩得兴高采烈时,晓月突然猛地推了一下自己的玩伴小玲,小玲一个踉跄坐在了地上,大声哭起来:“妈妈,她打我!”小玲的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就把小玲扶起来。心想,小孩子在一起玩,推推撞撞是常有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这样安慰自己,同时也在心里想,对方的家长总该管管自己的孩子吧。果然,晓月的爸爸开口了:“你家孩子这么老实,要是上了幼稚园,肯定要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啦。”小玲妈妈没想到晓月的爸爸竟然说自己的孩子太老实,一股怒气和怨气“腾”地升起,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拉起小玲的胳膊就走了,以后再也不让小玲和晓月一起玩了。她和晓月的爸爸也像是结了仇似的,见面彼此都不打招呼就漠然地走过去。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晓月的爸爸是在有意袒护自己的孩子。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小伙伴进行攻击,不仅不加以阻止和教育,却反过来说别人的孩子太老实,这样不仅得罪了人,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晓月的错误反而被坚持下去了,她会在心里认为自己打人是正确的,她能从父亲的话语里听出支持和赞赏,并且会在以后和伙伴们相处时把自己的这种攻击行为坚持到底。毫无疑问,这样长久下去,不是给父母招惹是非,就是在霸道中孤立了自己,有几个小朋友能和她长久和睦地相处下去呢?
    事实上,袒护孩子的过错,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大忌讳,任何有眼光、有一定理智和正确判断力的父母都不会这样做。但很多父母为了摆脱自己教育子女的失职,为了推卸因为自己孩子的过失而带来的一些责任和后果,往往明知是自己孩子的过错,却还是当着“受害人”的面极力为自己孩子辩解,极力帮助孩子掩盖,甚至指责别人的不是。结果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酿造了一幕幕悲剧。有一个母亲非常疼爱她的儿子。有一些日子,她发现儿子在夜里总会偷偷地出去,她觉得很奇怪,问他到底干什么去,他又不承认,说妈妈可能是做梦了,自己从来就没有出去过。有**夜里,这个孩子再次出去但在回来的时候,被妈妈撞见了,手里还拿着一些不是自己家里的物品。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进屋了,可是妈妈却什么话也没有说。第二天,附近的邻居们纷纷说自己家里有东西丢失,互相提醒对方要注意小偷。有的邻居还好心地提醒这个妈妈:“有人看见那个小偷年纪很小,就和你家孩子差不多大的个头。”她立即很警觉地说:“我家孩子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睡觉,连门都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她不仅没有及时管教自己的孩子,还替自己的孩子打掩护。几年后,她的儿子有一次在偷东西时被抓住了,愤怒的人们依法要把他给绞死。临刑前,这个母亲悲哀地哭泣着。他的儿子说有一件事要和妈妈说,她便走了过去,靠近了儿子。谁知人们突然听见了一声惨叫,原来儿子咬掉了母亲那只靠近自己的耳朵。“我恨你!为什么我**次出去偷东西的时候你不制止我!现在我连命都没有了!”儿子对着妈妈歇斯底里地喊着。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可是很多人除了纷纷指责那个儿子如何如何的不孝之外,又有几个人能够听出其中的寓意呢?当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时,很多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选择为孩子掩饰,结果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做得非常棒,这就是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姑妈家做客。他和表姐妹、表兄弟们玩得很开心,一会儿爬到床上,一会儿又钻到桌子底下,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咣当”一声响,列宁不小心将桌上的一个花瓶打到了地上,摔碎了。姑妈听到声音走了进来,看着满屋子的孩子们问:“是谁把花瓶打碎了?”孩子们都说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列宁也红着脸,小声说:“不是我打碎的。”孩子们都不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姑妈只好说:“难道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孩子们在哄然大笑之后又开始玩上了。
    可是列宁却再也没有心情玩了,他的心里始终忐忑不安,回到家里后也是闷闷不乐。已经知道真相的妈妈并没有说破列宁的心思,只是鼓励他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列宁终于承认是自己打碎姑妈家的花瓶。于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认错的信,信中列宁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并请姑妈原谅自己的过错。没过几天,列宁就收到姑妈的回信,姑妈不但没有怪罪列宁,反而称赞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列宁的妈妈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时机,给列宁上了一堂诚实课。如果说列宁以后能成为一名伟大的人物,和他自身的禀赋和奋斗有关系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肯定,列宁的人格魅力是他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开始得到培养并完善起来的。
