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网络互联技术与项目实战
QQ咨询:
有路璐璐:

网络互联技术与项目实战

  • 作者:赵振国
  • 出版社:东软电子出版社
  • ISBN:9787894362568
  •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 页数:268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互联网规模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加入到了Internet的大家庭当中。在此背景下对于通信而言网络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教材以通信技术为主线介绍了CCNA 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以一个通信系统实例———小型企业园区通信网络项目为驱动,逐步分解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使读者能够理解并掌握通信过程所用到的相关知识,*终提高读者的网络实践能力。
    网络互联技术与项目实战_赵振国_东软电子出版社_
    文章节选
    本教材结合TOPCARES-CDIO 理念对于教学的改革,在每一章中引入符合CDIO 教学模式的各级项目,强化知识点的运用,**培养学生TOPCARES-CDIO 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教材共分如下14章:
    第1章通过项目介绍通讯过程,让学生理解企业园区网络通信的过程。
    第2章**介绍了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后讲解了如何测试网络连通性的方法。
    第3章主要介绍交换机基本操作及Vlan设计。
    第4章介绍Vlan中继协议的功能及配置。
    第5章介绍STP 的原理和基本概念,讲解了STP 的基本配置命令以及PVST+和RSTP协议。
    第6章介绍了无线基础架构和所需硬件组件,**讲解了如何配置无线路由器和客户端,*后介绍了排除无线网络故障的方法。
    第7章介绍路由器的内部构造、路由表的基本结构以及路由器选择*佳路径的方法。
    第8章主要介绍动态路由协议的相关知识,首先是动态路由的概念,路由发现,协议的分类,度量和管理距离;然后引入一个动态路由协议RIP。
    第9章介绍本章通过与RIPv1版本比较,讲解了RIPv2协议的基本配置。
    第10章介绍了路由器中EIGRP 协议工作的过程和应用,然后**讲解如何完成EIGRP协议的使用和配置。
    第11章介绍路由器中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及配置,然后**介绍了OSPF单域下的配置并完成*终的路由选择。
    第12章介绍了广域网的基本知识和连接方法,并对广域网的链路层协议PPP做了详细的讲解,介绍了PPP的使用方法。
    第13章介绍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及配置,然后**介绍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第14章通过对项目知识点的分解,逐步介绍在路由器中DHCP和NAT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应用。
    本教材附录对课程的教学知识点、能力要求、学时分配、实践项目、课程考核等内容做了详细说明。本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大量项目使读者可以快速的学以致用,为了方便本教材读者的学习,教材中所用的软件包、全部项目设计和配置过程以及课件都收集在随教材光盘中。
    目录
    第1章 小型企业园区通信网络项目设计 1
    1.1 通信网络项目设计 1
    1.1.1 项目实训目标 1
    1.1.2 项目实训环境 2
    1.1.3 项目实训需求 2
    1.1.4 项目实训设计 2
    1.2 项目实施 4
    1.3 本章小结 7
    第2章 配置和测试网络 8
    2.1 基础网络项目设计 9
    2.1.1 项目实训目标 9
    2.1.2 项目实训环境 9
    2.1.3 项目实训需求 9
    2.1.4 项目实训设计 9
    2.2 IOS基础 11
    2.2.1 IOS介绍 11
    2.2.2 访问方法 11
    2.2.3 配置文件 12
    2.2.4 基本IOS命令结构 12
    2.2.5 使用CLI帮助 13
    2.3 设备基本配置 14
    2.3.1 命名设备 15
    2.3.2 配置口令和标语 15
    2.3.3 管理配置文件 16
    2.3.4 配置接口 16
    2.4 校验连通性 17
    2.4.1 验证主机协议族 17
