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触变量,)L/Y-P)r伺即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率,从本质上说,反映的是资金的成本,是投资的成本,因此对投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利率升高,投资的成本就高,人们则更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相反,人们则会多储蓄而少消费。这是利率在宏观层面的影响。同时,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产价格的走向。因此,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极重,是国民经济的风向标。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在边境贸易活跃的东盟**被大量使用。人民币已被周边**和地区如:越南、缅甸、泰国,作为支付和结算工具。为满足贸易结算的需求,边境地区大量地摊银行、地下钱庄等以“民间银行”形式存在。东盟的一些**也已经开办或计划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人民币在境外形成现钞流转**。从本币结算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周边**和地区的广泛流通和使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可视为需求引致的区域化。
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若干有利条件。**,我们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第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外汇市场的完善。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施市场化的,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汇率形成趋于更富弹性。而外汇市场在市场交易主体、交易工具和交易规则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这些都将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交易和避险机制。第三,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人民币的国际关注程度越来越高。1998年以来,人民币对世界货币的汇率呈持续升值状态,对外偿付能力增强;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的增长率基本稳定在15%左右,人民币的坚挺使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提升。第四,人民币区域化的深化奠定国际化的基础。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工具,扩大了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通程度和在全球国际贸易中的结算份额。通过人民币自身的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交易惯性,客观上有利于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区域化程度的加深,奠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尽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以上若干有利条件,但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立足亚洲,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第二,大力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第三,放松资本管制,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第四,打造上海国际金融**。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改革开放的长期战略是相匹配的,人民币的国际化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获取国际铸币税收益,中国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是我们同时要意识到,正如上海短期内不可能取代纽约的地位,美元霸权的衰落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决定了人民币只能走渐进式的国际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