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芝学术思想
白兆芝,男,汉族,1945年11月生,山西省阳曲县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首届硕士研究生。现任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中医药管理局确定成立“全国名老中医白兆芝主任医师传承工作室”。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重视脾胃后天之本,运用中医传统方法,研究完善脾胃肠病学说,在中医药**消化系统疾病和中医内科疑难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代表著作《现代中医小肠病学》。曾获中国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基金奖,2010年被授予山西省“科技兴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一、勤求古训,继承整理易水学派学术思想
从医40年来,白兆芝教授始终坚持对中医古典医籍的学习。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系统研读了中医四大经典原著,听取了任应秋、刘渡舟、方药中、董建华等老师的授课,为自己的中医理论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与同学们集体编著了《黄帝内经注评》、《伤寒论注评》、《金匮要略注评》等著作。在临床实习阶段,系统学习了导师施奠邦教授**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同时在施老师的指导下,系统阅读了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从研究生毕业至今32年的时间里,他仍一直坚持读书学习,长期开展脾胃学说的研究,系统学习研究金、元、明、清时代医家的有关论述,汲取精华,开拓思路。曾系统整理研究脾胃学说创始人张元素、李东垣等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李东垣的脾胃为元气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脾胃泻阴火的**法则等有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他撰写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如《脾胃论辨证论治特点探讨》[1] 、《李杲临床辨证用药特点探讨》[2] 、《李杲内伤发热辨治探讨》[3] 等。
张元素是我国金元时期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医学名家,中国医学史上**的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他是脾胃学派的鼻祖。其著作甚多,但大多残缺。白教授在研究脾胃病学说的时候,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特别是对张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