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情商:新发现——从“情商更重要”到如何提高情商(实践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情商:新发现——从“情商更重要”到如何提高情商(实践版)

  •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杨春晓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36344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 页数:177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情商为什么如此独特? 我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如何发挥你的大脑创造力? 如何调整到*佳工作状态? 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如何有效地理解他人?网络时代来临了,你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社交商? 如何训练并提高你的情商?权威型领导、教练型领导、亲和型领导、民主型领导、领头型领导、高压型领导,你适合什么样的领导风格?
    《情商》一书风靡世界之后,社交与情感学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情商不仅被公认为**领导力的基础要素,而且还是美满人生的催化剂。
    这本书是“情商”之父积淀数十年的*新研究成果,是《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的升华与延伸。相信这本书能给职场中的你、家庭中的你、社会中的你提供*新的情商指导。你该如何真正提高情商?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文章节选
    1995年,拙作《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出版前不久,我设想如果有**无意听到两个陌生人聊天,一个人提起“情商”,对方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就算成功了。这说明情绪智力或称情商的新概念已经融入日常文化。现在,情商的应用与发展远远超出预期,社交与情感学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情商不仅被公认为**领导力���基础要素,而且还是美满人生的催化剂。
    我在《情商》一书中总结了当时近10年大脑与情绪方面的*新研究成果,以情商的概念为分析框架,**介绍了新兴研究领域“情感神经科学”。《情商》出版后,关于大脑、情绪以及社交生活的研究非但没有停滞,在近几年甚至突飞猛进。后来,我把*新研究成果收入《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Social Intelligence)、《高情商领导》(Primal Leadership)等著作以及《哈佛商业评论》的系列文章。
    在本书中,我会继续介绍大脑与情绪科学的*新发现,其中一些关键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情商。不过我不会堆砌枯燥复杂的研究数据,而是继续关注应用型研究成果。
    本书包含以下内容:
    ? 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有别于智商的情商真的存在吗
    ? 大脑的伦理探测器
    ? 创造力的神经机制
    ? 驱动力、持久力与动机的神经回路
    ? 保持及增强*佳的大脑状态
    ? 社交脑:和谐、共鸣与人际互动
    ? 大脑2.0版:网络时代的大脑
    ? 同理心类型与主要的性别差异
    ? 情绪阴暗面:工作中的反社会人格
    ? 训练和提高情商的神经课程
    情商研究有三个主要理论模型,每种模型有不同的实验和测量标准。**种模型来自彼得?萨洛维(Peter Salovey)和约翰?梅耶(John Mayer),他们在1990年划时代地**次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第二种模型是情商领域的活跃研究者鲁文?巴昂(Reuven Bar-On)提出的。
    我在《高情商领导》(与同事安妮?麦基、理查德?博亚兹合著)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第三种模型。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其他几种情商模型,并且更多的模型处于探索阶段,情商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戈尔曼的情商模型
    每种情商模型的大部分要素可划分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管理等四种类型。
    **部分?情商的力量
    第1章?惊人的发展
    “情绪智力”俗称“情商”,现已遍地开花,无处不在,甚至现身于*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卡通漫画《呆伯特》、《傻瓜嬉皮》以及《纽约客》罗兹?查斯特的专栏漫画。我还见过号称提高儿童情商的玩具,征婚者打广告有时也以高情商为卖点。我甚至在一家酒店的房间发现一瓶洗发水,瓶身印着关于情商的妙语金句。
    也许*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情商对商界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认为情商“开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是近年来*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之一。
    1995年,《情商》出版之后的10年间,商业组织对情商概念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在管理者的甄选、提拔和提升方面。随着情商热潮的兴起,甚至催生了情商咨询和培训等附属产业,但有些人为了推销服务而言过其实。为了澄清人们对情商的种种误解,我为《情商》10周年纪念版写了一篇新的序言。由于对情商的夸大宣传,在当时引发了学术界一些心理学家对情商概念的质疑。直到现在,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我们逐渐掌握了更为**的研究数据,情商的种种好处得到了经验的证明,对于情商的诸多批评才逐渐消失。
