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教材建设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过去我国高校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一门课程使用一种教材。现在许多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大多实行一门课程使用多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引进国外的一些**心理学教材是有必要的。美国密歇根州霍兰市希望学院戴维 迈尔斯(David G. Myers)所著的《心理学》(第9 版)是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是我们讲授普通心理学的优良教学参考书。综观全书,我认为戴维迈尔斯《心理学》(第9 版)具有以下特点:
从内容上看,该书既包含传统的主题同时又与时俱进。作为教科书,其内容是相对稳定的。这本教科书包括引言,共有17 章,其内容依次为心理学的故事,对心理科学的批判性思考,心理的生物基础,意识与心理的双通道,天性、教养与人类的多样性,人的发展,感觉与知觉,学习,记忆,思维与语言,动机与工作,情绪、应激与健康,人格,心理障碍,心理**和社会心理学。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而且还展现了大量的心理学应用的内容;不仅囊括了普通心理学的传统主题,而且还介绍了大量的*新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传统主题新的发展趋势。与第8 版相比较,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新增了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书中引用自2005~2009 年新增的参考文献有1300 条之多!
从结构上看,该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本书各章的结构安排,都遵循从“章节标题→目录→每节启发问题→主体内容→本节回顾→本章复习”,各章*后都有“术语和概念→进一步学习的网络资源”。作者力求以这种结构把每章的内容连成一条线,形成主题或次主题,使读者在阅读每一章时都能形成清晰的整体印象。具体而言,(1)标题下的开篇目录勾勒了整章的内容纲要,每一节主题前提出的问题对该主题内容启发读者思考,这些都有助于读者阅读时把握每一节的内容;(2)文中的黑体词既表明是专业术语也表明需要读者**把握的内容;(3)文中的插图、表格、名家名言等便于读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特写”是补充阅读材料,有助于读者拓展对该主题的理解和应用;(5)每节*后的“本节回顾”是对本节**的概括,通过“自问”、“自测”等问题再次引导读者主动地复习、思考与应用。并且在“本章复习”部分给出了每节启发问题的答案,便于读者检查学习效果,查漏补缺,过度学习。每章*后都提示读者要记住的概念和术语,如果读者要进一步学习,每章*后作者都提醒读者,可登陆本书的网页,以拓展这一章的知识范围;(6)在全书*后的附录部分给出了自测题的答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检验你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培养你的批判精神和锻炼你的动手能力。
从教学理念上看,该书既注**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又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这本教科书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的阐述引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佐证,并采用各种增强理解和强化记忆等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学习内容。与此同时,作者又十分强调学生应批判地去学习心理学。所谓批判性思维,其实就是指要独立思考,不要盲从。本书在批判性思维训练方面采取了不少有力的措施:不仅把阐述心理学任务和方法的**章主题改为“对心理科学的批判性思考”,而且在全书其他各章还设置了许多“批判性思考……”的专栏;不仅阐述了心理学中的传统研究取向(如生物学研究取向、行为研究取向、认知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研究取向、人本研究取向),还阐述了*新出现的研究取向(如进化论研究取向、文化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取向),对于所有研究取向的成果,只要有理有据,即使观点截然不同,都加以介绍;不仅介绍研究结果,而且还介绍研究过程,促使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为经典实验的参与者,鼓励读者去思考这些实验可能会发生的错误,多想一想可能错在哪里,直到能解答自己的疑问为止。这种鼓励独立思考,鼓励质疑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做学问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是李政道所倡导的“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的教学理念。
从语言风格上看,该书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且充满激情。戴维 迈尔斯说,他是为了展现心理学的光彩而写作的。
因此,我认为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第9 版)确实是一本**的心理学教材,尤其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独具特色,始终让师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批判性思维兼容并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学》第9 版的版式设计美观大方,将插图、图表、图文、引言等统一放在舒朗的页边区域,在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便于读者及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我相信这本书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同时也希望读者批判地加以学习。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心理学教科书面世。
本书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参加翻译。各章的译者是:前言、引言(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第1 章(西南大学郑涌教授);第2章(河北师范大学张志杰教授);第3 章(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第4 章(西南大学杨炳钧教授);第5 章(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第6 章(北京大学吴艳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丁锦红教授);第7 章(苏州大学刘电芝教授);第8 章(华东师范大学郭秀艳教授);第9 章(西华大学尹德谟教授);第10 章(广西师范大学李宏翰教授);第11 章(中国政法大学刘邦惠教授);第12 章(中国政法大学杨波教授;苏州大学张明教授);第13 章(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第14 章(华中师范大学郭永玉教授);第15 章(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李媛教授);第16 章(西南大学秦启文教授)。全书由我审校,彭杜宏同志协助我的工作。为翻译这本书,我们花了不少精力。但由于教务繁忙,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当之处乃至错误在所难免,
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黄希庭谨识
2013 年11 月18 日于
西南师范大学窥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