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生物工程技术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当今的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预见,未来的生物技术将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及生存状态。但同时,获得总是要付出代价,作为副产品,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将面临生物遗传学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可以仅从有关人类的两个方面来分析生物遗传学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可能性,那就是基因组图谱、生命与伦理。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的科学家团体宣布,将在未来的七年内编绘出人类的全部基因图,这一计划被称为“人类基因组工程”。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详细调查、破译组成人体遗传物质的35亿对基因碱基。
“人类基因组工程”的科学价值被当年舆论评价为“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健康,关系到遗传疾病、基因病、癌症以及*令人关心的艾滋病的**”。
有了人类遗传基因图,就可以确定各种遗传基因的正确位置。一旦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即意味着“生命百科全书”的问世。有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的生、老、病、死之谜也就一目了然了。既可以对人的遗传性状、行为模式等有所预见,又可以对其他门类的学科产生巨大的影响。难怪人们把人类基因组计划看做是“试图全面彻底了解人体自身奥秘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旦人类基因组图谱被绘制出来,那么从易读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中的DNA来预测人的性状,同时又会使人们面临着涉及人的隐私、婚姻、就业、保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可能出现用遗传基因筛选的方法聘用雇员,从而使带有一组不利基因的人的就业机会受到限制;可能出现不能结婚的遗传群体,这些群体将受到基因歧视。
此外,一旦将人类基因与人的行为表现联系起来,用电脑分析基因对于个人行为的作用,以此预测人的综合能力和可教育程度时,就会存在把遗传检验当做判断人的能力的**尺度,而忽视教育等其他因素对个体的作用。甚至还有某些人、某些团体可能会利用人类基因组图谱翻起遗传决定论的沉渣,点燃种族主义的火种。因此,世界各国众多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呼吁,尽快讨论制订使用遗传信息的政策和立法问题,避免出现与人们期望的人类基因组工程主旨背道而驰的后果。
再就是生殖与伦理。人们都明白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那就是世界上没有长生不死的生物,区别无非只是寿命的长短。每个生命个体在死亡之前,总会以某种方式繁衍与自己性状相似的后代以延续生命,这就是生殖。人类的自然生殖过程是由性交、输卯管受精、植入子宫、子宫内妊娠和分娩等步骤所组成的。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生育时,是否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手段来生儿育女呢?这种设想当然是能够实现的。现在,人们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实验室里通过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生殖技术手段培养出一个婴儿。
人工授精、体外授精和无性生殖是当代三种基本的生殖技术。人工授精可以解决丈夫不育症所引起的难题。现在世界上有不少**有了精子库。体外授精是用人工方法在人体外将精子和卵子放在含有特定营养液中受精,发育到前胚阶段移植到母体子宫内,让其继续发育直至分娩。
现在的试管婴儿还是在母亲的子宫中发育成长起来的。据不少科学家预测,胎儿整个发育时期都在试管中进行的真正的试管婴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到那时,如果不加限制,就会有大批量的婴儿按流水作业的方式成批生产出来。假如果真如此,情形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生物学家霍尔丹在《未来一万年的人种生物学的可能性》一文中叙述了人类实现无性繁殖的可能性。他的设想和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一样,把人的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就可繁殖出克隆人。此外,霍尔丹还设想了一种可能:把两个没有受精的卵子融合起来,就可能繁殖有母无父的单亲人。这些人工生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类生育的自然过程,但也使人们面临****的新问题,并对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家庭和社会秩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不是夫妻,却要实行人工授精,却要让他们的生殖细胞结合、发育、生孩子。精子、卵子、子宫一旦变成商品一样的东西,儿女也就成了商品,他们从存在那**就开始迷惘。通过体细胞克隆或融合形成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子女的概念,而是提供体细胞核的人的复制。克隆人同供核人之间,在年龄上可以相差几十乃至上百岁,但他们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兄弟、姐妹,这太不可思议了。家庭将如何定义谁是父亲,谁是母亲,我是谁?这将会是个十分头痛的难题。
当然,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对“克隆人”的反对呼声还是很大的,这关系到人类的伦理道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人类良知和道德的监控下,克隆人的问题还将继续被研究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