    或许您的孩子可能不会成为一代伟人,甚至不一定十分**,但您一定希望他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年轻的父母们,行动起来吧,帮助孩子改正那些影响他成长的错误,那将是您莫大的功劳。

    不愿管教孩子
    “你看这孩子,又把别的孩子欺负了。”已经第N次了,小波的家长又被秦老师请进了熟悉的办公室。上一次,小波是欺负低年级的同学,要一个男生把他新买的帽子让他戴上几天,否则就要让他尝点“苦头”;这一次,小波把坐在自己前面的女同学的长头发悄悄剪下了一小缕,害得女同学哭了半天,连学生家长也很是不满,专门到学校来讨要说法。
    “我们家的小波,就是淘气些,爱争强好胜。”孩子的母亲一边给秦老师赔不是,一边自我检讨:“主要是我们家长没有管教好。”对于这样一个使劲认错的家长老师还能说什么呢?在让孩子做了检讨之后,秦老师就让家长走了。但是没过两个星期,这个小波又惹出很多事情来。秦老师实在不明白,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多次教育都没有效果呢?情急之下的秦老师决定对小波进行家访,看看小波的生活环境。
    进了小波家所在的小区,秦老师正在打听小波家的具体位置,一个阿姨知道她是小波的老师,就悄悄诉苦说:“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欺负人。但是他的父母还以为这是好事,是善于竞争,孩子不会吃亏。我们小区的多少孩子受过他的欺负啊!我孙子见了他就躲着走。”秦老师这才明白,小波爱欺负别人,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背景。
    到了小波家里后,小波的妈妈和奶奶热情地接待了秦老师。秦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小波近期在校的一些不好的表现,只是重在和家长进行沟通。在谈到孩子爱打架的事情上,小波奶奶说的一番话引起了秦老师的注意。小波奶奶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多激烈啊,要是太软弱太老实,就容易受欺负。你看我们隔壁的孩子,就是因为太老实了,在上学的时候总是受同学欺负;现在结婚了,还要看媳妇的脸色。所以,人不能太老实太软弱,否则,容易受别人欺负,什么事情都竞争不过人家……”秦老师听了老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有这么一位善于“竞争”的老人,孩子能不爱欺负人吗?她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小波屡教不改了,因为有了家里人这种错误观念的支持啊。像小波奶奶那样,把欺负人当成是善于竞争的事例在生活中还真不少,而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成长的孩子,虽然会在一时好像占点小便宜,得到一种虚荣的满足,但日后却往往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个案件:中学生小张从小父母离婚,跟着父亲生活。由于缺少家人管教和监督,小张养成了很多恶习,包括爱欺负人,爱拉帮结伙,爱打群架。对此,他的父亲不仅不加以管教,还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的儿子有本事,善于竞争。小张的父亲开了一家饭店,遇到有顾客吃饭赖账或者说饭菜不好不满意时,小张就会带着几个伙伴把顾客给狠狠地揍一顿。曾经有一次,一个顾客说菜里有一只苍蝇,要求小张的父亲减免菜钱。小张正是暑假无课,在饭店里帮忙,拿着刀要给这个顾客点颜色看,吓得顾客赶紧买单走人。因此,前来饭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当然来吃饭的人也没有敢挑刺的了。小张的父亲却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能耐,自己很有面子。所以当有人善意地劝他要好好管教孩子的时候,他很不高兴地说:“我儿子能欺负人是他有本事,总比那没有本事的被别人欺负好。他这是竞争力强啊!”就这样,一直到小张在一次打人事件中把别人打成伤残,被司法机关逮捕判刑的时候,小张的父亲都没有认真地管教过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善于竞争”酿成的悲剧。那么欺负别人究竟是不是善于竞争呢?竞争的通常含义是指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而欺负是欺凌、压迫他人的意思。很显然,像小波奶奶眼里的“竞争”根本就不是竞争,因为欺负和竞争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而且对于孩子之间的竞争,我们也应该提倡和鼓励正当的竞争,友好的竞争,善意的竞争,对于借竞争为掩盖的欺负是要坚决制止和反对的。
    当然,要管教好孩子,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我国**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询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看完这两则故事,家长们会有什么想法呢?或许我们平时已经习惯了批评孩子,或者埋怨孩子不听话,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其实只是我们的“影子”。要知道,只有“身子”正了,才不怕“影子”歪呀!
