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匹马
2011年我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这是1953年以来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因为内容很长,这里只提炼大家*关注的两个要点:**,经济增长把促进消费放在**位;第二,要从国富变民富。大家只记住这两点就够了。
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宏观上是靠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匹马拉动的。无论哪一匹马跑起来,都会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只要三马并驾齐驱,中国经济增速就能达到9%以上。
我们过去那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全国到处铺铁路、修公路、建机场,又有全世界*长的高铁,不断追加投资把经济规模做到了世界第二。政府在投资,国企在投资,民间和外企也在投资,靠投资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不往下掉。之后我们又启动了一匹马,就是扩大出口,当世界工厂。珠三角、长三角包括山东都以出口为经济导向,靠出口拉动整个经济,外贸���差急剧增加。
大家也看到了,我国这些年之所以还能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那是因为出口和投资这两匹马跑得都很快,但一直拖后腿的那匹马就是消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我国这几年出口严重受阻,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也快到一个临界点上,再不刹住必定爆发严重通胀,还会连锁产生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只有让消费这匹马尽快赶上去才能减缓经济失衡,要不就会“翻车”。
因此,“十二五”规划把促进消费放在经济增长的首位是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政府决心用消费拉动未来中国经济,这意味着凡与消费相关的行业都将得到**产业政策的积极支持,至少五年之内如此。消费促上去了,对各行各业都是巨大商机,尤其服务业必将大发展。中国有13.4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增加一元钱消费,这是多大一个市场?这就是中国*大的商机!然而,在中国刺激消费难不难呢?我们先来看消费的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消费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其比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为2009年的48%。这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或地区的平均水平。
消费率,即*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情况直接反映一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及运行状态。2005年中国的消费率是50%,就是说你挣的钱一半花了,一半存了。而美国的消费率是85%,人家只攒下15%的收入。*新统计显示,美国的消费率这些年大体维持在85%左右,现在可能向下一点。而中国这几年消费率持续走低,现在已经不到50%了。
为什么中国人现在钱比过去挣得多了,而消费率却低了呢?难道大家都拿钱买房了吗?买房不算消费,算投资。或者是拿钱干了别的?为什么收入不低消费却持续低迷,而且跌破50%?如何提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才是政府该考虑的问题。你想刺激消费吗?那先得增加国民收入;怎么增加收入?你得先增加生产,要多创造财富;然后你才有可能让国民增加消费。
想靠增加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就要全面提高国民消费规模和水平,这样才能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从追求国富转变为强调民富的施政目标。
从国富到民富
什么叫国富?就是**富裕。什么叫民富?自然是百姓富裕。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富裕了吗?确实富裕了;可百姓富裕了吗?当然远远不够。百姓的生活有保障,未来有预期,他们才可能增加消费。
这里有一组数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每年以10%的平均速度在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为24%,比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率高出14%。城市居民收入年增长率为8%,农民收入年增长率为4%。通过这一组数据就看出问题来了:**是越来越富,政府也越来越强,而百姓特别是农民却没有跟上。从一味追求**的富裕转到实现百姓的普遍富裕,是政府这五年奋斗的一个目标。只要简单一算:财政年增24%,农民年增4%,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等于广大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的6倍,这是多严重的问题?我们问,三十年改革开放创造的巨大财富去哪里了?大半装进各级政府的口袋。
要从国富变成民也富,难度远超出想象。刺激百姓消费,政府得先拿出钱来,比如发放专项补贴,或者减免税费,要不大家凭什么增加消费?
举个简单例子。我的一条围巾戴了好多年,当时用十元钱买的。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织出围巾不断出口换汇。美国妇女裹上中国制造的围巾,付出美元,这些钱都成了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这些年,中国外汇收入越来越多,政府全兜着嫌负担太重,就一转手又捅给美国人,拿回张纸,叫作美国政府债券。这张纸眼下还不能花,必须先找到下家接手,或者到期了再换回现钞才行。你说围巾还在美国人脖子上围着,钱又拿回去先让他们花着,那我们在忙活啥呢?
自清末以来,历代政府都恨不得把凡是能出口的东西统统运到海外,以换回急需的外汇,这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到海外拼命招商引资,另一方面**政府又拿着大把外汇去买外债,这是近几年我们自己做的好事。现在美国人没那么多钱买中国围巾了,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美元了,如果政府不买那么多美债,而给五亿中国妇女每人买一条新围巾过三八节,能行吗?
这就遇到两个问题。**,我们有那么多钱吗?第二,有钱我们就舍得花吗?我告诉大家,舍不得。我这条围巾戴了好多年,我不舍得换。有一条足够用,就不必买第二条。为什么我不舍得买,大家也不舍得买,全国人民都不舍得买,却出口让外国人去消费呢?
因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好:我们老了有人养吗?生了病有钱治吗?孩子受教育有钱付吗?这个月房租交得上吗?下个月生活费有来源吗?……即使大家兜里有几个钱,谁也不敢轻易撒手。如不能从制度上解决人们的教育、**、就业、养老和其他社会保障问题,即使你有钱也不敢花,因为你无法预期未来各种风险,尤其是物价不停地涨会把你一家人的生计豁开多大缺口。
这就是中国目前的困境:东西是生产不少,可外国人没那么多钱买了,多数中国人更没钱买,有点钱的中国人也不舍得买。刺激消费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只有打消教育、**、养老这些*基本的生存顾虑,大家才敢拿钱出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