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1 章 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和意义
1.1 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
1.1.1 全球变化科学���生的过程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 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和一门交叉学科, 是随着全球环境问
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全球变化科学的精髓是
系统地球观, 强调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考察和研究, 将大气
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球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基本过程
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集成研究。在全球
变化科学领域内, 不仅有地球科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 有自然科学内部地球科
学、信息科学、宏观生态学、自然灾害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融合, 也涉及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渗透。全球变化科学的诞生和迅速发展反映出现代科学发展的高度
交叉与综合。
全球变化是一组规模**的大型国际科学计划的代名词, 它包括1979 年开始的以
研究物理气候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 WCRP) , 1984 年开始的以研
究地球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 , 1995
年开始的以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变化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
素研究计划” (IHDP) , 1992 年开始的以地球上生物多样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
样性计划” (DIVERSITAS) , 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国际计划。目前全球变化已成为
发展*迅速、*活跃的前沿科学领域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 数以万计的科学家正进行着
数百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以IGBP 为代表的全球变化研究的酝酿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1982 年, 在国际科
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 , ICSU) 第19 届全会举办的纪念
国际地球物理年25 周年大会上, G.D.Garland **提出了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相互作
用的观点, 并将其与自然界尚未揭开的“奥秘” 联系起来。1983 年美国**研究委员
会( 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NRC) 在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研究所
召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讨论会” 。同年, 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 NASA) 成立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arth Sys-
tem Science Committee , ESSC) , 提出要将地球上相互作用的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统一
的整体来进行回顾, 并为全球性的地球研究提出战略性规划。1984 年ICSU 第20 届大
会组织了一次广泛的讨论会, 正式开始了对全球变化研究的讨论。1986 年ICSU 第21
届大会后很快组成了一个由19 人组成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又称为全球变化研究,
IGBP) 科学委员会, 在J.J.McCarthy 教授领导下, 经过**率工作, 于ICSU 第22
届大会上提出了全球变化研究的计划大纲, 1990 年在ICSU 第23 届大会上提出执行计
划并获得通过。IGBP 的组织机构如图1-1 所示。
IGBP 的研究分为1987~1990 年的制定计划阶段, 20 世纪90 年代初至21 世纪前
10 年的计划实施阶段, 当时计划将进行长达20 年的持续观测。IGBP 的**阶段于
2003 年结束, 并以出版一套系统全面、集成了IGBP 和相关研究的系列丛书为标志。
IGBP 的第二阶段(2004~2013 年) 是在**阶段研究和综合的基础上, 以强化科学计
划形式而开始的。截至2005 年底, IGBP 在阶段I 完成了6 个核心计划, 即BAHC
(1991~2003 年) 、IGBP-DIS ( 1993~2001 年) 、GCTE ( 1992~2003 年) 、JGOFS
(1988~2003 年) 、GAIM (1993~2004 年) 、LUCC (1994~2005 年) (详见后文及图
1-4) 。为适应更综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挑战, IGBP 于2006 年以来又制定了一系列
新的核心计划(详见2.2 节) 。
以下是**届IGBP 国际组织成员表(表1-1) , 当时我国叶笃正院士是成员之一。
进入21 世纪以来, 由ICSU 指定的近年IGBP 成员组成见表1-2 和表1-3 。
1.1.2 全球变化科学应运而生的背景
全球变化科学是在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和社会需要的背景下
产生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条件
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对整个地球系统行为进行长期、
立体监测的能力。在20 世纪末, 全球国际性应用的探测器和预测预报系统已有约1000
个高空站、10 000 个气象站、3000 个飞行器、7000 艘充气船、500 个浮标、长期立体
动态信息库, 还有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全球陆地观测系统、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2.社会需求
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以下十大环境
问题, 急需国际社会合作共同解决。①
(1) 大气污染: 近两个世纪以来, 特别是过去100 年以来,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
影响急剧上升。人类燃烧煤和石油向大气排放的SO2 约为160 × 109 t , 比自然界大气的
SO2 高2 倍, 有的地区高出10 倍以上; 化石燃烧和生物质燃烧排放出比自然界本身更
多的NOx , 在大范围造成光化学烟雾(陈泮勤等, 2004)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估
计每年约有240 万人因吸入微细空气颗粒物PM2.5 而过早死亡(UNEP GEO4 Report ,
2008) 。
(2) 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1970~2004 年增
加了70 % , 2005 年大气CO2 浓度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0.42 MaB.P.
以来浓度的自然变化范围(180~330ppm ② ) 。人类的农业活动则要对CH4 和N2 O 浓度
增加负主要责任: 全球大气中CH4 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715ppb③ 增加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初的1732ppb , 2005 年更达到了1774ppb , 远远超过了过去65 万年来自然因素引
起的变化范围(320~790ppb) ; N2 O 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70ppb 增加到了2005 年的
319ppb 。
(3) 臭氧层破坏: 平流层臭氧已经受到人造CFCs 所释放氯的严重破坏, 其中*引
人注目的是10 月南极地区。在20 世纪90 年代, 南北两个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均出现了
臭氧逐年减少的现象( Kump et al., 2010) 。而有限的观测资料证实, 北半球8km 以
下大气中的臭氧正以每年大约1 % 的速度增加, 南半球则未发现这种趋势。自1750 年,
对流层臭氧总量估计增加了36 % , 相反平流层中的臭氧大约减少了几个百分点。通常
认为, 臭氧变化对全球平均辐射强迫的贡献约为- 0.15 ± 0.10W/m2 ( IPCC/ TEAP
Special Report , 2005) 。
(4) 土地退化: 每年全球5 × 104~7 × 104 km2 耕地变为沙漠, 另有21 × 104 km2
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地球陆地的1/3 处于干燥地区, 全球约10 亿人生活在受沙
漠化威胁的地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 今后20 年内每年为控制沙漠化至少要耗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