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文学史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文学史研究丛书

  • 作者:陈国球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13691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459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导论 明代复古派诗论的意义
    **章 明代复古派反宋诗的原因
    ——“宋人主理不主调”
    **节 从李梦阳《缶音序》说起
    第二节 排击宋诗与性理派诗
    第三节 宋诗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节 宋人“主理”与明复古派反“主理”的原因
    第二章 明代复古派论唐代七言律诗
    **节 明初到前期复古派论七言律诗
    第二节 唐七律探讨的深广发展
    第三节 唐七律史的建构
    第四节 七律之难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说的意义
    **节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说的产生
    第二节 汉魏古诗与唐代五古区分意识的深化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代五言古诗的发展
    第四节 从辨体的角度论“古诗”与“唐古”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从《唐诗品汇》到李攀龙选唐诗
    **节 《唐音》在明代
    第二节 高楝选本的编集、刊刻及流通
    第三节 《唐诗品汇》的意义
    第四节 《唐诗正声》与李攀龙选唐诗
    第五节 唐诗选本与复古诗论的关系
    第五章 复古派选本的反响
    ——钟惺、谭元春选《唐诗归》
    **节 《唐诗归》与《古今诗删》的选录情况比较
    第二节 《唐诗归》中的“应制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导论 明代复古派诗论的意义
    **章 明代复古派反宋诗的原因
    ——“宋人主理不主调”
    **节 从李梦阳《缶音序》说起
    第二节 排击宋诗与性理派诗
    第三节 宋诗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节 宋人“主理”与明复古派反“主理”的原因
    第二章 明代复古派论唐代七言律诗
    **节 明初到前期复古派论七言律诗
    第二节 唐七律探讨的深广发展
    第三节 唐七律史的建构
    第四节 七律之难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说的意义
    **节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说的产生
    第二节 汉魏古诗与唐代五古区分意识的深化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代五言古诗的发展
    第四节 从辨体的角度论“古诗”与“唐古”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从《唐诗品汇》到李攀龙选唐诗
    **节 《唐音》在明代
    第二节 高楝选本的编集、刊刻及流通
    第三节 《唐诗品汇》的意义
    第四节 《唐诗正声》与李攀龙选唐诗
    第五节 唐诗选本与复古诗论的关系
    第五章 复古派选本的反响
    ——钟惺、谭元春选《唐诗归》
    **节 《唐诗归》与《古今诗删》的选录情况比较
    第二节 《唐诗归》中的“应制诗”与相关问题
    第三节 “唐代五言古”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情艳诗”的阅读
    第五节 “出脱”:诗史上的别出之调
    第六节 “传”与“选”的关系
    第七节 小结
    附录一 《诗归》的成书经过
    附录二 闵振业刻三色套印本《诗归》
    第六章 复古派诗论的文学史意识
    **节 个人与传统的关系
    第二节 唐诗发展史的探索
    第三节 文学史的编撰意识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复古派的创作与唐诗
    **节 古为独造,我则兼工
    第二节 是丹非素
    附录一 “格调”的发现与建构
    ——明清格调诗说的现代研究
    (1917—1949)
    附录二 言“格调”而不失“神韵”
    ——明清格调诗说的现代研究

    (1950—1990,台港部分)
    附录三 “明清格调诗说”研究知见目录
    (1922—1999)
    附录四 明代复古派诗论中的“诗史”论争 张晖
    征引书目
    结论
    编辑推荐语
    从晚清学制改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提倡新知与整理国故终于齐头并进,文学史研究也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北大课堂曾走出不少名著: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1904)还只是首开记录,接踵而来者更见精彩,如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和《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吴梅的《词余讲义》(后改为《曲学通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和《白话文学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及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游国恩的《楚辞概论》等。这些著作,思路不一,体式各异,却共同支撑起创立期的文学史大厦。
    明代复古派诗论*重要的特点是重视古代作品的传承,尤其唐诗更是复古派学习取法的主要对象。本书以唐诗在明代的承传过程为研究主题,以上各章节环绕这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作出探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