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罪魁祸首
1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张博士,快帮帮我!我对我家的两个宝宝那么好,要啥给啥,为了他们我甚至放弃了高薪的收入,在家里当起了专职的妈妈,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可是他们为什么对我很不尊重,越来越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呢?”
向日葵成长在线咨询**的张博士耐心地听完这位前来咨询的王太太絮叨完她的苦恼,然后很耐心地和她交流起来。在交流中,他得知这位王太太前几年是某某企业的骨干,后来为了两个宝宝退出了很有前途的职场,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可是现在她的教育出了问题,两个孩子已经四岁多了,却极其顽劣,见了什么好的东西都想买,买完后很快就厌倦了,要求买别的,这样每个月光为孩子支出的费用就很大。更让王太太伤心的是,孩子们根本就不关心父母,总是有无尽的要求,无尽的埋怨,一点都不像别人家的小孩那样能听从父母的话,想要什么东西得到了才罢休,否则就不吃饭,摔东西;丈夫对此也很不满意,说她教子无方,不是一个**的母亲。“我到底该怎么办呢?”王太太用无助的眼神看着张博士。
张博士对王太太说:“您回去后给孩子们定下一个规矩,告诉他们以后什么东西可以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都由你自己说了算;而且孩子们的要求您只需满足他们一部分即可,不必全部满足。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从您这里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而不是全部。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怎么反抗,您一定要坚持这样做,不要有一点点妥协。”王太太半信半疑地离去,一个月后,她来向张博士道谢,说她回去按张博士的方法去做,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变乖很多,并迷惑地问张博士为何他的方法那样有效。
张博士笑了笑,说了这样一番话:“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老牛都有舐犊的举动,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对自己后代的爱护绝非一般动物所能比拟。所以在抚养后代时,很多父母无不倾尽心力,对孩子百般呵护,唯恐其受了委屈,唯恐自己的付出不够多,自己的照料不够精心。这样看起来似乎是很好很尽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很多的弊端。因为年幼的孩子根本就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他所受的教育从父母的言行举止而来,父母这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自己需要什么,父母就应该全部满足他们。如果哪**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那些要求和欲望,他自然就会认为父母没有尽职,或者认为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了。这个时候,他们往往表现得极为愤怒,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妥协。”
看着仍然迷惑不解的王太太,张博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当然,你这次按照我的建议,和你的两个孩子一直坚持‘斗争’,终于把他们给‘击败’了。他们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要求是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的,而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一部分,他们必须接受这一点;同时你也发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母亲,因为很多事你根本不可能为孩子代劳,明白这些道理,而且能够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你却做到了。恭喜你,你成功了!”
听了张博士这么一说,王太太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孩子的无节制的满足不仅害了孩子,害苦了自己,同时也影响了夫妻感情。原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泛滥的母爱啊!事实上,像王太太这样的案例在向日葵成长在线咨询**只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案例。张博士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把培养孩子当成一件天大的事情来办,这当然没有错,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对孩子的照顾过于无微不至,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这种对孩子过度的爱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自己想要的一切都能够从父母或者别人那里得到满足。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等他懂事了,自然就会明白了。但事实上,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胃口却越来越大,家长越来越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到那时再想亡羊补牢,则为时晚矣!
年轻的父母们,如果你们现在还是围着孩子团团转,全家人都在想方设法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那就不妨设想一下吧:如果有**,你无力再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孩子的要求却越来越多时,你该怎么办呢?其实,很多事情,决定结果的,往往在于开始。教育孩子,同样是如此!