    2.4.2 测试接口 17
    2.4.3 测试本地网 18
    2.4.4 测试网关和远端的连通性 19
    2.5 项目实施 19
    2.6 本章小结 22
    2.7 实践环节设计 22
    第3章 交换基础及Vlan设计 23
    3.1 交换基础及Vlan通信项目设计 24
    3.1.1 项目实训目标 24
    3.1.2 项目实训环境 24
    3.1.3 项目实训需求 24
    3.1.4 项目实训设计 24
    3.2 基础交换管理 26
    3.2.1 配置交换机**性 26
    3.2.2 配置口令选项 27
    3.2.3 配置端口**性 30
    3.3 Vlan简介 32
    3.3.1 Vlan定义 32
    3.3.2 Vlan控制广播域 34
    3.3.3 配置Vlan及Vlan间路由 35
    3.4 项目实施 38
    3.5 本章小结 39
    3.6 实践环节设计 40
    第4章 Vlan中继协议 41
    4.1 VTP项目设计 42
    4.1.1 项目实训目标 42
    4.1.2 项目实训环境 42
    4.1.3 项目实训需求 42
    4.1.4 项目实训设计 42
    4.2 VTP概述 43
    4.2.1 什么是VTP 43
    4.2.2 VTP域 44
    4.2.3 VTP默认信息 44
    4.2.4 VTP通告 45
    4.2.5 VTP模式 48
    4.2.6 VTP修剪 49
    4.3 配置VTP 51
    4.3.1 配置VTP域名 51
    4.3.2 配置VTP口令 51
    4.3.3 配置VTP版本 52
    4.3.4 配置VTP模式 52
    4.4 排查VTP配置故障 56
    4.4.1 VTP配置的注意事项 56
    4.4.2 VTP配置排错 57
    4.5 项目实施 57
    4.6 本章小结 61
    4.7 实践环节设计 62
    第5章 生成树协议STP 64
    5.1 STP项目设计 65
    5.1.1 项目实训目标 65
    5.1.2 项目实训环境 65
    5.1.3 项目实训需求 65
    5.1.4 项目实训设计 65
    5.2 STP 66
    5.2.1 生成树算法 68
    5.2.2 STPBPDU 71
    5.2.3 网桥ID 72
    5.2.4 端口角色 73
    5.2.5 STP端口状态和BPDU计时器 73
    5.3 STP收敛 75
    5.3.1 选举根桥 75
    5.3.2 选举根端口 75
    5.3.3 选举指派端口和非指派端口 76
    5.3.4 STP拓扑更改 76
    5.4 PVST+、RSTP 77
    5.4.1 PVST+ 77
    5.4.2 RSTP 78
    5.5 本章小结 80
    5.6 实践环节设计 81
    第6章 管理无线网络 82
    6.1 无线网络项目设计 83
    6.1.1 项目实训目标 83
    6.1.2 项目实训环境 83
    6.1.3 项目实训需求 83
    6.1.4 项目实训设计 83
    6.2 无线LAN 86
    6.2.1 为何使用无线网络 86
    6.2.2 无线LAN标准 86
    6.2.3 无线基础架构组件 87
    6.2.4 无线网络的运行 88
    6.3 无线LAN的**性 90
    6.3.1 无线网络面临的**威胁 90
    6.3.2 无线**协议 91
    6.3.3 保护无线LAN的** 91
    6.4 配置无线LAN接入 91
    6.4.1 配置无线接入点 92
    6.4.2 配置无线网卡 96
    6.5 无线故障排除 99
    6.5.1 排除故障的系统方法 99
    6.5.2 信道问题 99
    6.5.3 RF干扰 100
    6.5.4 接入点放置 100
    6.5.5 身份验证和加密 100
    6.6 项目实施 100
    6.7 本章小结 104
    6.8 实践环节设计 105
    第7章 路由决定及静态路由 106
    7.1 静态路由项目设计 107
    7.1.1 项目实训目标 107
    7.1.2 项目实训环境 107
    7.1.3 项目实训需求 107
    7.1.4 项目实训设计 107
    7.2 路由器内部构造 109
    7.2.1 路由器是计算机 109
    7.2.2 互联网操作系统(IOS) 109
    7.2.3 路由器启动过程 109
    7.2.4 路由器端口和接口 109
    7.2.5 路由器和网络层 111
    7.3 构建路由表 111
    7.3.1 路由表简介 111
    7.3.2 直连网络 111
    7.3.3 动态路由 112
    7.3.4 路由表原理 112
    7.4 路由决定 112
    7.4.1 数据包字段和帧字段 112
    7.4.2 *佳路径和度量 113
    7.4.3 等价负载均衡 113
