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题技巧
做词句理解型题目要把握的关键是:不能脱离文段简单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词句的本义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综合考虑。
【例题1】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人们在使用“资本”这一概念时对它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义的运动;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又被称为现代资本概念。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资本”这一概念是指()。
A.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B.**属性概念让位于单纯的经济概念
C.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D.**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解析:此题答案为D。文段主要介绍了自20世纪以来,人们对“资本”这一概念的两种理解:一种是**属性概念,一种是自然属性概念。那么,20世纪的“资本”的概念指的就是**属性概念和自然属性概念。答案为D。
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做词句理解型题目的比较实用的方法。
1.划分句子层次
句子层次的划分,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同时往往也是理解重要词语的关键。一般而言,词句理解型题目句子层次的划分,只要抓主干(主谓宾)即可。
【例题2】*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之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为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之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解析:此题答案为D。“过渡阶段”所在原句为“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为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删掉用作修饰的词语,剩下的主干为“居住方式视为过渡阶段”,由此可快速锁定答案为D。
2.巧用修辞提示
运用了修辞格的词句,在理解词句含义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对解题助益良多。考生可参照如下顺口溜:
词句理解六辞格,喻象反双借与对。
比喻关键找本体,象征则要看对象。
如果理解反语意,褒贬互换要记牢。
双关你要想一想,到底它双的是啥。
借代种类有很多,抽象意义*常考。
对比要比比变化,有变无变意不同。
“喻象反双借与对”,即比喻、象征、反语、双关、借代与对比。
对词语、句子比喻义的理解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理解词句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句的象征对象。
理解词句的双关意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借代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以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特征代本体(如“旌旗十万斩阎罗”中借“旌旗”代军队)、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于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等,其中具体代抽象考查得*多,因此在做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对表示抽象意义的概念,可首先从借代义的角度来考虑。
而对比的话,则需从对比的结果来判断。
【例题3】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了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了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B.价值取向C.道德水准D.兴趣爱好
解析:此题答案为B。“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这两点都具有倾向性,选项中只有B项“价值取向”有倾向性,*符合文意。
“颜色”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示某种借代义,暗含某种倾向。如“有色眼镜”,表示的是看待人或事物所抱有的成见。又如“举白旗”,表示的是选择投降。再如“颜色革命”,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与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所以,在看到“颜色”这个词语或表示色彩的词语时,考生应联想到它的借代义,再结合文段即可快速解题。
3.妙用排除法
无论是做什么题,排除法通常都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不同题型所采用的排除角度不同。做词句理解型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排除:
(1)与词语、句子本义相反的选项(运用了反语手法的除外);
(2)代入被考词语所在原文位置后,与句意不符或不合生活常理的选项;
(3)偷换了事物概念的选项。
【例题4】体育竞技掺入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会驱使一些人走向**。虽然目前运动员的自然能力仍占主导,但是如果有**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运动员日常不需要严格训练,而是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这与驾驶着摩托车去参加百米竞赛是否有本质区别?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也将成为科学的两难。
“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中的“这”指的是()。
A.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
B.科技手段的作用超过运动员的自然能力
C.让运动员的自然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D.体育竞技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走向**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乍看很难下手,感觉不好理解,但若用排除法,则比较容易得出答案。C项与文意相反,可直接排除;D项代入“这”所在原文后为:“体育竞技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走向**”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也将成为科学的两难。但是,体育竞技走向**与“科学的两难”没有什么关系。A项迷惑性比较大,之所以不选是因为它偷换了概念,原文说的是增强“运动员”的体质,A项偷换成了所有人的体质。
4.理解代词所指适用就近原则
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故我们解题时,一般从上句开始寻找,并依由近及远的规律,遵从就近选择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