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作为长官的助手,是具体办事人员,他们应当能讲会写,善于处理事务。从科举考试中选用文化水平高、娴于辞令、工于书法、文理优长、办事能力强的士人为秘书,无疑有效地提高了秘书人员的素质,从而也有利于提高秘书工作的效率。
(二)从文士中聘请
凡选试未通过的进士及第,可求权贵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如再不成,便可到节度使处当幕僚,作秘书官,待任职一段时间后,再由节度使向朝廷**。安史之乱后,藩镇迭起,节度使纷纷割据一方,他们为壮大力量,多从选试落第的文人中聘任幕僚,加上一些权臣,如李林甫等人排斥文士,致使大批文人投奔藩镇,成为各军、镇、州、县的秘书人员。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四次参加省试才合格,三次应选试却均未通过,求宰相贾耽、赵憬、卢迈等人**又不成功,只得投奔宣武军节度使董晋门下为幕僚,替其起草文书、书信。**边塞诗人岑参也在安西节度使幕府中做过掌书记。这些文人虽未通过选试,但已通过了全国性的考试(即省试),文化修养也很高。
值得指出的是,唐代对违法犯规的京官,多贬谪至边远州县任职,称左降官,其中多有任秘书官者,如柳宗元在顺帝时任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等人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司马,即协助长官处理日常事务、具有秘书性质的佐官。有的宰相也被贬任为录事参军。一旦遇到大赦或政局变动,左降官即可“量移”,即移向近京城处任职,或直接返京任职、升官,如德宗时的杨炎左降为道州司马,后政局变动,被召回京城,擢升为宰相。这些秘书官的资历甚高,地方长官对他们都恭而敬之。
(三)从名士中征召
皇帝和宰相往往慕名征召一些名士担任皇宫和三省的秘书官职。如李白和陆贽分别被唐玄宗和唐德宗召为翰林学士,杜甫先后被召为兵曹参军、中书省右拾遗,白居易被征召为门下省左拾遗。
随着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研习书法之风盛行,楷、行、草各派书法艺术趋于成熟,自太宗起的历代皇**喜爱书法,所以,皇**征召、任用书法家为秘书官。如书法史上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虞世南被太宗任为弘文馆学士,参与批答四方章奏,并拟制过不少表奏,太宗还拜他为师,学习书法;欧阳询也被任用为弘文馆学士;诸遂良被任用为起居郎、谏议大夫;柳公权则在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分别被任为翰林侍士、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太子詹事等。这些名士担任皇宫和三省中的重要秘书官职,既提高了所拟公文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秘书官的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