袒护孩子的过错
**,晓月的爸爸和小玲的妈妈各自带着自己的女儿在小区里玩耍。正玩得兴高采烈时,晓月突然猛地推了一下自己的玩伴小玲,小玲一个踉跄坐在了地上,大声哭起来:“妈妈,她打我!”小玲的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就把小玲扶起来。心想,小孩子在一起玩,推推撞撞是常有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这样安慰自己,同时也在心里想,对方的家长总该管管自己的孩子吧。果然,晓月的爸爸开口了:“你家孩子这么老实,要是上了幼稚园,肯定要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啦。”小玲妈妈没想到晓月的爸爸竟然说自己的孩子太老实,一股怒气和怨气“腾”地升起,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拉起小玲的胳膊就走了,以后再也不让小玲和晓月一起玩了。她和晓月的爸爸也像是结了仇似的,见面彼此都不打招呼就漠然地走过去。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晓月的爸爸是在有意袒护自己的孩子。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小伙伴进行攻击,不仅不加以阻止和教育,却反过来说别人的孩子太老实,这样不仅得罪了人,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晓月的错误反而被坚持下去了,她会在心里认为自己打人是正确的,她能从父亲的话语里听出支持和赞赏,并且会在以后和伙伴们相处时把自己的这种攻击行为坚持到底。毫无疑问,这样长久下去,不是给父母招惹是非,就是在霸道中孤立了自己,有几个小朋友能和她长久和睦地相处下去呢?
事实上,袒护孩子的过错,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大忌讳,任何有眼光、有一定理智和正确判断力的父母都不会这样做。但很多父母为了摆脱自己教育子女的失职,为了推卸因为自己孩子的过失而带来的一些责任和后果,往往明知是自己孩子的过错,却还是当着“受害人”的面极力为自己孩子辩解,极力帮助孩子掩盖,甚至指责别人的不是。结果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酿造了一幕幕悲剧。有一个母亲非常疼爱她的儿子。有一些日子,她发现儿子在夜里总会偷偷地出去,她觉得很奇怪,问他到底干什么去,他又不承认,说妈妈可能是做梦了,自己从来就没有出去过。有**夜里,这个孩子再次出去但在回来的时候,被妈妈撞见了,手里还拿着一些不是自己家里的物品。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进屋了,可是妈妈却什么话也没有说。第二天,附近的邻居们纷纷说自己家里有东西丢失,互相提醒对方要注意小偷。有的邻居还好心地提醒这个妈妈:“有人看见那个小偷年纪很小,就和你家孩子差不多大的个头。”她立即很警觉地说:“我家孩子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睡觉,连门都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她不仅没有及时管教自己的孩子,还替自己的孩子打掩护。几年后,她的儿子有一次在偷东西时被抓住了,愤怒的人们依法要把他给绞死。临刑前,这个母亲悲哀地哭泣着。他的儿子说有一件事要和妈妈说,她便走了过去,靠近了儿子。谁知人们突然听见了一声惨叫,原来儿子咬掉了母亲那只靠近自己的耳朵。“我恨你!为什么我**次出去偷东西的时候你不制止我!现在我连命都没有了!”儿子对着妈妈歇斯底里地喊着。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可是很多人除了纷纷指责那个儿子如何如何的不孝之外,又有几个人能够听出其中的寓意呢?当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时,很多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选择为孩子掩饰,结果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做得非常棒,这就是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姑妈家做客。他和表姐妹、表兄弟们玩得很开心,一会儿爬到床上,一会儿又钻到桌子底下,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咣当”一声响,列宁不小心将桌上的一个花瓶打到了地上,摔碎了。姑妈听到声音走了进来,看着满屋子的孩子们问:“是谁把花瓶打碎了?”孩子们都说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列宁也红着脸,小声说:“不是我打碎的。”孩子们都不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姑妈只好说:“难道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孩子们在哄然大笑之后又开始玩上了。
可是列宁却再也没有心情玩了,他的心里始终忐忑不安,回到家里后也是闷闷不乐。已经知道真相的妈妈并没有说破列宁的心思,只是鼓励他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列宁终于承认是自己打碎姑妈家的花瓶。于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认错的信,信中列宁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并请姑妈原谅自己的过错。没过几天,列宁就收到姑妈的回信,姑妈不但没有怪罪列宁,反而称赞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列宁的妈妈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时机,给列宁上了一堂诚实课。如果说列宁以后能成为一名伟大的人物,和他自身的禀赋和奋斗有关系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肯定,列宁的人格魅力是他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开始得到培养并完善起来的。
