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马歇尔突然要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使他大吃一惊
司徒雷登这个美国人,有着独特的经历与独特的性格。
他出生在杭州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家庭里,能讲一口纯正的杭州话。他熟
读中国经史百家的国粹,在美国人当中,算是一个罕见的中国通了。他经常
在嘴边挂着三句关于中国的话:
“我爱美国,也爱中国。”
“与其说我是一个美国人,还不如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生在中国,也愿意死在中国。”
他11岁离开中国返回美国,受家庭的宗教氛围影响,进了纽约协和神学
院攻读神学。1902年,他在神学院毕业后,被封为牧师,奉派在华盛顿的第
一长老会堂。两年后,在与其表妹艾琳女士结婚后,受南长老会派遣来中国
做传教士,这年他26岁。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司
徒雷登应美利坚合众国际通讯社的邀请,担任驻南京的特约记者,开始留意
和收集有关南京政府的情况,每日发出电讯,报告中国政局的发展,并且由
此结识孙中山、蔡孑民、王儒堂等政界人物。1915年因家事留美期间,他曾
应威尔逊总统邀请到**汇报中国的情况。由此开始,他与美国政府有了接
触。1918年底,他受教会的派遣到北京筹办燕京大学,1919年1月31日被任
命为燕京大学校长。
客观地说,他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因在中国倾注了大量心血创办燕京
大学而蜚声海内外。办校的经费,是他亲自奔波在中美两国,向政要、军阀
、富豪、金融家、企业巨头等人物募集来的。他看中了北京西郊海淀的一片
土地做校址,就亲自跑到西安去找这块地的业主陕西督军陈树藩,经过讨价
还价,只花了6万块光洋就买下了这200多亩土地。有一次,他去找军阀孙传
芳。孙传芳不知这个洋人的来意,只给了他100块钱,后来得知他是要办学
校,就派人送去两万块。他还设法从美国铝业大王霍尔的教育基金、石油大
王洛克菲勒的教育津贴中搞到了办校的资金。为提高教学质量,他请来执教
的都是海内外有名的教授,而且给他们以很高的待遇。他把学校环境办得很
中国化:宫殿式的教学大楼,庙宇式的大学校门,宝塔式的校用水塔,校园
内还有亭阁、古钟、石碑等园林建筑。他还要求学生们熟读孔孟之学。
他对师生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十分关心。每聘到一位新教师,他总
是先请到家里款待一番,体贴人微,使新教师一入校就感到校长的亲切和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