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上海学生的请愿与斗争 当北平学**动“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传到上海,传遍全国,立刻引起大中学校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上海各大中学校学生和教职人员,首先是纷纷发表宣言和通电,表示坚决支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誓为后盾。其中上海市中等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和80余所中学在发表的宣言中说:“在这国难严重的期间,我们不能不深切认识自身的责任,埋头去干学术救国的工作。但在埋头苦干之中,却也不能不希望政府于此除能以*大的努力,挽回被宰割的命运。我们以为,如果不能阻止有背景的华北的分离运动,则在*近的将来,干涉内政的魔手,必然会从华北逐出中国的主权,用极度的速度,进行华北的殖民地化,即作为征服全中国的账[张]本。所以华北问题,就是整个中国的问题;华北的存亡,也就是中国的存亡。我们现在所望于政府者,是用*坚决的态度、*有效的手段,消弭华北的分离运动。我们反对无限度的退让,反对抱薪救火的行径,并深信倘政府为保障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而为壮烈的牺牲,则四万万余人民每一个人都愿贡献其所有的一切,来作为政府的后盾。”①遗憾的是,对于知识分子们的这份爱国热情和家国忧患,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没有及时给予积极回应。
1935年12月18日,北平学生代表南下至上海,分赴各校接洽。19 日,复旦大学学生率先走出校园,游行到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请愿。市长吴铁城亲自接见,针对学生提出的五点请求,当即给予答复。学生们表示满意,旋即返回学校。其他40多所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共 6000余人,也于当天下午集聚起来,连夜步行,次日凌晨赶到市政府。
“市政府事前得讯,即派员沿途照料,并以学生等漏夜长途步行,至为辛苦,故备有面包茶水,为学生充饥。吴市长等于黎明即到市府,亲自在市府石阶前接见学生,学生见吴市长时全体鼓掌欢呼。”①市长吴铁城向学生们表示慰劳之意,并劝导学生,爱国运动须严守纪律秩序,以免引起其他纠纷,增加政府应付危局的困难。同时,希望学生不要因爱国运动而荒废学业。这样开诚布公的对话,学生们感觉满意,遂搭乘政府事先准备好的数十辆大汽车,返回各校。
12月20日,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公开发表告学生书,言辞诚恳,情真意切,但是受其所代表的党派和政府政治态度和政策水平限制,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们对于时代社会的忧患关切,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政府的更加不信任和叛逆行为。吴铁城在公开信中说: 日来本市各大中学学生,以忧心国难,相率来府请愿者凡数千人。此种爱国精神之表现,吾人自深致同情;且大都纪律严肃,秩序井然,尚能不蹈既往罢课嚣张之覆辙,吾人尤深为嘉慰。惟以人众道远,各校代表值兹隆冬,自宵达旦,长途奔走,吾人除钦佩其爱国情殷外,实又深抱不安者也。铁城睹此现象,寝食不安,朝夕存问,无时不以全市青年学生之**与课业为念。惟际此时令,铁城为爱护青年计,为爱护民族生命所系之青年计,尚有不能已於言者,愿布��悃,幸共鉴焉。
中国不幸,遘此国难。惟是国难之来,初非一朝一夕,万系积历史的世界的种种悠久复杂之因缘所造成,故救亡图存,乃世界上*艰巨严重之工作。复兴民族,尤须举国民众,各自努力其本位,以培养**生命之潜力。吾人所应自效于邦国者,非一时之冲动,非一时之愤慨,乃为**奋斗努力报国之决心与毅力。
**于整个外交方针,早已慎重决定,负责当局亦已一再宣示,政府对于国务之重要,华北之局势以及维护主权与领土之必要,尤已深切注意,且正在努力应付。对于应有的责任,决不推诿;对于应维护的权益,决不放弃。徒以民族积弱之深,致尚未能即时突破此艰难困苦之环境,此全国人民正应痛切自励,矢志真诚,贡其能力,本同舟共济之精神,誓为政府与**之后盾,俾**当局更能有效的应付此艰危之局者也。
本市学生请愿之意见,市府已为转呈**。凡我青年,亦惟有动心忍性,一本沉着之精神,镇静之态度,以助**之应付。
勿乘一时之气愤,勿为虚浮之妄动,转分政府之心力,加重当局之困难。
铁城爱国,未敢后人。惟是历年救国运动,有一无可讳言之弱点,即在以表面误认为实际,以手段误认为目的。
以致舍本逐末,妄用心力,成事不足,偾事堪虞,此实历年民族解放运动所以失败之症结。而中国民气之所以外强中干,未能为对外之助,甚至反为少数别怀不良动机之分子所利用者,此实厉阶。当 1806年德国惨败之后,其爱国哲人费希德氏(Fichte) ,尝开诚昭戒其国民日:“德国**之败,乃我德国全部民众平时种种病态所酿成,今后的战争,为品性的战争,为道德的战争,为知识的战争。”我全市觉悟的青年乎,苟其毋忘德国复兴之先例,幸各记取此哲人之诤言,勿浮嚣,勿盲从,勿越轨,勿违法,勿游。
行,勿罢课。宜各奋其精力,埋头切齿于“知识战争 ”之准备,以争取我民族*后的胜利,以确保并发扬我民族千秋万岁独立不憾之生命焉。
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