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上的苏公祠有一副名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眉山”指的正是苏轼,“眉”“眼”相对,正是大家妙笔。与通常的祠堂联不同,这种评价并不是过度揄扬。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苏轼确实被人们看作文化巨人,放眼古今,罕有能与其相匹敌者。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免令人产生些许疑问: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把苏轼——而不是其他人——当作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提倡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达到“三不朽”,苏轼在这些方面是不是真就****呢?
从“立德”来说,苏轼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奉行终生的行为准则。为臣,他直言敢谏,自知不合时宜也要力争到底,为此吃过许多苦头,却到底不改本性;为官,他爱民如子,施惠于民,在他治下,每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赈济救灾,创建救儿会、安乐坊等悲天悯人之行更是不胜枚举,犹属难得的是这许多善行都发生在他遭受迫害、困顿潦倒之时;为师,他热心提携后辈,**的“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便是*好的证明,而他自身在显达时的操守、贫困时的气节也足以彰显德行。“立德”这一点,就苏轼来说,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德行”毕竟是不能以高低贵贱来衡量的,在这方面计较出个大小短长也实在没有必要。
从“立功”来说,他“奋厉有当世志”,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也曾少年得志,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获得皇帝、朝中重臣和文坛**的赏识,然而当他真正进入仕途,政治理想的实现之路却走得坎坎坷坷。从神宗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他就被卷入党争旋涡,因其苏世独立而为政客们所忌恨,导致坎懔终身。这样充满贬谪与凄凉的政治生涯,虽然在黑暗中也不乏亮色,但却很难说有什么“立功”的大表现。
从“立言”来看,苏轼的文学天才和文学成就无人能够否认。人们公认他是一位旷世的文学天才,他也属于当世的文坛巨公,但从成就上说,似乎还没到“唯他独尊”的地步。说到诗,屈原、李白、杜甫等人就是座座高峰,苏轼虽不见得必处下风,但说远超侪辈,自是不客观的;说到词,他“以诗为词”的手法向来多有争议,而从文学史地位来说,约略同时的柳永、秦观、周邦彦,较后的辛弃疾,都足以与他较量一时的进退,相为颉颃;说到文章,他列身“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很难说文采就铁定超过其他七人,从影响上看,恐怕也不如韩愈、欧阳修等人更受后世欢迎……那么,既然苏轼没有可以拿出来压服群贤的单项成绩,他又是如何成为人们眼中的文化巨人的?
首先即是他的“综合能力”之强。不错,拿出“单项”来,确实难说苏轼就是****的;但是如果看综合评价,他的诗、词、文,乃至书、画等诸多方面,都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这便是难能可贵的了。如果中国文学史举办��场“十项全能”比赛的话,**想来非苏轼莫属。
不过,仅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均能兼擅诗文,自不必说;后世的刘克庄、元好问、陈维崧等人也能兼擅各体,成就虽然不如苏轼那么高,但自有其不俗的价值。是否综合水平**,就必然被尊崇为文化巨人,而高于独擅一体、垂名万古的屈原、李白、杜甫、辛弃疾、曹雪芹诸人呢?恐怕这样的比较还不能尽服人心,文学毕竟不是算总分加权就能够排出名次的,它的多样性给人们以无尽的排名空间,读者尽可以扬李白而黜杜甫,乃至赞吴敬梓而贬曹雪芹,在不同文学观念指导下的多样标准,也就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那么,在这样复杂的文学评价体系中,苏轼为什么还能够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