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变化技能的概念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对学生产生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它能使教学充满生气,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的主要因素。我国教育工作者经常用“文似看山不喜平”来形容教学的变化。国外教育工作者也有“变化是兴趣之母”的说法。
3.3.2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1.做好铺垫
教师在变化前要做好铺垫,使变化流畅自然。例如:在讲新课前,可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上一节课的要点或与本节有关的知识叙述出来,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2.变换方式
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听课情况,教师变换信息传递方式或教学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领会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师生交流
在进行变化时,教师要注意���生的反应,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变化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
3.3.3变化技能的类型
变化技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教态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变化、师生相互作用方式变化。
1.教态变化
教态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口语、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以此向学生传递信息,相互沟通情感的一种行为方式。教态变化是*常用的、也是*便捷的教学技能之一。常用的教态变化有动作的变化、声音的变化、适宜的停顿和表情的变化等。
(1)动作的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动作的变化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的局部动作。
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课堂上的走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在讲课时并不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上,而是适当地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做练习、讨论、实验等活动时,教师在学生中间走动,缩小老师和学生之间空间与情感的距离。同时,在走动中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难,了解情况,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