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第四辑 苏轼:率性本真总不移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第四辑 苏轼:率性本真总不移

  • 作者:范晓佩 张昊苏
  •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 ISBN:9787548812807
  •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01日
  • 页数:317
  • 定价:¥39.6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苏轼一生经历跌宕忧患,但他笑对人生,将儒释道综总融作高远旷达。作为不世出的天才全才,他标志了被视作高度成熟发达的那个文化时代的辉煌。本书就以现代人的视角,由文学而及文化层面,挖掘、发现、剖析其个体生命和社会人生的丰厚内涵,力图还原一个本真的苏轼,来体会这个文化巨人的真实生命。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第四辑 苏轼:率性本真总不移_范晓佩,张昊苏_济南出版社_
    文章节选
    海南岛上的苏公祠有一副名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眉山”指的正是苏轼,“眉”“眼”相对,正是大家妙笔。与通常的祠堂联不同,这种评价并不是过度揄扬。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苏轼确实被人们看作文化巨人,放眼古今,罕有能与其相匹敌者。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免令人产生些许疑问: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把苏轼——而不是其他人——当作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提倡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达到“三不朽”,苏轼在这些方面是不是真就****呢?
    从“立德”来说,苏轼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奉行终生的行为准则。为臣,他直言敢谏,自知不合时宜也要力争到底,为此吃过许多苦头,却到底不改本性;为官,他爱民如子,施惠于民,在他治下,每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赈济救灾,创建救儿会、安乐坊等悲天悯人之行更是不胜枚举,犹属难得的是这许多善行都发生在他遭受迫害、困顿潦倒之时;为师,他热心提携后辈,**的“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便是*好的证明,而他自身在显达时的操守、贫困时的气节也足以彰显德行。“立德”这一点,就苏轼来说,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德行”毕竟是不能以高低贵贱来衡量的,在这方面计较出个大小短长也实在没有必要。
    从“立功”来说,他“奋厉有当世志”,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也曾少年得志,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获得皇帝、朝中重臣和文坛**的赏识,然而当他真正进入仕途,政治理想的实现之路却走得坎坎坷坷。从神宗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他就被卷入党争旋涡,因其苏世独立而为政客们所忌恨,导致坎懔终身。这样充满贬谪与凄凉的政治生涯,虽然在黑暗中也不乏亮色,但却很难说有什么“立功”的大表现。
    从“立言”来看,苏轼的文学天才和文学成就无人能够否认。人们公认他是一位旷世的文学天才,他也属于当世的文坛巨公,但从成就上说,似乎还没到“唯他独尊”的地步。说到诗,屈原、李白、杜甫等人就是座座高峰,苏轼虽不见得必处下风,但说远超侪辈,自是不客观的;说到词,他“以诗为词”的手法向来多有争议,而从文学史地位来说,约略同时的柳永、秦观、周邦彦,较后的辛弃疾,都足以与他较量一时的进退,相为颉颃;说到文章,他列身“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很难说文采就铁定超过其他七人,从影响上看,恐怕也不如韩愈、欧阳修等人更受后世欢迎……那么,既然苏轼没有可以拿出来压服群贤的单项成绩,他又是如何成为人们眼中的文化巨人的?
    首先即是他的“综合能力”之强。不错,拿出“单项”来,确实难说苏轼就是****的;但是如果看综合评价,他的诗、词、文,乃至书、画等诸多方面,都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这便是难能可贵的了。如果中国文学史举办��场“十项全能”比赛的话,**想来非苏轼莫属。
    不过,仅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均能兼擅诗文,自不必说;后世的刘克庄、元好问、陈维崧等人也能兼擅各体,成就虽然不如苏轼那么高,但自有其不俗的价值。是否综合水平**,就必然被尊崇为文化巨人,而高于独擅一体、垂名万古的屈原、李白、杜甫、辛弃疾、曹雪芹诸人呢?恐怕这样的比较还不能尽服人心,文学毕竟不是算总分加权就能够排出名次的,它的多样性给人们以无尽的排名空间,读者尽可以扬李白而黜杜甫,乃至赞吴敬梓而贬曹雪芹,在不同文学观念指导下的多样标准,也就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那么,在这样复杂的文学评价体系中,苏轼为什么还能够屹立不倒?
    目录
    引言
    **章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一、东坡故里蜀眉山
    二、造极于赵宋之世
    三、父子高名重古今
    四、人生几度秋凉
    五、林语堂的妙评
    第二章 兼工诗词,调和鼎鼐
    一、以文为诗,别开生面
    二、铁板琵琶,唱大江东去
    三、嬉笑怒骂在笔端
    四、月明多被云妨
    五、拣尽寒枝不肯栖
    六、此心安处是菟裘
    第三章 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自然如水启性灵
    二、八面受敌,议论纵横
    三、 文与道俱,意尽言止
    四、随物赋形,姿态横生
    五、绚烂之极,乃造平淡
    第四章 佛法第十乘:苏轼与禅
    一、金山寺里佛印僧
    二、天女维摩总解禅
    三、事如春梦了无痕
    四、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第五章 全民偶像,文化巨人
    一、宋代书法**家
    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四、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
    五、远及东瀛的魔力
    结语
    苏轼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