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软件开发与软件架构
QQ咨询:
有路璐璐:

软件开发与软件架构

  • 作者:仲萃豪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2801
  •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01日
  • 页数:145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382801
    • 作者
    • 页数
      145
    •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01日
    • 定价
      ¥3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主要面临着开发效率低和需求适应性差两大难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的软件架构。《软件开发与软件架构》主要探讨开发大型应用软件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分布式系统应用软件,并以软件架构为主线对各种典型模型、方法和工具进行讨论。 《软件开发与软件架构》作者是我国**的软件工程专家。书中内容从哲理、原理、方法技术和实践四个方面展开,是作者多年科研成果、经验与感悟的总结,反映了软件工程领域技术热点与发展趋势。 《软件开发与软件架构》适合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适合相关领域的软件架构师、软件工程师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文章节选
    **部分哲理
    第1章大型应用软件架构与软件开发的认知体系第2章软件架构与软件开发基础
    第1章大型应用软件架构与软件开发的认知体系
    计算机科学从诞生起虽然仅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发展速度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任何一门学科从萌芽、发展到成熟,必须要解决哲理、原理、方法技术、工程管理和实践五个层次的问题,由此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学科的成熟度。在这一过程中,任何方法、技术与工具都是由于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需求而产生的,而衡量其成熟度,就要看它是否真正解决了社会的需求,是否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以及是否已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和工程管理体系。就软件架构与开发而言,围绕上述五个层次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研究软件开发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进一步解决相应的工程管理问题。因此,认知观在软件开发的发展史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同的认知观决定了不同的软件架构与开发方法,认知观是原理和方法的出发点,是灵魂。我们将上述思想称为软件架构与开发的哲理。
    软件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软件开发长期以来存在“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适应差、维护难”这五大难题,早期称为“软件危机”。“危机”震动了软件界,为此,学术界和产业界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而对这些技术与方法需要从一个客观、统一的视角进行审视。本章将从认知观的角度,来讨论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每种方法和技术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从哲学的高度,分析、评论与比较软件行业发展中的一些里程碑式的关键方法与技术。
    1.1 面向过程思想的认知观
    1.1.1 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与软件工程
    20 世纪60 年代末到20 世纪70 年代初,出现了大型的软件系统,如IBM360 系列机操作系统和美国三大航空公司分别开发的机票预订系统等。这给程序的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大型系统的研制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IBM 公司当时采用的是大兵团作战方式,类似于“大跃进”时期的人海战术。每个操作系统的
    版本都要花费3000 人?年以上的工作量。可是,研制出来的产品可靠性差、错误
    多,维护和修改也很困难。当时,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软件危机”。
    “危机”震动了软件界。一方面,程序设计的传统习惯和工作方式导致了不清晰的程序结构,很难保证程序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程序设计工具的严重缺乏也使大系统的开发陷入困境。追根溯源,人们开始重新研究程序
    目录
    前言
    **部分 哲理
    第1章 大型应用软件架构与软件开发的认知体系
    1.1 面向过程思想的认知观
    1.1.1 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与软件工程
    1.1.2 对SASD方法的责难
    1.2 面向对象思想的认知观
    1.2.1 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
    1.2.2 对面向对象思想的责难
    1.3 面向构件思想的认知观
    1.4 从认知观的变迁看新时期的认知观
    1.4.1 “否定之否定”的认知过程
    1.4.2 一种新生产工具的出现可能构成一个新里程碑
