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两种起源
狗对主人的依赖,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起源:**种源于野生小狗与母亲之间终生维系的情感。第二种则起源于野狗对群体首领的忠诚,或是源于群体成员之间的彼此依赖。相比于豺狗的顺从特征,狼狗对主人更像伙伴,它们对主人的忠诚更接近于人类之间的状态。 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狗的性格大相径庭。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的狗,也无法像人类双胞胎那样相似;因为其主体的无限复杂性,性格分析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但人类仍可能通过比较个体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狗具有不同性情的原因。狗的性格较之人类相对简单,通过研究某一特质的发展及其对个体的影响,很容易解释其形成不同性格倾向的原因。对狗的性格进行的完整科学分析,无疑将有利于比较心理学的研究。因为,根据对这种较简单生物的研究,可以衍生出关于*神秘、*复杂的生物——人的分析方法。 当然,在这本书中,我并没打算获得关于家犬的科学性格学,但我会试图阐述几种先天的倾向,尤其是其中的两种,正是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大不相同的犬科性格。狗的这些特性,也是决定其与主人关系的关键因素,因此,爱狗者对此很感兴趣。狗对主人的依赖,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起源:**种源于野生小狗与母亲之间终生维系的情感,例如,家犬终生都会保持幼时的特性。第二种则起源于野狗对群体首领的忠诚,或是源于群体成员之间的彼此依赖。与拥有豺血统的狗相比,这种起源对于拥有狼血统的犬种影响更深,因为群居生活在狼的生命中起了更大的作用。如果人们将一只未经驯养的幼狼带回家,并像家犬一样饲养,那么人们完全可以相信,这只野生动物幼时对人的依赖,会和家犬对主人终生不变的情感一样。这种幼狼比较羞怯,偏爱阴暗的角落,十分抵触独自穿过空地。它对陌生人极不信任,如果陌生人试图抚摸它,可能会被毫无征兆地咬伤。幼狼天生具有“因恐惧而咬人”的习性,但对于主人,它就像幼犬一样,充满着深情和依赖。通常情况下,母狼终究会对公狼首领唯命是从。有经验的驯兽师,可能会在母狼幼时依赖性逐渐减少的时期,成功地取得首领的地位,从而确保了它对自己**的情感。一名维也纳的警务督察,在这方面非常成功,其驯养的**母狼——“波尔蒂”就是很好的证明。但若想用这套方法训练公狼,驯兽师必然会大失所望,因为公狼一旦长大,就会完全独立,不再服从主人。尽管它不会对主人心存恶意,仍视主人���朋友,但绝不再盲目地服从主人。它甚至试图征服主人,从而获得首领的地位。狼牙的巨大威力,时常会使这个过程充满血腥。 在我养过的一只澳洲野犬(Dingo)身上,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它出生5天后,我就开始收养它,并让我的母狗哺乳这个小家伙。在其训练上,我花费了很长时间,也遇到了许多麻烦。这只野狗并没有攻击或试图征服我,但*初的那种顺从在它长大之后却莫名地消失了。它小时候的行为和大多数狗一样,在犯错受罚时,会用顺从或恳求的姿态安抚生气的主人,并表达内心的愧疚,直到得到主人的原谅。然而,它的行为在一岁半左右时却完全改变了。虽然它仍会接受所有惩罚,甚至对挨打也毫不抵抗,但惩罚一结束,它就会摇晃身体,并友好地朝我摆摆尾巴,然后跑开,邀请我去追赶它。换言之,惩罚不会影响它继续作恶的心情,即使受到惩罚,它仍再三试图谋杀我的宝贝鸭子。到了一定年龄,它便失去了陪我散步的兴趣,总是不搭理我的召唤,随意跑开。不过,我必须强调它依然对我极其友好,无论我们何时偶遇,它都会以犬科动物热情的礼仪问候我。人类绝不要指望野生动物会把人类和它的同类伙伴区别对待,我的澳洲野犬心中一定对我存有*温暖的情感,它长大后,可能会对另一个人产生感情,但顺从和尊重绝不在这些感情之列。 就像野生幼犬通常会服从其同种的年长动物一样,家养驯化程度较深的狗,主要是拥有豺血统的狗,也会终身依赖主人。但与野狗不同,这并不是家犬终身保留的**幼时特性。草坪犬终生都具有短毛、卷尾、吊耳、鼻孔缩短和头骨凸出的特征,而野狗在幼时才有这样的特征。 与大多数性格特征一样,稚气因其程度不同,可以成为优点或缺点。