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新历史学派和费边学派提出福利**的设想,他们认为如果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容易引发劳资矛盾。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导向下,社会救助模式得���了建立和发展。
然而,以亚当·斯密(1723-1790)、杰里米·边沁(1748-1832)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崇尚个人自由,主张**和政府对经济和社会采取放任主义和不干涉原则,他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只会滋养更多的懒汉与社会寄生虫;个人面临的社会风险是社会筛选机制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和政府不应该对公民负有社会救济的职能。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877-1959)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主张**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救助制度。庇古的理论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个命题是: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第二个命题是: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庇古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个福利命题不言而喻.而第二个福利命题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是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该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具有递减趋势。由此可知,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小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或者说,当一个人比较富裕时,额外1元钱的效用比较低,而当他比较穷时,额外1元钱的效用比较高。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庇古认为,如果**通过累进所得税政策,把向富人征得的税款用来救济穷人,可以增加货币的社会总效用,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大化。
在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1898-1984)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的可测量性和效用的**较性不能成立。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等人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1939年,卡尔多发表“经济学的福利主张与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一文,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等人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庇古的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之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根据效用序数论,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第二个命题,即反对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