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额的特性
定额是科学管理的产物,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定额一般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性。
1.权威性
在建设工程当中,定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这种权威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经济法规性质。权威性反映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要求,也反映信誉和信赖程度以及反映定额的严肃性。
工程建设定额权威性的客观基础是定额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定额才具有权威,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必然涉及各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赋予工程建设定额以一定的权威性,就意味着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定额的使用者和执行者来说,不论主观上愿意不愿意,都必须按定额的规定执行。在当前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赋予工程建设定额以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定额的水平必然会受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从而在执行中可能产生定额水平的浮动。
应该说明的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对定额的权威性不应该**化。定额毕竟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定额的科学性会受到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限制。与此相关,定额的权威性也就会受到削弱核心的挑战。更为重要的,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它们都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自主的调整自己的决策行为。因此,在这里,一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工程建设定额的权威性特征就弱化了。
2.科学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定额是在认真研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的。因此,它能正确地反映单位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从而以*少的劳动消耗而取得*大的经济效果,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定额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制定定额所采用的方法上,通过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不断完善,形成一套严密的确定定额水平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在实践中已经行之有效,而且还有利于研究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时利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