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 作者:(美)德鲁克 吴振阳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19248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182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引向不正确的轨道。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 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管理的新范式2.战略——新的必然趋势3.变革的引导者4.信息挑战5.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6.自我管理。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世纪转折之际献给读者的这部著作,介绍了21世纪头几十年间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将会出现的几个主要趋势。这些趋势包括人口老龄化、知识工作者队伍的崛起、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边缘化等等,这些趋势将给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作者的预测不仅基于对欧洲印刷革命以来西方社会五百多年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建立在自身在欧美管理理论和实践前沿五十多年的亲身历练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本书将把丰富的思想营养呈献给那些希望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的管理工作者,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鸣谢
    **章 首先确立使命:***角色
    1奉献精神
    ……
    编辑推荐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引向不正确的轨道。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 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管理的新范式2.战略——新的必然趋势3.变革的引导者4.信息挑战5.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6.自我管理。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世纪转折之际献给读者的这部著作,介绍了21世纪头几十年间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将会出现的几个主要趋势。这些趋势包括人口老龄化、知识工作者队伍的崛起、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边缘化等等,这些趋势将给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作者的预测不仅基于对欧洲印刷革命以来西方社会五百多年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建立在自身在欧美管理理论和实践前沿五十多年的亲身历练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本书将把丰富的思想营养呈献给那些希望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的管理工作者,以及渴望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与人生的知识工作者。 书评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一个普通的周六上午,我和一群朋友互致问候,一起开心地聊天、唱歌,推心置**长谈。这些朋友背景不同、性格迥异,却有一样的服饰和相同的处境,他们都是服刑的犯人,我称其为“囚友”。时至**,我本人跟这群特别的朋友一起生活、共同成长已有23个年头了。他们早已成为我生活、生命中的一部分。仔细算来,我过去在监狱里服务的时间,已超过了很多“囚友”坐牢的时间。他们都开玩笑地说,他们是“有期徒刑”,我则是“无期徒刑”。
    常有人问我,为何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心力,坚持公益服���这么久。其实对我而言,这既非坚持也非牺牲,因为在这种服务中我得到了满足,看到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我只是感觉弹指一挥间,23年这么快就过去了。我深信,如果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计较做了多少或者多久,只会永远觉得做得不够。在内心深处我乐于并喜欢公益工作,因为我相信“爱”能改变一切,而且这些年头,从监狱服务中我悟出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这是在书本上无论如何都学不到的。就是因为一点体会,变成我的一点动力,总是希望多去服务一次,而每去一次又使我多了一点动力,这仿佛成了一种循环,不知不觉中就飞逝了多个年头。感谢上天没有让我坐牢,却能了解坐牢人士的内心,更让我的儿女深深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犯罪的恶果。有时我不禁在想,到底是我帮助了他们,还是他们帮助了我?可能这就是“生命影响生命”吧!
    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参与公益服务,感受到了其中的甘甜(当然也有艰辛),所以我就有了一个**人生目标的模式。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服务于社会,非营利组织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非营利组织通常聚集了一群认同同一理念的人,组织的使命和这些人的价值观极其一致,加之,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是取之于社会亦用之于社会,它们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富足”。因此,与商业机构相比,非营利组织一般寿命更长。但是,在我看到过的非营利组织并非都能扬帆远航。有些组织风光一时,但是无法长久;有些组织初衷很好,却不能发展壮大;有些组织成功运作一段后,***的诚信却出了问题。这些非营利组织的起起落落说明,经营非营利组织仅有激情、热情和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建立起健康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大的专门服务于女孩的组织——美国女童子军,这个组织是1912年由乔治亚州萨文那的朱莉娅?歌顿创立,至今已近百年,并已在一百多个**拥有几百万女孩会员和几十万名成人志愿者。这个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有明确的服务人群,为年少的女孩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提供帮助。旨在帮助女孩子们充分发掘个人潜力,对她们给予鼓励和肯定;增长理解与尊重他人的社交能力;树立指导她们行动和思考决定的价值观;在为世界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发挥才干、领导技能和协作精神。德鲁克先生在90年代已为女童子军的顾问,并帮助它们设计了一套“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评估工具”,使其整个组织的领导力和有效性大量提升。从中可看出,这个组织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是以创新的动机、鲜明的使命、有效的管理及自身运行模式不但得到了它所服务对象的认同,而且赢得了社会的支持。所以对非营利组织而言,除自身**良好的动机外,明确的使命,清晰的目标,正确的策略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都为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而去年本人跟德鲁克遗孀多瑞丝?德鲁克见面时谈及德鲁克先生在他人生*后的20年,除了写作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帮助非营利组织和培养非营利组织的**,帮助组织建立以专注成果、目标导向和实践为主的管理精神。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这本书是德鲁克1990年完成的,十几年过去了,但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仍旧意义非凡。从整个社会的层面看,社会服务机构毫无疑问是维持其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中涉及的管理、责任和绩效问题十分重要,这也是德鲁克*看重的。
    如德鲁克先生所言,组织是社会的器官,要实现其生产力,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组织也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满足个人的情感和发展需要。社会中正常运转的组织都能够发挥以上功能。在物质方面,商业机构发挥着作用,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生活方面的需求。而非营利组织以它志存高远的使命和责任服务于社会,为人们创造价值,实现整个社会关爱、自由、健康、幸福、**、公平和公正的目的。
    德鲁克的这本书经过悉心设计,看到主题就感觉到了其价值非同一般。本书是从使命开始,告诉我们组织存在的目的,然后引入绩效表现,再由绩效的衡量引到如何评价结果,亦教我们怎样发掘所有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后是如何让**发挥自己的潜力。从使命出发,“看待机会、装备能力,全力以赴”是非营利组织不可或缺的三个“必须”。鉴于非营利组织没有财务底线,管理起来存在较大难度。他们往往看到需要就去行动,所以德鲁克强调,因为资源的限制,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有计划的放弃比营利机构更为重要。还有,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领导,*重要的是把工作**放到以组织的使命上,实现组织的目标,展现的是组织的社会价值,而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从使命到绩效,再到策略,德鲁克给我们勾勒出一条清晰、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只帮助一个人,根本不需要什么策略,若要帮助一百人,就需要良好的装备和计划,而要帮助一万人或更多,则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策略和管理体系,将每一个实施环节落实到位。德鲁克在书中提及,非营利组织*大的潜能是发掘外部的资源和人才,尤其是自愿者和董事会。在国内的很多机构中,董事会所起的仅仅是监管作用,没有带动具体运作。而良好运转的非营利组织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主动型的董事会。在德鲁克曾经与David Hubbard的访问中,谈到董事会的四个功能:1、监管者(Governor);2、资源开拓者(Sponsor);3、大使(Ambassador),扮演联结内、外部的角色;4、顾问(Consultant),处理组织特定需要的专业人士。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中的董事会是很大的资源,并应懂得好好运用。
    就在写此文的前一个月,我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书店中看到该书正放在显眼的地方热卖。由此可见其影响力真是历久不衰,德鲁克的管理著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从他的管理著作中得出的管理理念实用、实际,实属经典中的经典。我希望每一个非营利组织的从业人员都能细心阅读,随后付诸实践,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关爱、喜乐与和谐。
    李志刚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 理事长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 理事长
    光华控股有限公司 总裁
    2007年7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