    罗格斯大学的“组织中的情商研究学会”(CREIO)在情商研究方面走在前列,其合作机构包括美国联邦政府的人力资源办公室和美国运通公司等。
    我在《情商》一书中主要关注的是大脑与情绪的*新研究发现,特别是情商在儿童成长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应用。不过在《情商》的一个章节里,我介绍了当时还是很新的领导力概念—“用心管理”。我对商界一直保持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情商》之后出版的两本著作《情商实务》(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和《高情商领导》分别介绍了情商在商业组织的应用研究以及领导力本身。“用心管理”论述了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用技巧,以及批评方法不当造成的后果,并对高情商领导与低情商领导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述。
    情商研究有大大小小几十种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每种模式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方向。**种模式是彼得?沙洛维和约翰?梅耶提出的模式,一直坚持一个世纪以前由智商研究开创的传统智力研究范式。第二种模式由鲁文?巴昂提出,起源于他的幸福研究。我的模式是第三种模式,融合了情商理论和近几十年关于个体竞争力的模型研究,关注行为层面,即工作和组织领导力的表现。
    我在《情商实务》中提出,与智商或技能不同的是,情商是一种鉴别性的竞争力,*能反映谁在一群很聪明的人当中*有号令群雄的本领。纵观全球各大组织机构认为*****应有的诸多竞争力要素,***职位越高,其智商和技能的重要性就越低。(对于较低端工作,智商和专业技能相对更重要。)
    在*高层面,关于领导力的诸多竞争力模型通常包含80%~****以情商为基础的能力。一家全球执行力研究公司的研究负责人指出:“**执行官被聘请是由于智商和经营才能,被解雇是由于缺乏情商。”
    在《情商实务》一书,我提出情商的要素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四个方面,还论述了如何依靠这些要素取得事业的成功,从而扩展了情商的研究框架。
    商界对情商(特别是领导力)的浓厚兴趣引起了《哈佛商业评论》编辑的关注。1998年,在他们的邀请之下,针对这个主题,我在该刊发表了《领导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同样产生了意外的反响。该文很快成为《哈佛商业评论》创刊史上*多读者要求重印的文章之一,并且被收录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行的几本领导力文集中一本叫作“十大必读文章精华录”的书中。
    我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是戴维?麦克莱兰,他的研究领域是成功企业家的动机,而且他本人就是创业家,他与别人共同创立了一家叫作“麦克伯”(McBer)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将竞争力模型方法应用于组织机构。麦克伯后来被合益集团收购,麦克伯的研究部门现改名为麦克莱兰研究所,由麦克莱兰原来的学生吉姆?伯勒斯、玛丽?芳登和鲁斯?雅各布(现为马洛伊)领导。人们对情商竞争力的兴趣越来越大,他们研究了几千名公司主管的经营表现和领导风格,我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名为“领导风格”的报道文章,该文载于《哈佛商业评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创造有赖于团队合作。因此耶鲁大学的罗伯特?斯滕伯格和温迪?威廉姆斯提出了“群商”的概念,群商反映了团队每个成员*大程度发挥***才能的总和。但决定团队实际生产力的不是理论上的潜能,即群商,而是该团队协调合作的有效性,即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我*早在《情商》一书探讨了群商的相关问题,后来又从团队领导风格的角度研究了团队的情绪机制。
    《情商》侧重于介绍当时新兴学科“情感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而我在2003年出版的《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则得益于另外一个新兴领域“社交神经科学”的惊人成果。社交神经科学是大脑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人际互动时大脑的运行状况,由此引发了大脑社交神经回路的大量发现。这些发现对于探索大脑思考**与情绪**之间的联系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提到了“空闲”(常见于某些公司)以及压力过大引致的“疲惫”(同样常见),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会破坏大脑的前额区,即理解、专注、学习和创造力的神经**。另外,我在本书中论述了“涌流”这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的认知能力达到**状态,人们发挥出*佳水平。
    空闲、疲惫以及涌流三种大脑运行的状态重新定义了***的根本任务:帮助人们进入并保持*佳表现的大脑状态。在与我的同事安妮?麦基和理查德?博亚兹合著的《高情商领导》一书中,我们认为**的***能够与下属产生共鸣,双方神经系统的和谐有助于催生涌流。
    *后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情商。大脑科学发现了神经可塑性—大脑生长和塑造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这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本书论述了经过系统的学习,可在事业发展或人生的任何阶段增强领导力。
    每种情商模式的大部分要素可划分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管理四大类型。在这些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事业竞争力,它们是判别*****的标准。
