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发业务的发展趋势
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界按照同一规则运作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跨国银行在批发业务的经营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运用现代科技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
一般来说,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总体指导方针是实现更好的便利性、更大的增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原有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改造更新,以客户需要为**组合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立体化、综合产品系列;第二,横向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原有产品线平行,增加新的产品线。因而,为了拓展业务领域和空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成为跨国银行发展批发业务的一个趋势。另一方面,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西方跨国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小企业提供银行服务、信用卡服务、财富管理以及保险服务等。例如,业务多元化是美国银行在经济衰退中保持优良业绩的重要支柱,跨国银行在产品创新中获取收益,降低业务损失。在资产业务创新上,通过贷款证券化,JP摩根大通银行2002年分别对43亿美元工商贷款、72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60亿美元信用卡贷款、34亿美元汽车贷款进行证券化,获取税前收益分别为5300万美元、2.14亿美元、4500万美元、600万美元;通过贷款出售,获取收益分别为262亿美元和388亿美元。
2.集中或选择性发展核心业务
面对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的压力,跨国银行对银行保险、全能银行、产品导向的零售银行或全球批发银行等各种经营模式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视,许多大银行也曾经发展投资银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电子银行、交叉销售保险和投资银行产品等多元化业务,成为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企业。然而随着这种趋势的逐渐逆转,集中或选择性地发展核心业务将成为跨国银行发展的主流,银行将通过分解、外购、合资和合伙的形式经营非核心业务,实现差异化发展。欧洲银行首先加强自身业务重组,集中竞争力较强的核心业务,以求更好地发挥协同效益和比较优势。例如,德国德累斯顿银行重组了其全球资本市场业务,合并债券和股票业务于一个部门内,以便使其产品专家能够同时推销股票和债券业务,争取更多的企业融资业务;同时合并研究衍生金融产品营销、税务产品,并进行量化分析,以产生协同效益。德国商业银行则合并其资本市场和商业信贷业务,削减不盈利的业务和成本,将投资银行业务集中于向企业和零售客户分销高收益的衍生金融产品和结构性金融产品。
3.通过兼并和收购占领银行市场
跨国银行通过并购大肆抢占银行市场的现象在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斯洛伐克等东欧**相当普遍。根据奥地利信贷银行的调查表明,按照资产负债总额统计,跨国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一系列活动,控制了东欧银行市场62%的份额,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KBC银行、奥地利银行、意大利信贷银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涌向东欧市场的。国际性大银行在东欧地区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东欧**的银行业市场的商机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也许不久的将来东欧地区也可能出现第二轮重组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