完全缺少稚气的狗可能是从心理上对独立性有兴趣,但它们的主人对此并不乐见,因为它们是屡教不改的“流浪者”,偶尔才会现身在所有者的房子中,它们不认“主人”。它们长大后可能会变得具有危险性,由于缺少典型犬科动物的顺从,就如同对其他狗一样,它们对撕咬人类“毫无感觉”。尽管我谴责这种流浪性及其对主人忠诚的缺失,但我必须补充一点,过分坚持幼时依赖性可能导致同完全缺失依赖性一样的后果。尽管对于大多数家犬来说,保持一定程度的幼时依赖性是它们忠诚的开始,但过分沉溺其中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诚然,这样的狗对主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它们也会对其他人产生这样的情感。在《所罗门王的指环》中,我曾将这种狗与那些被宠坏的孩子作过比较,那些孩子会喊“叔叔、阿姨”,向人问好,对每个陌生人都有混乱的亲密。过分稚气的狗并不是不知道谁是它的主人,相反,见到主人它会很高兴,比见到陌生人时更热情,但是下一秒钟,它马上会离开主人,向下一个遇到的人跑去。它对所有人不加选择地亲密是过分幼稚的结果,这点通过这类狗的整体行为得到证实:它们总是过多地嬉戏,即使长到一岁以后,别的狗已经开始成熟,它们还是这样,仍会咀嚼主人的鞋或将窗帘拽掉。尤其是它们仍然保持奴性的顺从,而其他的狗在几个月后,就已经拥有了健全的自信。遇到陌生人时,它们会尽职地吠叫,当遭到严厉地呵斥后,它们就会谄媚地跑到人身后,任何牵着它们皮带另一端的人都会被视作威严的主人。 真正忠诚的狗的理想性格,是介于过分依赖和完全独立之间的。这种狗比想象中的**,而且肯定比一般养狗者天真想象中的还要**。
忠诚和死亡
生命无常,我们无法左右,
害怕失去,但也只能哭泣。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显然没有预见人类和狗之间会存在这样深厚的友谊。出于某种无法解释的原因,狗的寿命只有主人的五分之一。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面临一些伤痛:当我们和爱的人告别时,当我们眼见比我们年长数十年的亲人,逐渐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不禁会问自己,将感情寄托给一个和我们同日出生,和我们一起度过美好童年的伙伴,但却因为自然的生老病死早早死亡的动物身上究竟是对是错?看到一只几年前还在蹒跚学步的小狗,逐渐显示老态,两三年后就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感叹岁月如梭,生命无常。我必须承认爱犬的逐渐老迈总会让我十分悲痛,当我想到即将到来的悲伤,我更是忧郁不已,痛苦万分。当爱犬年迈,因一些绝症的病痛折磨而痛苦不堪时,主人都会经历严重的心理冲突,面对重大的选择:是否该结束它的性命,让它毫无痛苦地离开?但奇怪的是,命运总是让我免于作这样痛苦的决定,除了其中一条狗之外,我养的所有狗都死于突然事件或者无痛苦的自然死亡,根本无须我的插手。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幸运,所以对那些无法面对生离死别而对养狗犹豫不决的人,我也不能一味地求全责备。事实上,在人的生命中,所有的喜悦都是以尝受痛苦为代价的,就像彭斯所说: 快乐就像飘散的罂粟花,
你摘到了花朵,一会就凋谢了;
或是像落在河中的雪花,
尽管纯洁一时,但却**地化了。 从根本上来说,我认为那些因害怕命运迟早会消逝,就放弃与生命中那些可以拥有的也符合伦理的快乐动物相遇的人,是十足的逃避者。不愿为快乐遭受痛苦的人,*好隐居到老处女住的阁楼中,像不开花的树一样,逐渐凋零。诚然,一只忠诚陪伴了主人15年的狗的死亡,的确会让人痛苦万分,就仿佛挚爱的人去世时一样。但从根本上来说,狗的死亡带来的痛苦会少一些。人类朋友在生命中的地位总是不可取代的,但狗却可以被另一只替代。和所有人一样,我也承认狗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但狗和狗之间比狗与人之间有更多的相似性。生物间的个体差异和它们的智力发展程度成正比,同一种类的两只鱼的行为和反应,几乎完全一样。但对于熟悉动物行为的人来说,两只金仓鼠和两只寒鸦之间的行为则有显著的差异,两只灰鸦或两只灰雁也是有明显区别的个体。 狗的个体差异性更是明显,因为它们作为家养的动物,在行为上,比那些非家养的动物展现出了更多的个体差异性。