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仪器分析(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仪器分析(第2版)

  • 作者:李丽华 杨红兵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00406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 页数:340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仪器分析共分12章,内容包括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波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及其他分析技术。
    本书是针对普通工科院校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编写的。本书既可作为普通工科院校相关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又可供有关人士参考使用。
    文章节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的应用日益普遍,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另一个分支是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是基于待测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复杂物质进行分析前的分离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使得仪器分析逐渐成为分析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针对普通工科院校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编写的,定位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
    根据普通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本书的编写突出了仪器分析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对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和基本原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选择和使用仪器分析方法。
    本书按照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波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及其他分析技术的顺序编写。全书共分12章,理论教学时数约为80学时。编写时尽可能避免繁杂的理论推导,力争做到简单明了。每章的编写结构遵循“概述、原理、仪器、方法、应用”的原则,章后附学习小结和习题。有的章后会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是与本章内容相关,扩展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题材;学习小结是本章的主要知识点;习题是加深理解本章内容,学会应用的具体实例。全书既保持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又突出了仪器分析发展的新颖性。
    本书由李丽华、杨红兵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李丽华、石河子大学杨红兵、湖南工程学院周原、西南科技大学张廷红、南华大学刘文娟、宜宾学院吴同、湖南科技大学吴湘江、昆明大学涂渝娇、山东科技大学唐尧基、陕西理工学院田光辉、辽宁科技学院任晓棠。统稿由李丽华完成。本书由昆明理工大学周梅村、华中科技大学朱丽华主审。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1)
    1.2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分类(2)
    1.2.1光学分析法(3)
    1.2.2电分析化学法(4)
    1.2.3色谱分析法(4)
    1.2.4其他分析技术(4)
    1.3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4)
    1.3.1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4)
    1.3.2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5)
    1.4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6)
    1.4.1标准曲线法(6)
    1.4.2标准加入法(7)
    1.4.3内标法(7)
    1.5仪器分析方法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7)
    参考文献(8)
    第2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0)
    2.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概述(10)
    2.1.1光学分析法概要(10)
    2.1.2电磁辐射的性质(10)
    2.1.3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11)
    2.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6)
    2.2.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17)
    2.2.2谱线的强度(17)
    2.2.3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18)
    2.2.4谱线的自吸和自蚀(18)
    2.3原子发射光谱仪器(19)
    2.3.1光源(19)
    2.3.2光谱仪(24)
    2.3.3检测器(27)
    2.4光谱定性方法(30)
    2.4.1元素的分析线、灵敏线与*后线(30)
    2.4.2光谱分析方法(30)
    2.5光谱定量方法(31)
    2.5.1光谱半定量分析(31)
    2.5.2光谱定量分析(32)
    2.6光谱分析的应用和特点(36)
    2.7火焰光度分析(37)
    2.8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38)
    学习小结(39)
    习题(40)
    参考文献(42)
    第3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43)
    3.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述(43)
    3.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44)
    3.2.1共振线与吸收线(44)
    3.2.2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的分布(44)
    3.2.3谱线轮廓及变宽(45)
    3.2.4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47)
    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8)
    3.3.1光源(48)
    3.3.2原子化系统(50)
    3.3.3光学系统(54)
    3.3.4检测系统(55)
    3.3.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55)
    3.3.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构造原理的比较(56)
