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板块和章节布局图
课程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理,全面展开了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结构,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本课程的题目在试卷上占有很高的分数权重,而且对于其他各科内容具有理论贯穿性和知识辐射力。因此在考研政治课程体系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为掌握考试的主动权,必须抓住这门课的课程特征,有针对性地
进行复习。
**,思辨性。与其他各科不同,本课程的内容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本质。几乎所有知识都是“形而上”的,需要运用思维抽象力来把握。无论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都是如此。它有数学、力学一般的抽象性,但却不能测量、计算;它有文学、历史那样的属人性,但又不易描述、记忆。这种思辨性的特点,是由课程的对象决定的。这种思维方式对人的头脑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但刚开始看书时会感到很不适应,无论哪一类考生,都需要先找找感觉,入门之后,就会食髓知味,
复习效果越来越好。
第二,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现象背后的规律的把握,但这种把握不是孤立、跳跃的,而是系统、连续的。这一点在材料分析题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近年来,这类题目的考点设置,往往并不是“单打一”,而是“连环套”。说到底,这是因为复杂的客观世界是一个物质系统,它反映在思维中也必然是一个理论系统。世界只有一个,但对这同一个世界可以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反映,这就形成了角度不同的原理,更
会生成不同角度但又内在联系着的考点。在掌握任何一个原理时,都不要认为只要背下
来就万事大吉
了,必须在原理和原理的联系中掌握原理,在理论框架中定位原理,
需要按理论板块及时归纳。对此,若能从一开始就留意则结果迥异。
第三,应用性。这是本课程考试的根本特征。毛泽东有一段名言,恰似对此问题的专门回答,
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这段话不仅概括了命题方式,连评分标准都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的恰恰就是应用,很多考生下了不小的功夫,该背
的也背了,但真见到题目
还是无从下手,
症结就在于复习的*后一环不到位。成百里,半九十,*后一定要有一个关键环节,应用性思维转换,把原理转换成方法。但凡有所领悟,能力必然大进。
内容概要
本课程共有八章内容。**章具有课程绪论的性质,勾勒了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但考的不多,题目不难。
第二章是*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内容深刻,表述抽象,题目很难,分值很高。
第三章同样是*重要的课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功能强,命题方式多,题目非常灵活,分数权重很高。
第四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重要,概念抽象。第五章是剩余价值学说,内容较难,但题目不多。
第六章是资本主义
发展的历史进程,内容不难,题目不多。
第七章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不难,题目不多。
第八章以专章阐述共产主义理想,内容深刻,题目不多不难。以上八章中,第二到第五章比较重要,特别是第二、三两章,属于****章。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考点呈非均衡分布,**内容前置。从理论内容上,前深后浅。从考点数量上,前多后少。从题目难度上,前难后易。从复习任务上,前重后轻。对此考生宜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