或许您的孩子可能不会成为一代伟人,甚至不一定十分**,但您一定希望他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年轻的父母们,行动起来吧,帮助孩子改正那些影响他成长的错误,那将是您莫大的功劳。
不愿管教孩子
“你看这孩子,又把别的孩子欺负了。”已经第N次了,小波的家长又被秦老师请进了熟悉的办公室。上一次,小波是欺负低年级的同学,要一个男生把他新买的帽子让他戴上几天,否则就要让他尝点“苦头”;这一次,小波把坐在自己前面的女同学的长头发悄悄剪下了一小缕,害得女同学哭了半天,连学生家长也很是不满,专门到学校来讨要说法。
“我们家的小波,就是淘气些,爱争强好胜。”孩子的母亲一边给秦老师赔不是,一边自我检讨:“主要是我们家长没有管教好。”对于这样一个使劲认错的家长老师还能说什么呢?在让孩子做了检讨之后,秦老师就让家长走了。但是没过两个星期,这个小波又惹出很多事情来。秦老师实在不明白,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多次教育都没有效果呢?情急之下的秦老师决定对小波进行家访,看看小波的生活环境。
进了小波家所在的小区,秦老师正在打听小波家的具体位置,一个阿姨知道她是小波的老师,就悄悄诉苦说:“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欺负人。但是他的父母还以为这是好事,是善于竞争,孩子不会吃亏。我们小区的多少孩子受过他的欺负啊!我孙子见了他就躲着走。”秦老师这才明白,小波爱欺负别人,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背景。
到了小波家里后,小波的妈妈和奶奶热情地接待了秦老师。秦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小波近期在校的一些不好的表现,只是重在和家长进行沟通。在谈到孩子爱打架的事情上,小波奶奶说的一番话引起了秦老师的注意。小波奶奶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多激烈啊,要是太软弱太老实,就容易受欺负。你看我们隔壁的孩子,就是因为太老实了,在上学的时候总是受同学欺负;现在结婚了,还要看媳妇的脸色。所以,人不能太老实太软弱,否则,容易受别人欺负,什么事情都竞争不过人家……”秦老师听了老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有这么一位善于“竞争”的老人,孩子能不爱欺负人吗?她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小波屡教不改了,因为有了家里人这种错误观念的支持啊。像小波奶奶那样,把欺负人当成是善于竞争的事例在生活中还真不少,而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成长的孩子,虽然会在一时好像占点小便宜,得到一种虚荣的满足,但日后却往往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个案件:中学生小张从小父母离婚,跟着父亲生活。由于缺少家人管教和监督,小张养成了很多恶习,包括爱欺负人,爱拉帮结伙,爱打群架。对此,他的父亲不仅不加以管教,还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的儿子有本事,善于竞争。小张的父亲开了一家饭店,遇到有顾客吃饭赖账或者说饭菜不好不满意时,小张就会带着几个伙伴把顾客给狠狠地揍一顿。曾经有一次,一个顾客说菜里有一只苍蝇,要求小张的父亲减免菜钱。小张正是暑假无课,在饭店里帮忙,拿着刀要给这个顾客点颜色看,吓得顾客赶紧买单走人。因此,前来饭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当然来吃饭的人也没有敢挑刺的了。小张的父亲却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能耐,自己很有面子。所以当有人善意地劝他要好好管教孩子的时候,他很不高兴地说:“我儿子能欺负人是他有本事,总比那没有本事的被别人欺负好。他这是竞争力强啊!”就这样,一直到小张在一次打人事件中把别人打成伤残,被司法机关逮捕判刑的时候,小张的父亲都没有认真地管教过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善于竞争”酿成的悲剧。那么欺负别人究竟是不是善于竞争呢?竞争的通常含义是指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而欺负是欺凌、压迫他人的意思。很显然,像小波奶奶眼里的“竞争”根本就不是竞争,因为欺负和竞争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而且对于孩子之间的竞争,我们也应该提倡和鼓励正当的竞争,友好的竞争,善意的竞争,对于借竞争为掩盖的欺负是要坚决制止和反对的。
当然,要管教好孩子,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我国**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询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看完这两则故事,家长们会有什么想法呢?或许我们平时已经习惯了批评孩子,或者埋怨孩子不听话,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其实只是我们的“影子”。要知道,只有“身子”正了,才不怕“影子”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