    情商决定了我们学习自我管理等基础要素的潜能,而情绪竞争力反映的是我们把情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潜能。比如要提高客户服务和团队合作的情绪竞争力,就要具备情商的基础能力,如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但情绪竞争力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一个人仅仅拥有社会意识或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并不代表掌握了妥善处理客户关系或解决冲突所需要的额外知识,只能说明这个人具备了掌控情绪竞争力的潜能。
    因此,情商的基础能力对于某种特定的竞争力或工作技能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用认知能力举例,一个学生尽管拥有非常出色的空间能力,但他可能从来没有学过几何,更没法成为建筑师,同样,一个人尽管可能具有很强的同理心,但处理长期的客户关系却很糟糕。 第2章 用心管理
    墨尔本?麦克布鲁姆是一位喜欢发号施令的上司,他的脾气让跟他一起工作的人都感到害怕。如果麦克布鲁姆在办公室或工厂上班,那么这一点还不算什么,但是他是一名飞行员。
    1978年的**,麦克布鲁姆驾驶的飞机即将降落在俄勒冈的波特兰,但他突然发现飞机起落架出现了问题。因此,麦克布鲁姆把飞行设置为等待航线模式,飞机在机场附近的高空盘旋,而他则在拨弄飞机的机械装置。
    在麦克布鲁姆专心研究起落架的时候,飞机燃料读数渐渐接近于零。副驾驶员们害怕麦克布鲁姆发怒,在灾难即将降临之际居然什么都没说。*后飞机坠毁了,造成10人死亡。
    这次飞机失事在飞行员**培训中已经成为反面教材。80%的飞机失事是因为飞行员犯了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如果机组人员工作更加协调,这些错误根本不会发生。团队合作、开明沟通、协调配合、注意倾听以及表达真实想法,这些社会智力的基本要素和驾驶技术一样需要在飞行员训练中得到加强。
    飞机驾驶舱是工作组织的一个缩影。如果不是发生了飞机失事这种让人警醒的重大事件,低落的士气、战战兢兢的员工、颐指气使的老板,以及工作环境中其他形形色色的情绪缺陷,其破坏性后果通常会被不在场的人忽略。但它们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无法如期完成任务的情况增多,错漏百出,大批员工跳槽到工作环境更好的企业。这是工作环境情绪智力水平过低导致的必然恶果。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企业有可能倒闭。
    情绪智力的成本效率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有些经理人也许难以接受。一项面向250名企业执行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需要他们“用脑而不是用心”。很多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担心对同事抱有同理心或同情心会使他们与组织的目标产生冲突。其中有一位认为“感知员工情绪”这种想法是荒谬的,他表示,如果这样,“就没法管理他们了”。其他被调查者则认为如果他们不铁石心肠,他们就无法做出企业所要求的“困难”决定,不过他们向员工宣布决定时可能会选择较为人道的方式。
    这项调查是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当时的企业环境和现在差别很大。我认为,他们这种态度已经过时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情绪智力对职场和市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肖沙娜?朱伯夫(Shoshona Zuboff)指出:“20世纪以来,企业经历了急剧的变化,情绪景观也随之出现了改变。在企业的等级制度下,经理人**曾经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手腕强硬的铁血老板得到回报。但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双重压力之下,企业僵化的等级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瓦解。铁血战士代表企业的过去,而人际关系的大师代表企业的未来。”
    原因很明显,想象一下,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有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或者对同事的感受麻木不仁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情绪低落,人们就无法聚精会神、思路清晰地记忆、学习或决策。按照一位管理咨询师的说法,“压力之下必有愚夫”。
    我们还可以正面考察一下提高基本情绪竞争力(与他人的情绪协调一致,防止分歧升级,工作进入“涌流”状态)对工作的益处。领导力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说服人们向共同目标努力的艺术。此外,在对自己职业的管理中,*关键的是识别自身对工作*深刻的感受,了解什么样的改变能使我们对工作更为满意。
    情绪潜能逐渐成为重要的业务技能,这也反映了工作环境的急剧变化。下面我将介绍情绪智力的三种不同应用:一是把发牢骚转化为有用的批评;二是营造推崇多样性的氛围,而不是将其视为摩擦的根源;三是建立有效的关系网。
    批评是**要务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负责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他正在向公司的产品开发副总裁汇报几个月以来的工作成果。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对自己艰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然而,工程师汇报完毕之后,副总裁挖苦地问道:“你从研究所毕业多长时间了?这些技术标准太荒唐了,过不了我这关。”
    工程师感到非常尴尬和沮丧,他在会议剩余时间里闷闷不乐地坐着,一言不发。他的团队成员为捍卫他们的成果不断辩解,但都说不到点子上,而且态度有点儿抵触。副总裁此时被叫走,会议突然中断,于是大家不欢而散。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工程师一直对副总裁的评价耿耿于怀。他无精打采,绝望透顶,他觉得自己在公司再也不会被委以重任了,尽管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但他还是打算辞职不干了。
    *后工程师去见副总裁,跟他说起那次会议,说到副总裁的批评令他的团队士气低落。然后他字斟句酌地问:“我不太明白你的用意。你应该不只是想让我难堪,你当时还有别的想法吗?”