    1.4.3 对软件架构技术的进一步认知
    第2章 软件架构与软件开发基础
    2.1 软件架构的基本概念
    2.2 基于构架/构件的开发模型的各阶段
    2.3 软件体系结构的作用和意义
    2.3.1 开发软件各阶段的体系结构
    2.3.2 软件体系结构的实例
    2.4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2.5 基于工作流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实例
    2.5.1 ARIS角色法需求建模
    2.5.2 事务处理参考模型
    2.5.3 几种常见的体系结构
    第二部分 原理
    第3章 面向过程的结构化软件架构与开发模型
    3.1 结构程序设计的由来
    3.2 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
    3.3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示例
    3.4 结构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
    3.4.1 基本控制结构
    3.4.2 基本数据结构
    3.5 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3.6 从结构程序设计发展到程序设计方法学
    3.7 操作系统架构设计实例
    3.7.1 分层的虚拟机架构
    3.7.2 进程概念
    3.7.3 模块程序
    3.7.4 各层之间的接口软件
    第4章 面向构件的阶段化软件架构与开发模型
    4.1 提倡软件复用的原因
    4.2 软件复用的概念
    4.3 软件复用的历史
    4.4 软件复用的形式
    4.5 软件构件的定义和技术
    4.5.1 构件模型
    4.5.2 构件的获取
    4.5.3 构件的表示和检索
    4.5.4 构件组装
    4.6 构件分类
    4.7 基于构件和架构技术的软件生产线
    4.7.1 三阶段开发模型的特点
    4.7.2 非技术因素
    4.8 世界**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开发模型
    4.8.1 产品的生命周期
    4.8.2 多部门合作的模式
    4.8.3 项目管理系统
    4.9 二进制代码构件的组装
    4.10 平台
    4.10.1 操作系统平台
    4.10.2 基础层通用平台
    4.10.3 业务层专用平台
    4.10.4 展现层界面平台
    4.11 构件的分类与构件之间的关系
    4.12 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实例
    第5章 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软件架构与开发模型
    5.1 分层体系结构
    5.1.1 二层结构的缺点
    5.1.2 三层结构的兴起
    5.1.3 三层C/S的基本结构
    5.2 中间件
    5.2.1 三层结构产生的新问题
    5.2.2 中间件的发展历史
    5.2.3 中间件的定义
    5.2.4 中间件的作用
    5.2.5 中间件的分类
    5.3 中间件模型和形态
    5.4 国内外中间件发展情况
    第三部分 方法、技术和工具
    第6章 需求工程
    6.1 引言
    6.2 需求工程要解决的问题
    6.3 客观系统需求功能的描述
    6.4 需求工程的两种典型方法
    6.5 形成应用软件客观系统模型的需求工程
    6.6 ARIS需求建模方法
    6.7 应用软件功能需求的获取方法
    6.8 美国软件公司的需求工程方法
    第7章 领域工程
    7.1 领域工程的定义
    7.1.1 领域工程的概念
    7.1.2 领域工程的任务与步骤
    7.1.3 企业信息系统的三种数据环境
    7.1.4 企业信息系统的三种基本职能
    7.2 主题文档的概念
    7.2.1 主题数据库
    7.2.2 主题文档库
    7.2.3 主题文档分类
    7.3 文档构件系统的优点
    7.4 领域构件对象的识别
    7.5 基于主题文档的领域分析
    7.6 主题文档的提取
    7.6.1 主题文档库的设计原则
    7.6.2 主题文档库规划的基本步骤
    7.7 SDBDA方法示例
    7.7.1 领域总体描述
    7.7.2 业务描述
    7.8 领域构件类的提取途径
    第8章 UML建模
    8.1 建模的原因
    8.2 UML的形成过程与特点
    8.3 UML的内容
    8.4 模型与UML
    8.5 UML的意义与影响
    8.6 采用用例图实现需求工程
    8.7 UML的图形表示方法
    8.7.1 类图
    8.7.2 序列图
    8.7.3 状态图
    8.7.4 活动图
    8.7.5 组件图
    8.7.6 部署图
    第四部分 SOA与软件开发方法
    第9章 SOA与软件开发方法
    9.1 引言
    9.1.1 三层体系结构的缺陷
    9.1.2 创新软件技术
    9.1.3 面向服务的架构
    9.2 面向服务的计算环境及其演化
    9.2.1 计算环境的概念
    9.2.2 计算环境的演变历程
    9.2.3 SOA计算环境
    9.2.4 用BPEL语言描述业务流程
    9.2.5 企业服务总线
    9.3 面向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9.3.1 服务的概念
    9.3.2 BPEL4WS的概念
    9.3.3 BPEL的基本特性
    9.4 SOA的基本概念
    9.4.1 SOA的架构风格
    9.4.2 SOA的业务驱动方式
    9.4.3 产生SOA的条件与基础
    9.4.4 SOA的定义
    9.4.5 SOA的特性
    9.4.6 澄清几个易混淆的概念
    9.5 SOA方法学
    9.5.1 SOA的重要特性
    9.5.2 一套完整的开发方法学
    9.5.3 SOA分析和设计的任务与方法
    9.5.4 采用企业服务总线集成系统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