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景人物面部看得十分清楚,人物面部的缺陷会在近景中得到突出表现。因此,在造型上要求细致,无论是化装、服装、道具都要十分到位、生活化,不能露出破绽。
5.特写的拍摄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敏锐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表现的局部,方便观众窥见事物的内在。
有时为了拍摄人们无法接近的物体,可将镜头推成特写,用长焦镜头去有效地压缩物体与镜头间的纵深距离,虽然这样会产生肩扛难稳定和色彩还原不饱和等现象,但它仍不失为在此情况下缩短被摄物与镜头距离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是人物采访和特写画面中实现虚实对比的有力手段,既可以将主体有效地从虚化的背景中抠出来,也可以实现虚化前景、凸现主体的目的。
拍摄和运用特写画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构图一定要饱满。尽可能剔除一切多余的形象,对形象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空。
准确控制曝光量。对过暗或过亮的物体不能依赖摄像机的自动光圈系统,而应用手动光圈将曝光量调到合适位置,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直接影响画面景物的质感和色彩的饱和度。
对焦准确,一般人物头部特写要将焦点定在人物的眼睛上。
特写使用不要“过滥”。特写镜头不利于表现完整空间和整体形象,要与其他镜头配合使用,否则会造成空间混乱与物体形象不确定。
电视新闻摄像没有刻画人物的任务,一般不用人物的大特写。在电视新闻中,摄像师经常从脸部特写拉出,或者是从奖章、鲜花、灯具等拉出,用得精当,可起强调作用;用得太多,则会导致观众视觉错乱。
电视摄像师是否**,其中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捕捉到生动而形象的细节镜头。电视的画面好拍,细节难找,因为捕捉精彩细节的能手往往要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和艺术体验,而这种素质,正是目前我国电视从业人员*缺少的。
(二)布光技巧
对被摄现场的被摄物体进行布光时首先应有一个总体构思,除了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表现被摄体外,还要考虑此段画面光调与前后画面的衔接。具体布光过程中的基本步骤为:
确定摄像机拍摄的机位及机位运动的路线。
确立主光的光位,对被摄体做初步造型。
配以辅助光来弥补主光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被摄体的造型。
为了区别主体与背景,增强被摄体的空间感,可运用轮廓光勾画出被摄体的轮廓线条。
根据现场光线条件,使用环境光交代背景空间,进一步突出和烘托被摄主体。
如果被摄体某个局部不理想或特点不突出,可用修饰光、眼神光等做修饰性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