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三思而后言
——你是世界上*会说话的人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因此在言语交际中,应针对不同的环境、对象作出判断,掌握必要的谈话方式以加强谈话的效果。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特点说相宜的话,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不能缺少的说话技巧。 许多家庭主妇彼此碰面时,通常谈论的话题是物价如何、孩子如何、家庭琐事等等,而商人们则会谈论经济问题或是交际应酬时的趣事。可见不同的人喜好谈论不同的话题,因此,如果你对必须为三餐终日奔波的人大谈国外风光、旅游趣事,你很有可能会遭人白眼,毕竟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哪还有心情和你讨论各地的风光呢?但是如果你和他谈“致富之道”,他一定会很有兴趣,甚至还会成为你的好听众。
我们在与他人谈话之前,应该先了解对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即使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不同,但都离不开日常生活。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就可搜集到丰富的谈话题材,进而能够与不同**的人交谈。
在某次家庭聚会上,有人提起一位明星偶像,并且向朋友询问相关的消息,朋友打趣说道:“你是坐四望五的人了,怎么还会对年轻的歌手如此关心?”那人急忙回答说:“别取笑我了!那是我小儿子崇拜的偶像。前几天我听他提起时,不过随口问了一句他是谁,我儿子竟然说我落伍了,所以才想问你晓不晓得那位年轻歌手的消息,好让我了解一下。”
“流行”是*普遍的话题,也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指南,例如当红的明星、流行的服饰、流行语等等,均有可能是热门的讨论话题。如果家长想和子女们聊天,一定得先知道现在有哪些受欢迎的歌星与流行歌曲。同样的,在办公室或是私人聚会上,新颖的流行趋势也可能是吸引人的话题,不过有些人对于新奇的事物,有时会因感觉不习惯而容易产生排斥感,然而,培养广泛的兴趣,也是增加生活话题的条件之一。
由于人们常常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进而对于自己不熟悉或看不惯的事情产生反感。例如父母对于儿女经常出入酒吧、舞厅感到十分愤怒,并且认为那些地方是不良的娱乐场所,甚至极力禁止儿女们涉足其中。而某些年长的长辈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可能颇有微词或是抱怨,但是这种“拒绝接受”的心态,往往会妨碍人们吸收新知识,从而减少体验精彩人生的机会。
当我们能够培养开放的观念时,将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快乐地交谈,但是开放的观念并非意指你要抛弃原有的价值观,或是被迫毫���选择地接受所有的新信息,而是希望你不要墨守陈规,一味排斥潮流,并且要以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事情,借以增加经验,充实谈话内容。
此外,搜集一些有趣的话题,以及对方的个人情报,也将有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对于谈话人物有所了解,能使我们充分掌握对方有兴趣的话题,并且维持谈话过程的良好气氛。即使是想与初识的人交谈,我们也能从对方的自我介绍中,获得相关的交谈信息,以下便是示范: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姓谢,名叫孟达,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认识。由于我刚从高雄北上,对于新环境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希望以后大家能多多帮忙。”
从这段自我介绍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插入点作为接下来的话题呢?