    3.4定量分析方法(57)
    3.4.1标准曲线法(57)
    3.4.2标准加入法(57)
    3.5干扰的类型及其**方法(58)
    3.5.1物理干扰(58)
    3.5.2化学干扰(59)
    3.5.3电离干扰(59)
    3.5.4光谱干扰(60)
    3.6测定条件的选择(61)
    3.6.1分析线选择(61)
    3.6.2狭缝宽度选择(62)
    3.6.3灯电流选择(62)
    3.6.4火焰原子化条件选择(62)
    3.6.5石墨炉原子化条件选择(62)
    3.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灵敏度及检出限(63)
    3.7.1灵敏度(63)
    3.7.2检出限(63)
    3.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应用(64)
    3.8.1直接原子吸收法(65)
    3.8.2间接原子吸收法(65)
    3.9原子荧光光谱法(66)
    3.9.1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66)
    3.9.2原子荧光光度计(68)
    3.9.3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69)
    学习小结(69)
    习题(70)
    参考文献(71)
    第4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72)
    4.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述(72)
    4.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分类(72)
    4.1.2光的选择吸收与物质颜色的关系(72)
    4.1.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73)
    4.2光吸收定律(73)
    4.2.1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73)
    4.2.2吸收定律及吸光度的加和性(73)
    4.2.3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74)
    4.3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75)
    4.3.1跃迁类型(75)
    4.3.2常用术语(77)
    4.3.3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78)
    4.3.4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79)
    4.3.5影响电子光谱的因素(79)
    4.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80)
    4.4.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80)
    4.4.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其结构原理(80)
    4.4.3紫外可光分光光度计简介(82)
    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83)
    4.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分析(83)
    4.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87)
    学习小结(90)
    习题(92)
    参考文献(92)
    第5章分子发光光谱法(94)
    5.1分子发光光谱法概述(94)
    5.2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光谱法(94)
    5.2.1基本原理(94)
    5.2.2荧光和磷光分析仪器(99)
    5.3化学发光分析法(101)
    5.3.1概述(101)
    5.3.2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101)
    5.3.3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102)
    5.3.4化学发光的测量仪器(104)
    5.4分子发光光谱法的应用(105)
    5.4.1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05)
    5.4.2磷光分析法的应用(107)
    5.4.3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108)
    学习小结(108)
    习题(109)
    参考文献(109)
    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110)
    6.1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述(110)
    6.2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11)
    6.2.1分子振动的形式及振动光谱(111)
    6.2.2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和谱带强度(115)
    6.2.3红外吸收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16)
    6.2.4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及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17)
    6.3红外吸收光谱仪(122)
    6.3.1红外吸光光谱仪的主要部件(122)
    6.3.2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123)
    6.3.3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124)
    6.4试样的处理及制备(125)
    6.4.1红外吸收光谱对试样的要求(125)
    6.4.2试样的制备方法(125)
    6.5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126)
    6.5.1红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分析(126)
    6.5.2红外吸收光谱定量分析(128)
    学习小结(133)
    习题(133)
    参考文献(135)
    第7章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136)
    7.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概述(136)
    7.2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37)
    7.3核磁共振波谱仪(140)
    7.3.1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组成(140)
    7.3.2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分类(141)
    7.4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图(142)
    7.4.1化学位移的产生(142)
    7.4.2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143)
    7.4.3核磁共振谱图(144)
    7.4.4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45)