    目录
    目录:
    **章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罪魁祸首1
    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3
    袒护孩子的过错5
    不愿管教孩子8
    掩盖孩子的缺点11
    对孩子过度的温柔13
    过分注意孩子的感受16
    把孩子当成“小祖宗”18
    把孩子的作弊当聪明21
    随意破坏公共秩序24
    第二章家庭环境决定孩子的习惯27
    营造出平等的家庭环境29
    营造出充满智力的家庭环境30
    父母必须遵守的原则33
    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36
    千万不要拔苗助长39
    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41
    帮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44
    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考试46
    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49
    第三章在玩耍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53
    会玩的孩子*聪明55
    会玩的孩子更有创造性57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58
    不要给孩子戴上“紧箍咒”60
    在玩耍中开发孩子的智慧62
    在玩耍中唤醒孩子的天才细胞65
    学会寓教于乐67
    第四章培养孩子知足常乐的习惯71
    做*好的自己,无须羡慕别人73
    幸福来之不易,一定要懂得珍惜75
    珍惜眼前的拥有比什么都重要77
    真正的富有79
    珍爱健康,杜绝虚荣81
    让孩子学会把握现在83
    告诉孩子幸福的含义84
    让孩子知道有舍才有得88
    让孩子学会“吃亏”90
    上帝的*高奖赏92第五章培养孩子感恩的习惯95
    与其抱怨,不如用心去教导97
    从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感恩的习惯100
    让孩子感激别人的付出102
    呵护孩子敏感的内心104
    让家中充满爱105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珍贵的礼物108
    让孩子感谢自己的对手109
    让孩子学会为别人着想110
    让孩子从付出中找到快乐112
    孩子的感恩源于责任114
    第六章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119
    该放手时就放手121
    让孩子明白*可靠的人是自己123
    让孩子发现他自己125
    把事情看得简单一些127
    不要压制孩子的思想129
    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131
    让孩子自食苦果133
    走自己的路就是*好的方向134批评或赞美,取决于自己137
    让孩子学会长大139
    第七章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习惯141
    塑造孩子乐观的性格143
    永远都不要忘记微笑144
    让孩子洒脱的面对生活146
    让生活多一些笑声148
    如何让孩子拥有乐观的心态150
    让孩子学会等待153
    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希望155
    让孩子握住困难的“刀柄”157
    帮助孩子从错误的痛苦中走出来159
    平常心就是*好的状态161
    第八章培养孩子勇敢自信的习惯165
    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167
    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尝试170
    鼓励孩子敢于表现自己172
    如何磨练孩子的胆识174
    让孩子远离那些不良的诱惑176
    不要随意对孩子进行呵斥179所有的挫折都是成功的垫脚石181
    不要让恐惧影响孩子的成长183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185
    每一个孩子都是****的187
    没有差孩子,只有不懂得鼓励的父母189
    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棒的191
    让孩子有尊严的成长193
    每个孩子都会有他的优点195
    经常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198
    竭尽全力的孩子***200
    第九章让好习惯激发出孩子的潜能203
    开发孩子潜能的*佳时期205
    让孩子拥有“天才”的思维206
    培养出孩子优雅的气质208
    这些习惯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209
    这些习惯可以让孩子拥有敏锐的观察力214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217
    这些习惯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220
    这些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和理解力223
    这些习惯可以让孩子更有创造力22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