    副总裁很吃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当时的话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影响,他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实际上,他认为这个软件开发项目很有前途,但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并不是要把它贬得一无是处。副总裁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方式这么糟糕,他也不是想伤害别人的感情。于是副总裁向工程师送上迟来的道歉。
    这个故事讲的其实是反馈问题,即人们获取关键的信息,以确保工作不会偏离正轨。系统论中的“反馈”,原意是关于系统的一部分运作情况的数据交换,系统的一部分会影响其他部分,因此任何阻碍进程的部分都应得到改善。在企业中,每个人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反馈(也就是信息交流)相当于组织的血液,人们据此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需要调整、升级甚至彻底转向。没有反馈,人们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与上司、同事相处,也不知道别人对他们的期望,随着时间流逝,这些问���会越来越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是经理人*重要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他们*害怕、*想逃避的事情之一。和前文那位挖苦下属的副总裁一样,很多经理人的反馈方法很糟糕。这种欠缺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正如夫妇的情绪健康取决于他们表达不满的技巧,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满意度以及产出也取决于上司向他们指出问题的方式。事实上,如何提出批评和接受批评,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事满意度以及上司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糟糕的激励方式
    婚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同样适用于工作环境,两者的表现形式很相似。比如批评表现为人身攻击而不是恰当的抱怨,或者单纯从个人喜好出发进行指责,充满厌恶、挖苦和轻蔑。这些行为会导致员工采取守势,并推诿责任,*后由于感觉受到不公正对待,进一步演变成消极作对或心怀怨恨的被动抵抗。有些企业咨询顾问认为,在工作场所,恶意批评常常表现为以偏概全或者一棍子打死,比如“你糟透了”;批评的语调尖酸刻薄、怒气冲冲,让人根本无法回应,也不知道如何改正。恶意批评让被批评者感到无助和愤怒。从情绪智力的角度看,恶意批评显示了批判者的无知,他们不知道这种批评会触发被批评者的负面情绪,也不知道负面情绪会影响被批评者工作的动机、能量以及信心。
    一项关于经理人的调查揭示了恶意批评的情绪机制。研究者要求经理人回顾对员工发脾气以及愤怒到极点时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形。结果发现攻击所产生的效果与夫妇之间的攻击类似,受攻击员工的常见回应是为自己辩护、寻找借口、逃避责任或者消极作对,尽量避免与发脾气的经理人的一切接触。如果将约翰?戈特曼分析夫妇之间情绪问题的方法用于受批评员工,他们肯定会和自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丈夫或妻子一样,产生无辜受害者或义愤的想法。如果对员工的生理状态进行检测,他们很可能也会出现情绪泛滥的迹象,而情绪泛滥会使他们的想法进一步加强。经理人则会对员工的这种回应感到更加不满和气愤,于是恶意批评的循环*后就会以员工辞职或被解雇告终—相当于与企业离婚。
    一项面对108名经理人和白领员工的调查显示,不当批评的影响超过了猜疑、性格不合以及权力斗争,成为工作冲突的一个主要成因。伦斯勒理工学院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了刻薄的批评对职业人际关系的危害。受测者被要求给一种新型洗发水制作广告,一名实验助手对广告提案进行评论,他的评语有两种,均是预先安排好的。受测者会收到其中一种评语。**种评语友善而且具体,第二种评语则包含了威胁以及对受测者的人身攻击,比如“想也不要想,好像没有一件事是做对的”,以及“也许缺乏天赋,我得找其他人来做”。
    可以想象得到,受到攻击的受测者变得紧张、愤怒和抵触,并拒绝与批评者在接下来的项目中进行协作或合作。很多人表示他们希望不再与批评者来往,也就是消极作对。刻薄的批评使被批评者士气低落,不再努力工作,*严重的后果是,他们自认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人身攻击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很多经理人动不动就批评下属,对赞扬却非常吝啬,员工感到他们只有在犯错时才会听到上司对他们工作表现的评价。除了批评的偏向性之外,还有很多经理人习惯于长时间推迟对员工进行反馈。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心理学家J?R?拉森认为:“员工表现出来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们慢慢地与日俱增。如果上司无法让员工及时了解他的感受,上司就会越来越沮丧。然后有**,他就会发作。如果他及早提出批评,员工就会改正错误。但人们常常在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提出批评,此时他们往往过于愤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他们就会以*糟糕的方式提出批评,回想起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的种种不满,语气充满了挖苦和嘲讽,甚至发出威胁。这种攻击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被批评者将其视为侮辱,因此也会感到愤怒。这是激励员工*糟糕的方式。”
