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设计力》卷首语
我勉强属于赶上索尼Walkman末班车的那代人,但是身为小镇青年的我,当时是买不起索尼随身听的(“随身听”这个说法还是要特别标注一下:因为更年轻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等同于“便携式磁带录音机”),买松下随身听(稍便宜)也很勉强。更便宜一些,又稍微有点追求的随身听,就是“爱华”这个牌子了,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
当时*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一节电池的索尼或者松下的随身听,就是比两节甚至四节电池的国产录音机经用得多,使用时间能倍数级地优于���产货,且体积还小很多。那种觉得很神奇的心情,和当年苹果公司推出初代iPhone时有点像。之后,索尼推出了MD,更小,但是我记得盘片很贵,买不起。很快MD又被边缘化,同期大概是便携式CD机大行其道的时候,接着直接就是MP3满大街了。再往后,乔布斯回归苹果,推出了iPod,这后面一路下来基本上就是苹果公司在电子产业闪耀光芒,索尼渐渐显得黯淡了。
索尼的工业设计也影响到了乔布斯,很多有关乔布斯喜欢索尼到痴迷程度的故事和例子就不在这儿一一讲述了。**之苹果,是受到昨日之索尼的感召,单凭借这一点,这就足够说明索尼的江湖地位了。
用索尼Walkman的故事开端,是想说,索尼作为日本工业设计的**代表之一,完全可以成为日本作为一个社会和族群的设计力的突出表征。
现如今,就全球而言,就个人相对了解的日本平面设计来说,其发达兴盛和自成气象都是现象级的话题,总是会时不时地被相关研究机构和普罗大众从各个层面拿出来分析。我们还用一整本《知日家宅》特集讨论了日本普通人的住宅状况,毫无疑问,其中有关建筑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开始编辑这本从日本各角度和各层面梳理其设计力的特集时,我个人的思考是,一个或者两个出类拔萃的设计师或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社会的整体设计水准都能保持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通常认为,设计力代表的是一种感性价值,而非逻辑价值,但诚如乔布斯所说:“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设计不只是外表和感觉,设计是产品如何运作。)”所以,我个人的一个看法是,日本作为一个社会从整体上体现出的**设计力,首先是其整个社会从哲学及技术操作层面都梳理出了自己的合理性,都找到了自己良好、持久的运作机制。
设问和答案都在我们采集的素材里,还是一贯的编辑思路,我们尽少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更多不受“污染”的信息给大家。
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