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公最新版2015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 全面覆盖考点-详细指导策略·双色双栏设计-方便即学即练·考点分布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知识框架精细-备考实用高效·购书立享中公教师招聘课程优惠,凭此书报班立减50元(详见图书封底)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公最新版2015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 全面覆盖考点-详细指导策略·双色双栏设计-方便即学即练·考点分布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知识框架精细-备考实用高效·购书立享中公教师招聘课程优惠,凭此书报班立减50元(详见图书封底) 

  • 作者: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84201
  •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 页数:480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公版·2015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新版)》根据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考试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构架起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两大部分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针对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方面的专用复习教材。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中公*新版2015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语文 全面覆盖考点-详细指导策略·双色双栏设计-方便即学即练·考点分布清晰-**难点突出·知识框架精细-备考实用**·购书立享中公教师招聘课程优惠,凭此书报班立减50元(详见图书封底)&nbsp_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_世界图书出版公司_
    文章节选
    (三)韵母的辨正
    1.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
    在发音过程中舌尖逐步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前鼻腔流出,就形成前鼻音。普通话前鼻音韵母共有8个,即ɑn、iɑn、uɑn、üɑn、en、in、uen、ün。在发元音的过程中舌根往上抬,使舌根与软腭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后鼻腔进入鼻腔,就形成后鼻音。普通话后鼻音韵母共有8个,即ɑng、iɑng、uɑng、eng、ing、ueng、ong、iong。
    2.分辨i和ü
    i与ü的混淆,一种是i混入ü,一种是ü混入i,前者如山东青岛话,后者如昆明、湖南、广西等地的一些方言。i和ü的区别在于不圆唇和圆唇的区别,在保持舌位不变的前提下,把嘴唇展开或圆起来,就可发出相应的i与ü。**要记住哪些字读i韵头,哪些字读ü韵头。也可以利用谐声字来分辨i和ü,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相混淆。
    3.分辨o和e
    有些方言韵母o和e不分。例如,新疆话没有o韵母,把o韵母的字全都写成了e韵母;东北不少地方的方言把o韵母的一些字读成了e韵母;西南不少方言把e韵母的一些字读成了o韵母。o和e的发音情况大致相同,区别在于o发音时唇形圆,e发音时唇形不圆。普通话韵母o只跟唇音声母拼合,韵母e则相反,不跟唇音声母拼合。
    4.避免韵头i或u的丢失
    有些方言往往丢失韵头i或u,把一些齐齿呼和合口呼韵母的字读成开口呼。例如,西南方言和湘方言往往把"队"(duì)读成"dèi",把"推"(tuī)读成"tēi"。普通话唇音声母和n、l声母是跟ei韵母拼合的;其他声母则跟uei韵母拼合,只有极个别字例外;普通话舌尖前音声母只跟uei韵母拼合,不跟ei韵母拼合。
    四、声调符号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不包括轻声和变调)。
    五、汉语拼音规则
    拼写规则口诀
    b、p、m、f与o亲,一般不与e相拼(么除外);
    i、u后边有元音,i、u改写成y、w;
    i、u后边无元音,i前加y、u加w;
    j、q、x是三兄弟,和ü相拼把点去。
    《汉语拼音方案》对拼音有着明确的规定,总结如下: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韵母ㄦ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ɑr。
    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ɑ(呀)、ye(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ɑ(蛙)、wo(窝)、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b、p、m、f、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六、语音的音变
    (一)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例如,"美""好"连着念,听起来好像是"梅好"。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在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
    1.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35,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为35,有的变21。例如:
    在上声前: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变35)
    在轻声前:①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变35)
    ②嫂子 姐姐 毯子 奶奶(变21)
    (2)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是**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音节调值变35;一种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
    很勇敢 小老虎(21 35 214)
    展览馆 管理组(35 35 214)
    (3)如果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则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按上述办法变调。快读时,也可以只保留*后一个字音读214,前面的一律变为35。例如:
    彼此友好 彼此友好 买把雨伞 买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音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
    在阳平前: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
    在去声前: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
    在轻声前:尾巴 起来 宝贝 里头
    2.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快速、互助、大会等。
    3."一、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语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55),"不"念去声(51)。例如:一、二、三 十一 ** ** 不 偏不
    (2)在去声前,一律变35。例如:一样、一向、不怕、不够。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例如:
    一般 一边 一年 一成 一手 一两(变读51)
    不吃 不开 不同 不详 不管 不想(仍读51)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例如:想一想、拖一拖、来不来、肯不肯等。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例如:做不好、来不了。
    4."七、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以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例如:
    七岁 七块 七路 八岁 八块 八路(念35或55)
    七天 七成 七亩 八支 八篮 八两(仍念55)
    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55调值,如"高高儿的、长长儿的"。
    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多半念成55调值,例如"白生生、冷飕飕、亮堂堂、明晃晃"。但也有仍念原调的,例如"软绵绵、金灿灿"。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例如"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二)轻声
    1.轻声词
    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一种较轻较短的调子,叫轻声。轻声是音节连续时产生的音变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调类。书写轻声音节时不标声调。
    通常应读轻声的有: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吧、吗、呢、啊、呀、哇"等读轻声。
    例如:他的 飞快地 吃了 看着 来过 好吗 说吧 你呢 谁呀
    (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读轻声。
    例如:妈妈 伯伯 看看 说说
    (3)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们"等读轻声。
    例如:桌子 木头 他们
    (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上、下、里、边、面"等读轻声。
    例如:这里 床边 地下 上面 下边
    (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出来、下去、过去"等读轻声。
    例如:出去 进来 冲下去 哭起来
    (6)一些常用的双音节单纯词,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萝卜 蘑菇 喇叭 玻璃 哆嗦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合成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休息 招呼 力量 窗户 衣服
    (8)有些起区别意义或作用的同音词读轻声。
    例如:东西(xī)(指方向)-东西(xi)(指物品)
    大意(yì)(指主要内容)-大意(yi)(指粗心疏忽)
    老子(zǐ)(人名)-老子(zi)(指父亲)
    2.轻声的作用
    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①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
    ②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
    这两句中的"孙子"都是名词,但词义不同。前句的"孙子"是指儿子的儿子,"子"是虚语素,读轻声。后句的"孙子"是人名,这个"子"古代表示对人的敬称,不是虚语素,读上声。又如,瞎子-虾子、笼头-龙头等。
    有时区别了意义,也连带区别了词性。如:"①办事情不能大意。②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很清楚。"第①句中的"大意"是"疏忽"的意思,是形容词,"意"读轻声;第②句中的"大意"指的是"主要的意思",是名词,"意"读去声。又如:利害(剧烈,凶猛,形容词)-利害(利益和损害,名词)
    (三)儿化
    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话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节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花儿(huār)、老头儿(lǎotóur)等。
    儿化是否使韵母发生音变,取决于韵母的*末一个音素发音动作是否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即前一个动作是否妨碍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若两者发生冲突,妨碍了卷舌动作,儿化时韵母发音就必须有所改变。
    普通话中除了"er"韵外,其他韵母均可儿化。有些不同的韵母经过儿化之后,发音变得相同了。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
    在实际的儿化韵认读中,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但在诗歌、散文等抒情类文体中,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在句首读本音ɑ,如:"啊(ā),黄河!"
