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管理系统要求路面管理人员能够较容易地获取这些数据,对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路管理部门来说,如省级公路局,通常不同的数据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因此,需要这些分支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对于较小的道路管理部门来说,如县级公路局,这些数据可能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所以比较容易获取。无论原始数据的管理���构如何,都要求这些数据的记录具有系统性且易于访问。数据采集的必须性在于路面的维修和养护决策需要采集并且用这些数据。一般来说,路面管理系统都会包含以下的六类数据:路段数据、几何数据、路面结构、费用、环境因素、交通荷载等。其中路段数据主要反映路段的划分和路段的标记;几何数据是指路面的等级和物理特性;路面结构是指道路各层的厚度以及材料的性能;费用数据包括施工、维修、养护费用和用户费用;环境因素包括所有与环境有关影响路面性能的因素;交通荷载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主要包括交通量的大小,随时间的分布以及车辆构成等。
道路管理部门对路段常常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而且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的分支机构因为采集数据的目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路段划分方法。例如,规划部门常常根据交通控制的路段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施工部门一般根据不同的项目来划分路段,而管理部门则常常根据桩号对道路进行较为详细的划分。路面管理系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需要,将路网上所有道路划分为不同的路段,这个过程在路面管理系统里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有四种基本的路段划分方法:里程法、点线法、支节法和GIS法,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里程法在所有路段划分的方法中应用*为广泛,每一条道路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和数字作为标记,并且道路的起点有严格的限制;然后按顺序根据距离起点的远近将里程标注在路段上。
点线法将路网中的主要节点定义为点,所有点之间的路段定义为线;一般来说,交叉口、边界点、路面特性变化点(如路面类型的变化)都可以定义为点。
支节法*早出现在PAVER路面管理系统中,它首先应用在机场路面,后来广泛应用于城市和乡村道路。在机场路面管理系统中,跑道或停机坪被定义为支,而跑道或停机坪中具有相同特性的区域被定义为节;在道路路面管理系统中,一条线路或街道被定义为支,而其中具有相似特性的区域被定义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