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事物**运动
C. 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D.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有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 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 客观事物(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D. 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3.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D.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4.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B.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 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D.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集体领导制B. 领导负责制
C. 群体监督制D. 民主集中制
6.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 量变引起质变
C. 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 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7.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 用“两点论”和“**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 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 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 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9.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生存实践C. 人口因素D. 生产关系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 物质**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 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D. 对立统一的观点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B.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 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D. 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12. 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的永恒运动
B.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C.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
D.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1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 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1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5.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1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主义观点D. 经验主义观点
17. 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占主体地位。
A. 劳动力B. 生产工具
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
18. 主张“意识**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A. 形而上学B. 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D. 辩证法
19.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0.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21.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南希B. 但丁
C. 康德D. 南丁格尔
22. 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学生听课做作业②教师给学生讲课
③经济政治体制改革④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
⑤第五次人口普查⑥蜘蛛织网,蜜蜂采蜜
A. ①②③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
23. 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 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24.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①④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
25.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A. 无产**和全人类的解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D. 认识和实践
26.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 圣西门 B. 大卫·李嘉图
C. 欧文 D. 傅立叶
27. 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 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
C.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D. 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2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联系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 客观性B. 普遍性
C. 一致性D. 多样性
29. ()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 经济发展B. **斗争
C. 政治改革D. 制度创新
3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 法律思想B. 立法制度
C. 军队D. 警察
3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A. 意识是**性的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
C. 物质是**性的D. 物质和意识都是决定性的
32. ()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终决定性因素。
A. 生产关系B. 生产力
C. 生产要素D. 生产方式
33.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指()。
A. 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B.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简单劳动和社会劳动
34.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 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35. 唯物辩证法认为,交通工具与汽车、火车、轮船等的关系是()。
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
A. 必然联系B. 内部联系
C. 直接联系D. 间接联系
37. 去年我国有些河流断流,这是由天气长期干旱造成的,同时也与这些河流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植被破坏严重、蓄水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从因果关系看,这属于()。
A. 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
C. 同因异果D. 同果异因
38.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9. 我们通过眼、耳、口、鼻、舌等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 感觉B. 知觉
C. 表象D. 分析
40. 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41.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这一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
42.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首西方流传的民谣说明的哲学原理是()。
A.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B. 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C.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D.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43. 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
A. 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 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
C. 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
D. 客观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44. 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论断被邓小平概括为()。
A.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45. 古诗云“王子素求仙,丹成可入仙,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是()。
A. 客观的B. 有限的C. 可知的D. 相对的
46.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47. 近年来,绿色消费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比较关注产品的成分是否为***、有机等问题。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绿色产业迅速发展,这说明()。
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起着导向作用
C.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D. 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4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社会生产关系 B. 物质资料生产
C. 商品 D. 社会总产品
49.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50.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说明()。
A. 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实践
B. 真理是主观的、抽象的、相对的
C. 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1.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A.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 生产关系决定的
C. 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52. 温家宝把勤政比喻为“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某终”,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B. 自觉选择性
C. 社会物质性D. 目的性和计划性
53. 人们把“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只有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才能填满“菜篮子”,这表明()。
A. 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B. 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C. 生产和消费两者互相决定D. 生产、交换、消费是相互联系的环节
54.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55.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5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广延性B. 存在性C. 物质性D. 可知性
5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唯物论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D. 可知论的观点
58.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5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D.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60.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D. 管理方式
61.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A. 专指无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B. 专指历史上被压迫**的政治代表
C. 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D. 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62. 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A. 机器能像人一样思维B. 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维活动
C. 机器可以全面超过人的思维活动D. 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
63. “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A. 静中有动B. 动中有静
C. **运动D. **静止
64. 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
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
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②③④
65.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A. 夸大了物质运动B. 否认了相对静止
C.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 肯定了物质运动的**性
66.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目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这些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
67. 现在建造大楼,**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 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 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D. 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68.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A. 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则是出于本能
B. 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C. 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D. 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比人类高得多
69. “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适用范围
B. 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C. 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70.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了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①②B. ②③
C. ②④D. ③④
71. “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 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 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D.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7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 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 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D. 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73.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
A. 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B. 可有可无的
C. 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D. 加速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B. ②④
C. ①③D. ③④
75.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76.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①③B. ②④
C. ②③D. ①④
77. 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78. 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能喷发多少物质,以及物质将达到大气层中的何种高度。这强调了()。
A. 火山活动无法预测B. 火山活动没有规律性
C. 火山活动规律具有普遍性D. 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性
79.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A. 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B. 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 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D. 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80. 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
A. ①③B. ①③⑤C. ①②③⑤D. ①③⑤⑥
81. 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 要把握适度原则B. 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C. 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82. 下列俗语具有唯物思想的是()。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 (1)(2)(3)B. (1)(2)(3)(4)
C. (1)(3)(4)D. (2)(3)(4)
83.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所蕴含的哲理为()。
A. 坚持适度原则B. 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C. 重视量的积累D. 重视内因的作用
84.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为()。
A.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B.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D. 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
85. “居安思危”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86.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87.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这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D. 事物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