    批评的艺术
    我们还有另一种批评的方式。
    有技巧的批评也许是经理人传递的*有用的信息之一。比如,那位轻蔑的副总裁可以这样对软件工程师说:“目前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你们的计划时间太长了,增加了成本。我希望你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提议,尤其是软件开发的设计标准,看看能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与恶意的批评相比,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效果截然不同。前者制造无助、愤怒和反抗,后者传递了改进的希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有技巧的批评关注的是个人的行为以及日后改善的可能性,而不是把工作质量差归结为人格方面的原因。正如拉森指出的:“批评某人愚蠢或无能,这种人格攻击并没有批评到点子上。你一下子把他置于防守的地位,他再也听不进你让他改进的意见。”拉森的建议显然和我们对已婚夫妇表达不满的建议是一致的。
    对于激励,如果人们认为失败是由自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引起的,他们就会失去希望,不再努力。请记住,激发乐观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挫折或失败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而我们可以改变这些条件,把工作做得更好。
    批评的艺术与赞扬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精神分析师转为企业咨询顾问的哈里?莱文森对批评的方法提出了如下建议:
    具体。选择有意义的事件,即能够显示需要改变的关键问题或缺陷模式的事件,比如无法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某些部分。如果员工只听到他们“做错了”,但不知道具体错在哪里,也就无法改进,这样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关注具体的细节,明确员工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及应该怎样加以改进。不要旁敲侧击或拐弯抹角、回避问题,混淆真正有用的信息。类似于夫妇之间发牢骚的“XYZ”法则,批评员工时要指明问题是什么、具体错在哪里、你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莱文森指出:“对于赞扬,具体同样重要。当然,含糊的赞扬不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但是效果不大,而且你无法从中学习。”
    提供解决方法。和所有有用的反馈一样,批评应当指明改正问题的方法。否则被批评者会感到沮丧,士气低落,或失去动力。通过批评,被批评者了解到此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或者替代方法,或者意识到需要注意某些不足。批评还应该包含关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建议。
    当面表达。批评和赞扬一样,在面对面和私下场合效果*明显。不习惯提出批评或表扬的人也许会为了减轻心理负担,选择远距离表达批评或赞扬,比如写备忘录。不过这种方式太缺乏人情味了,而且对方也没有机会进行回应或澄清。
    保持敏感。这需要同理心,与自己所说的话以及说话方式对接收方产生的影响协调一致。莱文森指出,没有同理心的经理人在反馈时*容易伤害别人,比如使人无地自容的奚落。这种批评的后果非常严重,被批评者没有机会改进,反而为此心生怨恨和痛苦,处于防守和疏离的立场。
    莱文森还对被批评者提供了一些情绪方面的建议。首先,把批评看作改进工作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人身攻击。其次,警惕自我辩护而不是承担责任的冲动。如果批评实在难以接受,可以要求暂停谈话,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消化,使情绪冷静下来。*后,他建议人们把批评看作与批评者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采取敌对立场。所有明智的建议都可以作为已婚夫妇正确处理抱怨、避免对婚姻关系造成**性伤害的建议,既适用于婚姻,也适用于工作。
    目录
    **序XIII
    前言XVII
    **部分 情商的力量
    第1章 惊人的发展3
    每种情商模式的大部分要素可划分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管理四大类型。在这些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事业竞争力,它们是判别*****的标准。
    第2章 用心管理 11
    对于激励,如果人们认为失败是由自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引起的,他们就会失去希望,不再努力。请记住,激发乐观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挫折或失败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而我们可以改变这些条件,把工作做得更好。 批评是**要务 14
