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妈妈说出的“太好了”三个字,为什么对孩子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因为这三个字表达了父母对孩子巨大的信任,激励着孩子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这样就调动了孩子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这就叫“先接受现实,再改变现实”。有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的人,一生中不会被任何困难和挫折打败,他总会有办法站起来,再重新开始,总是会想办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人,不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2.
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别人长处的人是*能行的人。如果你换一种心态,学会为别人的优点高兴,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你就会发现你周围的每个同学都是奇迹!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都有一双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但表现出来的才能各有不同:有的同学擅写会画,有的同学能歌善舞,有的同学勤于思考,有的同学善于动手……
聪明的人善于取长补短,愚蠢的人却爱嫉贤妒能,“我能行”的人会主动为别人加油,而“我不行”的人看谁都不行。
3.
司马光有言曰:“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古人的话,对今天的母亲来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父母来说,这**的孩子是属于你们的,但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这个孩子是要担负重任的。当溺爱他时,可能在想:孩子还是孩子!可是父母忘记了:孩子将要长大成人。一个孩子的未来命运永远是父母的工作,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也同样掌握在今天父母的手中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所创办的学校的墙壁上挂了这样一幅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他回答说:“对于7
岁的孩子,‘爱自己的妈妈’更容易懂,也容易做,能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基础。”
可以想象,一个从不爱父母、不爱同学、不爱老师的孩子,长大能爱祖国、爱人民吗?一个不爱国、不爱家的人,能够尽心竭力地去建设祖国21
世纪的大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