    用在句末,由于受前面音节的*后一个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前一音节末尾是ɑ、o(不包括ɑo)、e、i、ü、时,读yɑ"呀"。
    (2)前一音节末尾是u(包括ɑo、ou),读wɑ"哇"。
    (3)前一音节末尾是n,读nɑ"哪"。
    (4)前一音节末尾是ng,读ngɑ,仍写作"啊"。
    (5)-i(后)、er+ɑ,读作rɑ,仍写作"啊"。
    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qí yɑ)!
    漓江的水真绿啊(lǜ yɑ)!
    桂林的山真险啊(xiǎn nɑ)!
    漓江的水真静啊(jìng ngɑ)!
    七、语音的重音
    在语句中读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完整的音叫做重音。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语句重音两大类:
    1.词重音
    词重音是指词语中重读的音节。汉语里的词重音不太明显。
    例如:丈夫 商量 未来 磨灭
    2.语句重音
    语句重音是针对句子中该重读的词语来说的,根据词语重读产生的原因,把语句重读分为:
    (1)语法重音
    句子中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称为语法重音。
    ①谓语常常读重音。
    例如:春天来了。
    我的好朋友已经通知我了。
    ②表示性状的定语要重读。
    例如:宝贵的资源不能浪费。
    ③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读重音。
    例如:大雪铺天盖地地下了起来。
    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④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常常读重音。
    例如:这个道理老师讲得十分深刻。
    你提的教育改革的建议好得很。
    ⑤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常常读重音。
    例如:他什么意见都没有提。
    这样的好事是谁做的呢?
    ⑥句子中的比喻词常常读重音。
    例如: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
    (2)逻辑重音
    根据作品或说话人的情感和要求来确定句子中哪些词语需要重读,称为逻辑重读。由于重读的词语不同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例如:我知道你会跳舞。(别人不知道你会跳舞)
    我知道你会跳舞。(你就不要再瞒着我了)
    我知道你会跳舞。(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会跳舞。(你怎么说不会呢?)
    我知道你会跳舞。(会不会唱歌我不知道)
    八、语音的停顿
    停顿是指我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和中间以及在段落之间所作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出于人生理上的需要和句子结构的需要,停下来间歇换气使得语句或语段的结构层次更分明;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听者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领悟说话人所说的话或朗诵的句子。停顿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两大类。
    1.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用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或段落之间的停顿。标点符号表示停顿,时间长短不一。句中的点号中,顿号*短,逗号较长,分号更长。句末的点号中,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的停顿比分号更长,段落间的停顿则更长一些。冒号的停顿比较灵活,一般比分号停顿时间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
    2.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是指在说话朗读时,为了强调某种事物,表达某种感情,突出某种观点,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
    ……
    目录
    **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章 语言知识与应用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汉语拼音
    第二节 字
    第三节 词
    第四节 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
    第五节 句子
    第六节 常见病句
    第七节 标点符号
    第八节 常用修辞格
    **提升练习
    第二章 阅读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现代文阅读
    **提升练习
    第三章 写作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写作基础知识
    第二节 常用写作体裁分析
    第三节 安徽省教师招聘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
    **提升练习
    第四章 中外文学史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中外文学流派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第五节 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提升练习
    第五章 文学理论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文学概述
    第二节 文学创造
    第三节 文学作品
    第四节 文学鉴赏
    **提升练习
    第六章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现代汉语
    第二节 古代汉语
    **提升练习
    第二部分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章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提升练习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
    本章内容框架
    重要考点分布
    本章考点梳理
    **节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
    **提升练习
    附录一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熟记背诵的篇目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字词日练
    附录三 常见错别字日练
    附录四 常用词语、成语释义日练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面授课程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面试面授课程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编辑推荐语
    中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在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追求讲解的清晰透彻,既有深度的知识分析,又有精彩的真题、习题讲解,使考生学练结合。我们还总结了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认真分析了未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趋势,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教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的特点,*大程度地掌握考点,提**习效率,*终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