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财政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财政学

  • 作者:郝书辰 岳军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1802
  •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01日
  • 页数:323
  • 定价:¥33.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系列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质量与特色并行。本系列教材从选题、立项,到编写、出版,每个环节都坚持“精品为先、质量**、特色鲜明”的原则。严把质量关口,突出财经特色,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精品教材。
    2.教学与科研相长。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研究要为教学实践服务,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共同提高。本系列教材汇集各领域*新教学与科研成果,对其进行提炼、吸收,体现了教学、科研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
    3.借鉴与创新并举。任何一门学科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本系列教材编写中始终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理念,舍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探索,充分展示当今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 财政学_郝书辰,岳军 主编_经济科学出版社_
    文章节选
    2.按照财政风险发展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初始性风险、发展性风险和结局性风险。初始性风险是指财政风险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财政风险所对应的两种可能性尚未充分显露出来,即很难判定财政运行是朝有利的方向发展,还是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发展性财政风险是初始性风险的发展和继续。在风险发展的这一阶段,财政运行是朝有利的方向发展,还是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已经明确显露出来。但发展方向仍然有调整、逆转的可能,财政行为主体完全可以通过行为方式的调整来实现有利的发展方向、避免不利的发展方向。结局性风险是指财政运行所对应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确定的趋势,虽然结果尚未*终出现,但行为主体已经丧失了通过调整行为方式来实现好的发展方向的可能。之所以还称之为风险,是因为从理论上讲,仍然存在两种可能性,但二者转化为现实的概率已经不相等了。所以,就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而言,主要是针对前两种风险。因为后一种财政风险,无论是对应收益还是损失,其发展方向都具有确定性。
    3.按照财政风险的显露程度,可将其分为显性财政风险和隐性财政风险。所谓显性风险是指各种风险因素已经显露出来,人们可以较为容易地认识到、感觉到的风险。如财政赤字风险、国债风险等。隐性财政风险主要指各种风险因素尚处于隐蔽状态,不易被察觉感知的财政风险,隐性财政风险起因于政府的或有负债,即没有纳入政府预算的负债,其主要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以法律条文或合同方式加以承诺的,在特定条件下会成为政府负债的一些项目,这类或有负债主要是由政府财政的担保行为而形成;二是政府虽然没有承诺承担清偿义务,但是当这类负债出现支付危机时,不得不由政府承担*后支付责任的或有负债(如国有企业亏损、银行不良资产以及社会保障支付的风险),这些或有负债并不构成政府的现实债务,但一旦出现问题,其中的相当部分必然由政府承担*后的偿债责任,由此而带来的财政风险为隐性风险。
    4.按照财政风险影响层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财政风险。宏观财政风险是指财政的宏观资源配置行为和宏观调控行为存在的风险,其影响的是经济的总量;中观财政风险是指财政在宏观资源配置比例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在确定自身的资源配置结构以及对私人经济部门的资源配置结构进行调整时所面临的风险,其影响经济的结构;所谓微观财政风险是指财政的微观资源配置行为即财政对具体的财政支出项目和方案的选择以及财政对私人经济部门微观资源配置行为的调整所面临的风险。由于宏观和中观财政风险所造成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所以两者成为我国财政理论界所研究的财政风险的主要内容。
    ……
    目录
    **章导论
    学习目标
    学习**与难点
    **节财政的存在及发展
    第二节财政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财政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二章公共产品
    学习目标
    学习**与难点
    **节公共需求
    第二节公共产品原理
    第三节公共选择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三章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
    学习目标
    学习**与难点
    **节政府职能
    ……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