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爱因斯坦?
如果一个想法起初毫不疯狂,也就毫无希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你知道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上学时���现不好,曾被赶出学校。真的,就是他。尽管人们都知道他是全世界*聪明的人之一。
你知道吗?爱因斯坦是一位厌恶战争的和平主义者。真的,他是的。尽管他的研究成果被用来制造*具破坏性的炸弹。
你知道吗?爱因斯坦很害羞,讨厌抛头露面。尽管他是媒体的宠儿,甚至在他去世五十年后的今天,好莱坞还在拍摄有关他的电影。还有T恤衫啊,咖啡杯啊,邮票啊等,到处都印着他那张**的脸孔。
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看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
第二章 天才要做什么?
爱因斯坦喜欢上小学。小学的老师既善良又有耐心。他们都尽力地回答爱因斯坦所有的问题。不过,当爱因斯坦十岁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那一年,他开始上中学。对他而言,那是一段可怕的经历。
有一次,爱因斯坦的爸爸问校长小爱因斯坦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校长的回答是:“干啥都无所谓,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德国的中学非常严格。学生们必须穿制服。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的时候,得像士兵行军一样。而士兵会让爱因斯坦很紧张。在上课时,每个人都要一直笔挺挺地坐着。老师呐喊着下达命令。学生们必须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许提问题。老师要求爱因斯坦阅读和背诵,却不希望他去思考。这一切都让爱因斯坦很诧异,这可不是他的风格。看到老师们这样对待学生,爱因斯坦称老师为“警长”。
数学是爱因斯坦*喜欢的课程——因为数学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只靠死记硬背可不行。在家里,叔叔给他出一些代数难题。代数是与方程式有关的数学分支学科,对爱因斯坦而言,做代数题就像解谜语一样。爱因斯坦还有一本用来自学几何的书。几何学是关于各种形状——正方形、立方体、圆形和球体的数学分支学科。对爱因斯坦而言,几何就像是搭积木。那个时候,爱因斯坦的同班同学还在为学好乘法和除法绞尽脑汁,他却因为问了太多的问题而遭受着处罚。
爱因斯坦在学校里和其他男孩没什么来往。他不喜欢运动,学校的课程也很无聊。
爱因斯坦需要一个哥哥——一个有中学生活经验的哥哥,能引导他慢慢适应中学生活,让他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对爱因斯坦而言,这位“哥哥”就是麦克斯·塔尔梅。麦克斯是一位学医的大学生,是爱因斯坦家的朋友。他经常到爱因斯坦家吃饭。麦克斯很快就跟十几岁的爱因斯坦熟识起来,非常欣赏他的聪慧,从当地的大学借了许多书给他读。
但是,麦克斯并没有真正与爱因斯坦讨论数学。“爱因斯坦的数学天分太高,”麦克斯写道,“我很快就跟不上他了。”不过,麦克斯鼓励爱因斯坦去探索新的兴趣领域。很快,爱因斯坦读起了历史书,并研究宗教。
爱因斯坦一家是犹太人,但他的父母并没有严格遵循犹太习俗。他们还曾送爱因斯坦到罗马天主教小学去上学,就因为他们觉得那是附近*好的学校。但有一段时间,爱因斯坦自己想要严格遵循犹太教的传统。比如,他不再吃猪肉了。像许多人一样,爱因斯坦不相信《圣经》里的一些说法,比如有的篇章说,世界是在短短的六天里创造出来的。这些疑问会让爱因斯坦对宗教再也不感兴趣吗?不,它只是让爱因斯坦对此更加好奇,更愿意去思考。“一切思想来自上帝。”他说。而且,在爱因斯坦以后的生活中,他常说自己作为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读懂上帝的心思”。
爱因斯坦十五岁时,他的好朋友麦克斯去了美国。麦克斯的离开让爱因斯坦很难过。没多久他们家也因为爸爸的生意搬到了意大利,只留下爱因斯坦独自完成学业。好朋友和家人都不在身边,爱因斯坦既孤独又愤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痛恨学校。
爱因斯坦之前从没有正眼看过他的老师,现在更是公开对他们表示不尊重。他声称:“对权威的盲从,是真理*大的敌人。”有一位老师称他为“懒惰的狗”。其他老师也认为,爱因斯坦对别的同学有不良影响,因为他总是提出连老师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终,学校把爱因斯坦开除了。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