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内外兼修
——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1待人须宽厚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
(做人与处世)
季羡林先生把待人之道归纳成两个字“真”、“忍”。这里所说的“忍”,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宽容。
人与人平等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无大的利害冲突,“不饶人”可以把小事变成大事,这样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处世要学会宽容厚道。
荀子曾说过:“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这句话的意思是:
大丈夫贤明而能容纳软弱无能的人;知识丰富而能容纳愚昧无知的人;博大精深而能容纳浅薄的人;德操纯粹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海洋深广,因为它不拒江河的大小清浊。一个人能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大度的人;一个人能容纳他人的弱点,更是真正大度的人。
这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古人曾多次运用。
南宋时期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菜园里种着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十分羞惭,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