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美的类别
美的类别就是根据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所呈现的美所属的不同范围而进行的分类。面对现实世界中美的事物,主体凭借其外在呈现的方式,结合常识与经验,就能够在头脑中对美所属的范围进行大致划分。主体这种仅凭自身经验与事物外在呈现的方式对美所属的范围进行的划分,我们就称之为美的类别,它包括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别。
**节现实美
现实美,即指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
一、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相互联系的人的总体,包含着人与物和人与人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基本的是人对自然的认知、改造关系,主要体现于社会实践;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因人与物、人与人这两种关系所形成的美也就是社会美,它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实践的美和社会主体间关系所形成的美。它广泛存在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关系等各个领域中,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美”是我国当代美学提出的一个美学术语。虽然西方美学和中国古代美学都对与社会美相关的问题进行过讨论,但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例如,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实际上就包含了对文艺社会功能的肯定。在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黑格尔提出的“伦理的美”等,也都与社会美的问题相关联。当代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一般很少谈社会美,实际上它非常重要,因为社会美正是美的直接展现”①。
(一)社会美的表现
社会美首先以感性存在的方式存在于劳动活动过程中,体现着人的创造与智慧。李泽厚说:“社会美首先存在于、出现于、显示于各种活生生的、艰难困苦的、百折不挠的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以及其他方面(如革命斗争)的生活过程中。”②生产劳动过程是社会美*早的领域。蒋孔阳也认为,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形象所引起的一种精神上
①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86.
的享受就是美感的根源。因为,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仅改造了世界,也改造了自己,人类*初的审美意识,也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就表现出田间劳动的美和诗意。
人类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人类历史的进步,甘洒热血,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例如,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孙中山领导的资产**民主革命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以及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英勇斗争的英雄人物,如江姐、夏明翰等,都体现了*有价值、催人奋进的社会美。
社会美不仅表现在劳动过程和革命斗争中,也表现在劳动成果上。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巍峨庄严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笔直宽敞的马路,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大坝的修建……它们作为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能够唤起人们的美感体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建筑的合理布局,园林绿化面积的大幅度提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被重视,都是社会美的显现。
社会美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美。勤奋的学习,努力无私的工作,和谐温馨的家庭,美满幸福的婚姻,甜蜜浪漫的爱情,深厚执著的友谊,互敬互助的邻里关系,都可以作为社会美的客体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实用美观的家具、味美色鲜的饮食、典雅大方的服饰、引人入胜的书籍,都能唤起人们感性诗意的体验。
(二)社会美的特征
1.社会性
其一,社会美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人工创造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存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社会,人就失去了创造美的土壤与根基。只有当人是社会的人,劳动是社会的劳动,人类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时,人才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反过来,人类按“美的规律来建造”所创造的美就具有社会性。马克思指出:
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①不仅如此,人的审美能力如耳朵能聆听音乐、眼睛能感受形式美,也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感觉”,人的社会性劳动是美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其二,社会美具有浓厚的时代、民族、**色彩,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精神、**理想、民族价值有内在关联,成为时代精神、民族价值和**理想的强化形象与基本象征。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在精神就是****,以其为基础,儒家美学思想以社会伦理为本位,侧重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去思考美学问题。无论是孔子提出的“里仁为美”,还是孟子所谓的“充实之谓美”,无不强调感性个体的人格修养与社会人伦秩序建构的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转引自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14.
协调发展。这与以天人相分、主客对立为主导思路的西方传统美学,从思维方式到审美价值追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传统美学的这种差异表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康德就说:“美只在社会里产生着兴趣……只有在社会里他才想到,不仅做一个人,而且按照他的样式做一个文雅的人……他不满足于独自欣赏而未能在社会里和别人共同感受。”①既然如此,社会美就必然具有社会性,如日常生活中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李泽厚曾就此提出,“**的美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在于它代表了中国这个伟大的**,至于一块红布,几颗黄星本身并没有什么美的”②。李泽厚的这一观念虽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但他对**美“社会性”的肯定,无疑是具有合理性的。并且,社会事物被感受为美,渗透着人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必然受到人所生活的时代的时代精神、审美理想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因而必然渗透着社会性。
2.正面肯定性,理想性
社会美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性,总是与社会生活中特定群体的功利要求密切相关,是这个群体正面肯定的形象或场景,必须符合社会需要。社会事物作为社会美的客体呈现出来,主要是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是正面的具有社会肯定性的形象或场景,其灵魂是善,是美与善的直接统一。苏格拉底所说的“有用的就是美的”虽然并不完全合理,但它很清楚地表明了美必须善,善是美的前提。这就是说,社会美的客体必须具有肯定的价值和意义,符合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需要。当然,社会美作为美,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功利的直接性已消融在感性的形式中,是对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如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形象体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意思是说,《韶》乐之所以让人获得美感,是因为它不仅美而且善,即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也符合孔子所提倡的“仁”的道德要求;《武》乐则只尽美而未尽善,即只具有形式美,因为《武》乐再现的是周武王用武力征服天下的故事,歌颂了对立及暴力,不符合孔子所提倡的“仁”的道德要求。实际上,我们对社会事物或现象的评价,几乎是不自觉地使用着善的尺度,被评判为美的社会现象往往符合生命主体的本性,契合人类自由发展的目标,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作为社会美的集中体现,尽管所处时代和**利益不同,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光辉思想与精神风貌,都具有肯定性的价值和意义,符合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社会美不仅具有正面性、肯定性,同时,还必须合乎理想,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在生活”,是“应该如此的生活”,是所希望和愿意过的生活,这很好地说明了社会美的理想性质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理想是所有类别的美的共同追求,社会美尤其如此。因为社会美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用美的理想来引导人生,使人真切地体会到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总是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理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41.