    7.4.5化学位移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147)
    7.5自旋耦合及自旋裂分(149)
    7.5.1自旋耦合及自旋裂分产生的原因(149)
    7.5.2耦合常数(150)
    7.5.3影响耦合常数的因素(152)
    7.6谱图解析(154)
    7.7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156)
    7.7.1定量分析(157)
    7.7.2测定相对分子质量(157)
    7.7.3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的测定(158)
    7.813C核磁共振波谱(13CNMR)(158)
    7.8.113C核磁共振波谱简介(158)
    7.8.213C核磁共振波谱的特点(158)
    7.8.313C核磁共振波谱的去耦技术(159)
    7.8.413C的化学位移δC(160)
    7.8.513C核磁共振波亦谱图解析实例(161)
    学习小结(162)
    习题(163)
    参考文献(165)
    第8章质谱分析法(167)
    8.1质谱分析法概述(167)
    8.2质谱分析基本原理(168)
    8.3质谱仪(169)
    8.4有机质谱中离子的类型(175)
    8.5质谱定性分析及谱图解析(179)
    8.6有机化合物结构剖析示例(187)
    8.7色质联用技术(190)
    学习小结(191)
    习题(192)
    参考文献(193)
    第9章电分析化学法(195)
    9.1电分析化学法概述(195)
    9.1.1电化学电池(196)
    9.1.2电极种类(197)
    9.1.3化学电池热力学(198)
    9.1.4化学电池动力学初步(204)
    9.2电位分析法(206)
    9.2.1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06)
    9.2.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207)
    9.2.3电位分析法的应用(215)
    9.3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221)
    9.3.1电解分析法(221)
    9.3.2库仑分析法(225)
    9.4伏安分析法(231)
    9.4.1经典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231)
    9.4.2极谱定量分析基础——扩散电流方程式(235)
    9.4.3极谱定性分析基础——半波电位(239)
    9.4.4极谱分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42)
    9.4.5现代极谱分析方法(242)
    9.4.6溶出伏安法(247)
    9.4.7循环伏安法(249)
    学习小结(250)
    习题(254)
    参考文献(256)
    第10章气相色谱分析法(257)
    10.1气相色谱分析法概述(257)
    10.2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258)
    10.2.1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258)
    10.2.2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261)
    10.2.3分离度R(264)
    10.2.4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265)
    10.3气相色谱仪(266)
    10.3.1气相色谱流程(266)
    10.3.2气相色谱仪的结构(267)
    10.4气相色谱固定相(268)
    10.4.1气固色谱固定相(268)
    10.4.2气液色谱固定相(269)
    10.5气相色谱检测器(270)
    10.5.1检测器性能评价指标(270)
    10.5.2常用检测器(272)
    10.6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275)
    10.7气相色谱分析方法(276)
    10.7.1气相色谱定性鉴定方法(276)
    10.7.2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277)
    10.8毛细管气相色谱法(279)
    学习小结(280)
    习题(282)
    参考文献(282)
    第11章**液相色谱法(283)
    11.1**液相色谱法概述(283)
    11.1.1**液相色谱法的发展和特点(283)
    11.1.2**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283)
    11.1.3**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284)
    11.2影响液相色谱柱效能的因素(284)
    11.2.1液相色谱的速率理论(285)
    11.2.2液相色谱的柱外展宽(286)
    11.3**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287)
    11.3.1液液分配色谱法(287)
    11.3.2液固色谱法(288)
    11.3.3离子交换色谱法(288)
    11.3.4离子对色谱法(289)
    11.3.5离子色谱法(290)
    11.3.6空间排阻色谱法(291)
    11.4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292)
    11.4.1液相色谱固定相(292)
    11.4.2液相色谱流动相(293)
    11.5**液相色谱仪(294)
    11.5.1液体输送系统(294)
    11.5.2进样系统(297)
    11.5.3分离系统(298)
    11.5.4检测系统(298)
    11.6**液相色谱法的应用(301)
    11.7液相制备色谱和毛细管电泳(303)
    11.7.1液相制备色谱(303)
    11.7.2毛细管电泳(304)
    学习小结(307)
    习题(308)
    参考文献(308)
    第12章其他分析技术(309)
    12.1电子显微分析(309)
    12.1.1电子束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09)
    12.1.2透射电子显微分析(310)
    12.1.3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电子探针(315)
    12.2X射线衍射分析(320)
    12.2.1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原理(320)
    12.2.2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322)
    12.2.3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322)
    12.3电子能谱分析(324)
    12.3.1电子能谱基本原理(324)
    12.3.2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326)
    12.3.3俄歇电子能谱法(328)
    12.3.4紫外光电子能谱法(330)
    12.4扫描探针显微镜分析(331)
    12.4.1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展(331)
    12.4.2扫描隧道显微分析(332)
    12.4.3原子力显微分析(334)
    12.5热分析法(335)
    12.5.1热重法(336)
    12.5.2差热分析法(337)
    12.5.3差示扫描量热法(338)
    学习小结(339)
    习题(340)
    参考文献(34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