    7.4.4 路径决定 113
    7.5 什么是静态路由 113
    7.6 配置静态路由 114
    7.6.1 命令语法 114
    7.6.2 配置静态路由 114
    7.6.3 静态路由表 115
    7.7 汇总静态路由和默认静态路由 116
    7.7.1 汇总静态路由 116
    7.7.2 默认静态路由 116
    7.8 项目实施 117
    7.9 本章小结 119
    7.10 实践环节设计 119
    第8章 动态路由协议 121
    8.1 动态路由协议RIP项目设计 122
    8.1.1 项目实训目标 122
    8.1.2 项目实训环境 122
    8.1.3 项目实训需求 122
    8.1.4 项目实训设计 122
    8.2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124
    8.2.1 协议介绍 124
    8.2.2 网络发现和路由表维护 125
    8.2.3 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125
    8.3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126
    8.3.1 IGP和EGP 126
    8.3.2 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27
    8.3.3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 128
    8.4 度量 129
    8.4.1 度量的作用 129
    8.4.2 度量和路由协议 129
    8.4.3 负载均衡 130
    8.5 管理距离 131
    8.5.1 管理距离的作用 131
    8.5.2 动态路由协议和管理距离 132
    8.6 RIPv1 133
    8.6.1 背景和概述 133
    8.6.2 RIPv1的特征和消息格式 133
    8.6.3 RIP运行 135
    8.7 基本RIPv1配置 135
    8.8 检验和排错 136
    8.9 本章小结 139
    8.10 实践环节设计 140
    第9章 支持VLSM 和CIDR的RIPv2协议 141
    9.1 扩展IP路由项目设计 142
    9.1.1 项目实训目标 142
    9.1.2 项目实训环境 142
    9.1.3 项目实训需求 142
    9.1.4 项目实训设计 142
    9.2 有类和无类寻址 143
    9.2.1 有类IP寻址 143
    9.2.2 有类路由协议 144
    9.2.3 无类IP寻址 144
    9.2.4 无类路由协议 145
    9.3 变长子网掩码VLSM 145
    9.4 CIDR 146
    9.4.1 路由汇总 146
    9.4.2 计算路由汇总 146
    9.5 RIPv1的限制 147
    9.5.1 汇总路由 147
    9.5.2 VLSM 148
    9.5.3 环回接口 149
    9.6 配置RIPv2 149
    9.6.1 启用和检验RIPv2 149
    9.6.2 自动汇总和RIPv2 150
    9.6.3 禁用RIPv2中的自动汇总 150
    9.6.4 检验RIPv2更新 151
    9.7 VLSM 和CIDR 151
    9.7.1 RIPv2和VLSM 151
    9.7.2 RIPv2和CIDR 152
    9.8 检验RIPv2和对RIPv2排错 152
    9.9 本章小结 153
    9.10 实践环节设计 153
    第10章 EIGRP 154
    10.1 增强内部网关协议项目设计 155
    10.1.1 项目实训目标 155
    10.1.2 项目实训环境 155
    10.1.3 项目实训需求 155
    10.1.4 项目实施 155
    10.2 EIGRP简介 157
    10.2.1 增强型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157
    10.2.2 EIGRP的消息格式 158
    10.2.3 RTP和EIGRP数据包类型 159
    10.3 基本EIGRP配置 161
    10.3.1 EIGRP网络拓扑 161
    10.3.2 自治系统和进程ID 161
    10.3.3 routereigrp命令 162
    10.3.4 network 162
    10.3.5 校验EIGRP 163
    10.3.6 检查路由表 164
    10.4 扩展EIGRP配置 165
    10.4.1 Null0汇总路由 165
    10.4.2 禁用自动汇总 165
    10.4.3 手工汇总 168
    10.5 本章小结 170
    10.6 实践环节设计 171
    第11章 OSPF 172
    11.1 OSPF路由项目设计 173