②李泽厚.转引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
想,有目的地在社会领域中活动,社会美就在这理想的人生和追求中得以体现。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史记》的撰写。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威武不屈,从容自若,就因为他对未来充满了无产**美的理想,坚信真理必将获得胜利,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欢歌将代替悲哀,富裕将代替贫穷,健康将代替疾病。
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和民族,具有不同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社会美的标准与尺度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李泽厚说:“农夫欣赏自己在后园里种的蔬菜,今天我们欣赏规模巨大的工程;在干校劳动时,我们珍视地观赏自己流汗耕耘出来的那一片土地,今天我们赞叹航天飞机遨游太空。山货店和一座小菜栅当时作为艰苦劳动的成果是美的,虽然**未必然。苏格拉底曾认为实用的粪筐比无用的金盾要更美,虽然这并不对,但在远古可能是历史事实。”①这说明,社会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总是为它所处的时代而存在。例如,“三寸金莲”曾是古时候女性美的标志,而现代社会则认为其“畸形”。并且,社会美的思想观念,还必须同所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或**的审美价值观念相一致。我国封建社会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看做一种美,就是封建统治**提倡“三纲五常”思想观念的结果。
当然,从总体上来说,社会美从根本上必须有利于社会历史的进步,与人类主体的自由发展相一致,与和谐理想社会的追求相一致。
3.现实性
社会美作为一种美的客体,首先是一种感性现实的存在,即以一定的感性物质形态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其基本功能是实用,具有现实性。作为社会美的居室美、产品美、饮食美等,都建立在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并以感性物质形态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实用功能的满足是其美学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欣赏宏伟的建筑,但如果它没有实际的用处,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以建筑为例,人类社会早期,一方面人类必须依赖大自然生存,但另一方面,大自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与危害。为了躲避大自然的危害生存下来,就要解决住的问题,因而便有了*原始的居住场所:穴居、巢居、洞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适合居住仍然是建筑的**要件。作为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的中国传统民居,就是*具实用性的建筑类型,其主要功能就在于满足民众(主要是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从民居的选址到布局、从营造到造型,乃至装饰装修,始终一贯的指导原则即满足主人的现世生活之需,努力实现民居建筑对自然、社会、人文的内在的综合适应性要求。北京的四合院、徽州的民居、潮汕的民宅等,无一不是如此。“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被今人当做艺术品来欣赏,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但在建园之初,“他们优先考虑的则是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②。20世纪前期,德国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建立包豪斯校舍时所提倡的理论宗旨就是,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87.
②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5、6.
“只要设计的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可以随它去,不必操心”①。古罗马《建筑十书》则提出建筑物*基本的原则就是“适用、坚固、美观”。
总之,社会美从本质上来说是生活本身所固有的,它属于人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创造出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产品,而且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并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呈现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直接的体现,劳动创造了美。
二、自然美
“自然美”,顾名思义,就是现实世界中自然物的美,即日月星辰、花鸟虫鱼、江河湖海之美。既然这样,自然美是否与人类社会无关?自然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美学的难题――自然美
我国当代美学界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几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蔡仪认为,自然物的美就在于自然事物本身。与之相异,朱光潜则认为,“自然美”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矛盾,是自然就不美,是美就不自然。他说:一“般人常喜欢说‘自然美’,好像以为自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自然美’三字,从美学观点看,是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得美,‘自然’就已经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②与前二者不同,一些实践派美学的代表人物如李泽厚就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的社会性,自然的人化是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在西方,“自然美”这个概念在很早的美学著作中就已经存在,但自谢林开始,自然美开始受到轻视。以谢林、克罗齐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自然美是自然艺术化的结果。在他们看来,只有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照自然,自然才显得美。黑格尔则认为,自然美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③。谢林、黑格尔甚至把美学命名为“艺术哲学”,将自然美逐出美学领域。尽管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美学家重视自然美,但他们看重的是自然物对于人生的意义和暗示,而非自然美本身。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构成自然界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或者预示人格)来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时才有美的意义。”“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
①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转引自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312.
②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6.
③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
相连的。太阳和日光之所以美得可爱,也是因为它们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源泉。”①
面对诸种观点,李泽厚说,“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②。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中,自然美问题甚至成为各派展开论战的焦点。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说:“*近一年的美学讨论证明,‘自然美’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大块绊脚石,‘美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也就是由于这块绊脚石的存在。解决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否定美的意识形态性,肯定艺术美就是自然中原已有之的美,也就是肯定美的客观存在性;��一种是否定美的客观存在性,肯定艺术美和自然美都是意识形态性的,即第二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