    *糟糕的激励方式 16
    批评的艺术 19 第3章 领导是怎样炼成的 23
    如果缺乏情商,一个人即使受到全世界*好的训练、思维敏锐、分析力强、创意层出不穷,也无法成为伟大的***。 自我意识 26
    自我管理 29
    同理心 34
    社交技巧 37 第4章 你适合什么样的领导风格 41
    假设权威型领导习惯催促员工“跟我来”,那么亲和型领导的口头禅就是“员工为先”。亲和型领导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及其情绪甚于目标和任务。 测量领导力的影响 43
    权威型领导 45
    教练型领导 48
    亲和型领导 51
    民主型领导 54
    领头型领导 57
    高压型领导 59
    多种风格的运用 62
    扩展多种风格 65 第5章 群商 69
    团队成果*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团队成员保持内部和谐的程度,团队和谐有助于成员充分发挥才能。对于一个和谐团队来说,拥有一位天分极高的成员可以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而摩擦较多的团队则难以充分利用能力出众的成员。
    第二部分 大脑与情商
    第6章 情商为什么如此独特 79
    大脑有独特的神经**支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有别于学业(如语言、数学和空间)智力(这些纯粹的认知技能通常被称为“智商”),也有别于人格特征,情绪智力属于人类一种独特的能力体系。
    第7章 自我意识:我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85
    关于各种想法的好恶感受,是中脑区情绪**与前额皮层特定区域交互的结果。我们一出现任何想法,相关的大脑**就会立即有所反应,判断为积极或消极。
    第8章 *佳心理状态 89
    消极情绪的主要负面影响是让我们以及周围的人感到不快,而且在认知层面还存在更微妙的后果,使我们更悲观,因此与乐观时相比,我们更有可能一遇到困难就迅速放弃。
    第9章 伽马射线洞穿创意之门91
    发挥大脑创造力的*佳途径是什么?首先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或问题,然后放松,进入第三阶段—放手不管。
    第10章 对抗“杏仁核劫持”的自我控制与调节 97
    假设你在工作时出现了杏仁核劫持反应,就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工作,只会想着困扰自己的事情,记忆也会出现混乱,导致随时想起与威胁有关的东西,无法记起其他事情。
    第11章 减压良方—“正念”和加强“迷走神经张力” 103
    拥有良好的迷走神经张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压力中复原,还有助于睡眠,并防止生活中的慢性压力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第12章 要想成功,你需要良好的动机 111
    成就动机的一个负面影响是,有些人因此变成了工作狂,只想着工作目标,生活因此失色不少。这一点在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身上特别明显,他们为了高分牺牲了人生其他乐趣。
    第13章 调整到*佳工作状态 117
    良性压力使人全情投入,热情洋溢、备受鼓舞,促进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应激荷尔蒙以及有益的大脑化学物质多巴胺分泌,从而有效完成工作。 空闲 118
    疲惫 119
    涌流 123 第14章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129
    管理人际关系意味着人际互动时我们参与塑造了对方的感受,当然效果有正负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际交往的技巧包含了管理他人的大脑状态。
    第15章 网络时代的社交商 135
    人际联系对网络沟通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在于,社交脑和电脑分属不同的沟通界面。
    第16章 同理心:有效地理解他人 139
    从完全的自我沉醉(无视他人)到有所关注、开始理解,再到同理心,理解他人的需要和产生同理心关怀,然后到同情,采取行动,帮助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渐进过程。
    第17章 情商男女有别 143
    辛格提出,女性的镜神经团系统往往更发达,因此依赖镜神经团获得同理心信号的程度比男性更高。男性刚好相反,往往在激发镜神经团系统之后,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
    第18章 阴暗情绪:他们缺少情绪同理心 147
    **的反社会分子一般会犯下冷血罪行,而轻度的反社会人格常见于组织机构,比如仗势欺人、媚上欺下的***,对上级和蔼可亲,对直接下属恶言相向,总之算是一个准暴君。
    第19章 训练情商:你希望大脑默认什么选项 149
    一有机会—但不必刻意制造机会,如有人走进你的办公室或你去找别人,就要关掉手机,远离电脑,集中注意力,不要做白日梦或想着其他事情。这样你就能通过具体的行为改变原来的不良习惯。
    第20章 社交与情感学习 153
    编辑推荐语
    作品全球**超过8 000 000册的“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新研究成果。
    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影响数代人!
    影响你一生的心理智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