相反地,在它们的内心深处和主人的本能情感却十分相似,一个人在爱犬死后,立刻饲养一只同种类的小狗,那么人类因“老朋友”死亡的内心空虚很快就会被这只小狗填满。一定条件下,新养的小狗给主人带来的慰藉十分完整,甚至会让主人对死去的狗有羞愧感。如果倒过来,狗则会比它的主人忠诚得多,在半年内,几乎都不会去找另一个主人。在那些对动物没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来看,这种羞愧感十分荒谬,但我本人对此却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有**,当我发现我的老布利因遭受夙敌的致命咬伤而死在路边时,我为它没留下子嗣,没人代替它的地位而深感遗憾。那时,我只有17岁,是**次失去狗,我对它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多年来,它一直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它在我后面慢跑时那一瘸一拐的节奏(它前腿骨折后,**不当才落下这个病根的)和我的脚步声相得益彰,当这一切都不在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再也听不到它那笨重的脚步声和随之发出的鼻息声了。在布利死后的那段日子里,我终于明白那些单纯的人为什么会相信死后有灵魂存在了:之后的几周,这只狗多年来在我身后小跑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心理学上称之为“幻听”现象)。 在宁静的多瑙河畔,这种声音越发明显,如果我下意识地认真去听,脚步声和鼻息声便会立刻停止,但当我的思绪开始漫游时,这种声音又再次出现。直到提托的出现,那时它还是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小狗,当它在我身后慢跑时,布利的亡灵,才*终消失。 现在,提托也去世好久了!但它的灵魂仍然跟在我的身后,我对此采取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方式。当提托和布利一样毫无征兆地在我面前死去时,我意识到会有另一只狗像提托那样取代布利的位置,我对自己的不忠十分羞愧,所以在它的仪式上发了一个奇怪的誓:从今以后,只有提托的后代能伴我左右。由于生物学的原因,人无法只对一只狗忠诚,但却能对某一物种忠诚。 即使是人类,我们夸张的个性也会通过遗传方式被保留下来。我的小女儿,在尴尬的时刻,会十分傲慢地回头,这个动作和她从未谋面的祖母十分相似。她和她的弟弟沉思时,那皱眉的动作和我妻子的父亲也一模一样,这难道就是人世间的轮回吗?我天生就有一双观察细微运动变化的锐利眼睛,这使我注定从事观察动物的工作。由于我的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当我看到我的孩子和她们的祖父母有一样的动作时,总是深受感动。毕竟,这些动作是那些镶嵌在基因里的符号(无论是好的坏的,可取的还是危险的)。我不可思议地发现我的一个孩子,身上有时会依次出现我的4个祖父母的性格特征,有时甚至是一起出现。如果我了解他们的曾祖父母,我可能也会在我的孩子身上看到他们的影子,甚至可能发现他们的性格在我的后代中混乱地分布着。 当我在小母狗苏西身上看到那天真率直的个性时,我时常会有灵魂不朽的想法,因为我十分熟悉它所有的祖先。在我们的养殖场中,近亲交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被允许的。由于狗的性格比人类的简单得多,因此遗传性在后代子孙那里就越发的明显,所以祖先的性格也更容易遗传给后代。在动物身上,遗传性比人类会多得多,它们祖先的精神也会立刻遗传给子孙死者的性格特征在活着的后代身上十分明显。 当我假惺惺地佯装高兴,接待那些打扰我工作的客人时,苏西绝不会被我的言辞所骗,它会执拗地朝着“入侵者”咆哮和吠叫(当它稍微大些的时候,甚至会轻咬对方),这只小狗不仅继承了提托能阅读我内心深处情感的本事,而且完全就是另一个提托,是它**的化身!当苏西在干净的草地上为了捕鼠夸张地跳跃时,它展示出的热情就和它的松狮犬祖先佩吉一样,此时它就是佩吉的化身;当它在训练“躺下”的技能时,它总是会找各种空洞的借口站起来,而这些理由它的曾祖母11年前就用过;当它像斯塔西似的,在水池中打滚、在泥巴里玩耍,然后浑身粘着泥土天真地走回家时,它又是斯塔西转世;当它沿着宁静的河畔,途经落满灰尘的道路和城市街道,跟我一起散步时,它会紧紧地跟着我,这时,它和所有的狗一样,和从**只豺被驯养后的每一只跟着主人的狗一样,是爱与忠诚的化身。