    11.1.1 项目实训目标 173
    11.1.2 项目实训环境 173
    11.1.3 项目实训需求 173
    11.1.4 项目实训设计 173
    11.2 路由选择协议 175
    11.2.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75
    11.2.2 SPF算法介绍 176
    11.3 OSPF简介 178
    11.3.1 OSPF数据包类型 178
    11.3.2 Hello协议 178
    11.4 基本OSPF配置 180
    11.4.1 单区域OSPF配置 180
    11.4.2 OSPF路由ID及度量 181
    11.4.3 校验OSPF 182
    11.5 OSPF多路访问网络 185
    11.5.1 DR/BDR选择过程 185
    11.5.2 OSPF接口优先级 186
    11.6 项目实施 186
    11.7 本章小结 188
    11.8 实践环节设计 189
    第12章 PPP协议在WAN上的应用 190
    12.1 PPP项目设计 191
    12.1.1 项目实训目标 191
    12.1.2 项目实训环境 191
    12.1.3 项目实训需求 191
    12.1.4 项目实训设计 191
    12.2 广域网简介 192
    12.3 广域网技术 193
    12.3.1 专用连接 194
    12.3.2 交换连接 194
    12.3.3 Internet接入 196
    12.4 串行通信 197
    12.4.1 简介 197
    12.4.2 串行通信原理 198
    12.4.3 串行通信标准 199
    12.4.4 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 199
    12.5 HDLC协议 199
    12.6 PPP协议 200
    12.6.1 简介 200
    12.6.2 PPP分层架构 200
    12.6.3 PPP帧结构 201
    12.6.4 PPP配置命令和选项 201
    12.6.5 查看接口的PPP配置 202
    12.6.6 PPP的身份认证 203
    12.6.7 配置PPP身份认证 204
    12.7 本章小结 205
    12.8 实践环节设计 205
    第13章 访问控制列表ACL 207
    13.1 ACL访问控制项目设计 208
    13.1.1 项目实训目标 208
    13.1.2 项目实训环境 208
    13.1.3 项目实训需求 208
    13.1.4 项目实训设计 208
    13.2 使用ACL保护网络 209
    13.2.1 什么是ACL 209
    13.2.2 ACL的工作原理 210
    13.2.3 CiscoACL的类型 212
    13.2.4 ACL的放置位置 212
    13.2.5 通配符掩码 212
    13.3 配置标准ACL 214
    13.3.1 命令格式 214
    13.3.2 创建和应用ACL 214
    13.3.3 编辑ACL 215
    13.3.4 配置和编辑标准命名ACL 215
    13.3.5 监视和查看ACL 216
    13.4 配置扩展ACL 218
    13.4.1 命令格式 218
    13.4.2 创建和应用ACL 218
    13.4.3 配置扩展命名ACL 219
    13.5 项目实施 219
    13.6 本章小结 223
    13.7 实践环节设计 224
    第14章 NAT和DHCP 225
    14.1 NAT、DHCP项目训练 226
    14.1.1 项目实训目标 226
    14.1.2 项目实训环境 226
    14.1.3 项目实训需求 226
    14.1.4 项目实施 226
    14.2 DHCP 228
    14.2.1 DHCP简介 228
    14.2.2 DHCP的工作原理 228
    14.2.3 DHCP的消息格式 229
    14.2.4 将Cisco路由器配置成DHCP服务器 230
    14.2.5 DHCP中继 231
    14.2.6 排除DHCP配置故障 233
    14.3 使用NAT扩展网络 233
    14.3.1 NAT工作原理 233
    14.3.2 使用NAT的优缺点 236
    14.3.3 配置静态NAT 236
    14.3.4 配置动态NAT 237
    14.3.5 配置使用单个公有IP地址的NAT重载 238
    14.3.6 配置使用公有IP地址池的NAT重载 238
    14.3.7 查看NAT和NAT重载的运行情况 239
    14.3.8 排除NAT和NAT重载配置故障 240
    14.4 本章小结 242
    14.5 实践环节设计 242
    附录 教学建议 243
    参考文献 24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