(1)我刚从高雄北上:这句话让你知道对方熟悉的环境是哪里,所以你可以将“高雄”作为话题的开端,请他谈一谈当地的特色等等。
(2)对于新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用“介绍新环境”为话题,并从彼此更进一步的交谈之中,得到更多的话题。询问他刚来到这新环境有什么需要帮助之处,例如天气状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等等。
选择“与对方相关”或是“对方想了解的事物”作为话题,是使谈话得以持续不断的*佳方法。
看人布菜,先看对象再动口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意即当你在和对方交谈时,尽量使用对方认同的语言,谈论对方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并且也要视当下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以便在迎合对方心理的同时,也赢得对方的好感;唯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时,你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获得的东西,而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种技巧。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是否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别人能不能确实理解并且乐于接受。如果你所说的话让别人听不懂,或者让人没有专心聆听的意愿,那么这样的谈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1. 跟不同身份的人谈话
与地位较高者谈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态度要表现出尊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不要随意插话,除非他希望你讲话;回答问题要简洁适当,尽量不讲题外话;说话自然,不要显得紧张。同时,还要显出你自己也是尊重自己的,不应该只做一个“应声虫”。若你只说“是”,那么你的话就可能会使别人不悦。
而与地位低于你的人谈话,则要庄重。和一个地位较自己低下者谈话,你也许会谈得太多或太漫不经心,因为你觉得和他谈话太简单,不用多费脑筋,所以你的话会使他产生很随便敷衍的印象。可是,怎能如此对待你的下属呢?他们只不过是处于你属下的地位罢了,并不见得能力比你低弱。所以,在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你应使他觉得对他所说的话十分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必须做到:庄重、有礼、和蔼,避免以一种统治者的态度自居,赞美他人**的工作成绩;讲话不要太多,不要显得太亲密;不要以你自己优越的地位来威吓他人。
和女性谈话时,你得先开个头,然后她就会接下去。询问天气,询问她的健康,询问书籍、金鱼、花草或其他种种事物。总之,要询问她们所感兴趣的。同时应该切记,要以她们为**,采取一种可使对方感情增加的谈话口气、态度和方式,那么,你和她之间的对话,就能很愉悦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女人们喜欢谈她自己、她的家庭及她的嗜好,喜欢发表她的意见,更喜欢告诉人家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所以她需要一个好的听者。假若你想用谈话来吸引女人的话,那么你就不要轻视她,不要以为她们知道的比你少,或她们的意见毫无价值。对她们至少要像对待一个可敬的对手一样,这样,就能迎合她们自尊的天性,而使她们觉得与你谈话十分快乐。
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的气质修养,更能让对方在与你的谈话中得到尊重与信任,青年人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2. 跟不同年龄的人谈话
同一交谈内容,对不同年龄的人,用语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打听对方的年龄时,对老年人不宜说:“您今年几岁了?”而应问:“您今年高寿?”或“您今年高龄?”对中年人不妨问:“您今年多大年纪了?”而对小孩则应说:“你今年几岁了?”如果谈话对象是西方人,则不宜打听人家的年龄。
年龄不同,思想文化基础和心理性格特征必然有所不同,交谈中必须加以区别。
从交谈的内容来说,不同年龄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喜好:少年儿童求知欲强,喜欢富于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的交谈;年轻人往往对前途理想、婚姻恋爱、科学文化、娱乐体育的话题倍感兴趣;中年人多热衷于专业学术、社会新闻、家庭管理、人际关系的互动;老年人则对退休生活、健身长寿、文物古迹、书法诗画颇感兴趣。在交谈中,我们应加以区别,投其所好。
从交谈的形式来说,对老年人应多运用含蓄性、委婉性的语言;对少年和儿童应多运用具有平易性、幽默性、启发性的语言;对青壮年应多运用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语言。
首先,和老年人谈话要谦虚。我们常可以听到长辈指导晚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可能接受的知识比你少,可是无论怎样,他的经验比你丰富得多。因此,当你与他谈话时,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
老年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纪大,他们喜欢显得比他们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或试图获得青年人的活力和神采。所以在你与一位老年人谈话时,你先不必直接提起他的年纪,你只提起他所做过的事情,这样你的话语就能温暖他的心,而使他觉得你是一个非常令人喜欢的人。
与年幼者谈话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比你年幼的人,他们有些思想太前卫,但有些知识不如你丰富。在前一种情形下,你和他们谈话是丝毫不觉得困难的。你只需保持适当的距离就行,不要降低你自己的身份,不要让他们忘记需要尊重你。假如你不这样的话,那么,你想赢得长辈应得的敬重,就很困难了。还要注意千万别让他们直呼你姓名,那是很不好的。不要与他们辩论,也不要坚持你的权力,那会使你更难堪。你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是希望他们对你存有适当尊敬的。要记住,人们总是因你自己看重自己才愿意尊重你,尤其是那些年纪小于你的人们。
与那些在前辈面前会害羞的年幼者交谈,你会觉得相当愉快。你可谈一些他挺感兴趣的事物,让他相信你是从他的立场来观察事物的,让他能明白你也有与他一样新潮的观念,这样一来,你们的谈话就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与青年人交谈似乎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常会询问你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而你对这些事物所持的意见,或许并不比其他人高明,那么你就得小心应付了。不要破坏他们的理想,说话不要太直率,不要让话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别以为他们不会怀疑你的论点。一句话,他们是会千方百计拆穿你的西洋镜的。宁可讲他们感兴趣的事,也不要讲你自己感兴趣的事,用话题把他们引过来,别让他们耍得你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